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1. 课文加油站。(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含有成语的诗句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______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______,______。有的还有花骨朵儿,______。
(4)______,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5)《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指  ______  。“这些小伙子真棒”是指  ______。学习了这一课,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 ______。
2.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这首古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3.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4.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2)诗中的“故人”是______,送别的地点是______,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是______广陵。
(3)“小船的帆影已慢慢远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滚滚长江水向天际奔流。”是诗句“______,______。”的真实写照。
5. 用于下面的情境中最适合的一首诗是(    )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被迫内迁成立西南联大。当抗日战争胜利。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西南联大师生耳边,他们不禁诵读古诗,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A .曹植的《七步诗》 
B .于谦的《石灰吟》 
C .郑燮的《竹石》 
D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 阅读《七子之歌——台湾》,完成练习。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yūn yīn)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注释】氲氤着郑氏的英魂:指台湾还留着郑成功消灭外族的豪壮气息。
夏日要晒死我了:指不甘被侵略者(日本)蹂躏。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誓死保卫家乡。
(1)你认为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
(2)读完诗歌,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
7. 阅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
②逶迤:______
③磅礴:______
④云崖: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8.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      )
9. 回顾所学内容,补充四字词语和名句。
(1)何为______成钢?《石灰吟》中这样说:“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
(2)何为一诺千金?《百年孤独》中这样说:“______,______。”
(3)何为诗中有情?情在“______,煜黄华叶衰”的岁月流转中。何为诗中有画?画在“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美景中。何为诗中有理?理在“______,______”的峰回路转中。
10. 下列含蓄表露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
 
A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 .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C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 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
(3)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__
(4)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______
(5)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
12. 背写《凉州词》,回答问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这首诗属于        诗。
   
(3)中“莫”的意思是:______。
(4)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_____的情怀。
13. 课内阅读积累。
(1)古诗积累。
《如梦令》和《渔歌子》中直接写出词人流连忘返的句子分别是:“常记溪亭日暮,______。”“青箬笠,绿蓑衣,______。”于谦用“______,______”抒发自己坚决同恶势力斗
争到底的志向。李贺用“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2)关注生活。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有许多名言让我们深受启发:“______,______”教育我们要虑心好学;“______,______”启发我们既要学习,又要思考。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15. 根据学过的课文或积累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随风潜入夜,______。
(2)修身治国生死无惧,______。
(3)写一句赞美青春的话:______。
(4)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诗中的“故人”是指______,诗中描绘了诗人______(作者)在长江边上的______(地点)送友人离去。
(5)春天是美丽的,古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诗作也不计其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默写在下面:______,______。
(6)《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让“孔子不能决也”,“决”的意思______,于是,孔子受到了嘲笑:“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孔子的实事求
是体现了诚信,商鞅南门立木也是因为诚信,读到这里,你想到了关于诚信的名言:______。
(7)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历来强调探索与实践,爱因斯坦也强调:______更为可贵。
(8)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
①孔明借箭《______》;______
②西天取经《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将别有洞天;“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7.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 (    )
 
A .梅花 
B .梨花 
C .荷花 
D .桃花
18. 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相比较,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媪:老妇人。溪上:溪边。茅檐:指茅屋。亡赖:无赖,这里是顽皮,淘气的意思。
(1)这是一首词,其中哪一句描写出了农家充满生机的环境?
(2)如何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的意思。
(3)词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充满情趣的劳动生活?
(4)这首词在内容上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相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9. 课内阅读与积累。
(1)你用甘甜的乳汁,______;你用______,挽起高山大海。你用______,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_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很多富有哲理的文章:《最大的麦穗》告诉我们______;《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______。另外我们还接触了一些托物言志的诗文,如: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______,______。”(填诗句)的志向。
(3)按要求填名言、诗句或八字成语。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面对循循善诱的老师,我们会这样感激:______,______;面对即将各奔东西的同学,我们会这样赠言:______,______;面对自己未知的人生道路,我们会这样告诫自己: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