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边城6)))完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甘素江王登龙
沈从文生于湘西凤凰古城,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人们远离了现代文明而更像是自然之子。童年的沈从文很少受封建文化束缚,自然给他展现出远胜于枯燥书本的画卷,他称之为/一本大书。0/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0这样的生活形成沈从文/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0,/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的一切0。沈从文在自传中说:/二十岁后我-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0这性格的形成便源于逃学去亲近自然。即使被罚/我一面被处罚跪在房中的一隅,一面便记着各种事情,想象恰如生了一对翅膀,凭经验飞到各样动人事物上去。0/我无法同自然接近时,给我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0宽松的湘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给予了他作为一个作家最为可贵的品质)))自然洒脱、流动不拘。
一、/一次故乡行0的思考
20世纪30年代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成熟期,他在作品中饱含对湘西原始美好人性的眷念之情。人性是他经常使用的概念。由于沈从文所崇尚的优美人性更多是与湘西那一特定社会历史地域文化有关,更具有原始文化特征,诸如/崇自然,尚道义,敬鬼神0等,所以自然性是其人性的主要内容。社会人性的一面由于湘西文化是源于特定较封闭地域的风土人情,在当时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具有典型性却不具有普遍性,很难
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人性。
社会历史会影响人的观念。沈从文处在离开家乡、文化怀乡的心理状态上,乡土社会不可避免地染上沈从文理想化彩,而生活在城市,现代文明离他如此之近,其缺点、不足也更为醒目的为他所觉察。因此,城乡对立, /当批评者自己的社会已大部分都市化或在都市化的边缘时,这种二分以一种带有乡愁情绪的渴慕来表现,善美的一般标准与模式仍然是过去那已荡然无存的乡民社会。0遥远的怀念中的家乡是否与真实的家乡相同呢?1934年1月,沈从文回到了阔别十余年的故乡。这时他的心情却是复杂的,魂牵梦绕的心中美好的湘西故乡在他看来却又是另一番模样。人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在他们生活爱憎得失里,也依然摊派了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他们更比其他人感到四时交替的严肃。历史对于他们俨然毫无意义,然而提到他们这点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却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0/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0/不过有甚么方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0这时的沈从文面对湘西,却是忧虑多于单纯的赞美,沈从文毕竟离开故乡来到城市十年,经历现代文明的洗礼,受
新思想文化的影响,沈从文看待故土不再单纯是怀念视角,而是用现代眼光去审视故土的落后与停滞。那片土地的人民庄严自在的生活,对自然妥协顺从,乐天知命,无比自足也让人觉得无比悲哀。沈从文在思考,这种/自在0的原始尚待开发的人性,寄予了他的理想,又让他隐约觉得与社会整体走向现代的发展趋势有些格格不入了。带着这矛盾的思考,沈从文回到北京,继续写返乡前已开头的5边城6。
二、5边城6完美人性的打造
边城 沈从文沈从文再见到的湘西与想象和回忆中的湘西的巨大反差,促使沈从文重新思考自己笔下的文学世界的理想性与现实性,重新认识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使他之后创作的5边城6具有了由神性、人性美的文学理想向现实土壤回归的过渡意义。沈从文认为/一个作品的恰当与否,必需以-人性.作为准则。是用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共通处多差别处少.的共通人性作为准则。0/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傑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社庙供奉的是-人性.。0/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生形式。0 5边城6代表沈从文建筑/人性0神庙这一文学理想的最高成就,对湘西古老淳朴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状态下的人性的赞颂,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人性0(神性)主题。
5边城6展现给我们一幅如画的图景,清澈透明的小溪,触目可及的青山绿水,白的山塔,生活在这美丽环
63
近现代文学
研究
6N G NG 境中的管渡船的老人、翠翠甚至黄狗都变得诗意了。渡船头祖父重义轻利/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0)))翠翠。翠翠为人天真活泼,自然养育她,使他纯真自然,了无心机。翠翠的爱情朦胧而美丽,没有太多言语,有的只是一份默念与憧憬,去摘取那梦中的虎耳草。林湄访问沈从文时问:/5边城6的内在东西是什么?0沈从文回答:/是思索。0/思想和思索不一定能以对话来表达,内在的东西总是不太好表达的。在5边城6中,我提倡的是人性中的善良。0这种人性中的善良是沈从文一直醉心和提倡的。在5边城6中,沈从文树立了翠翠这一集各种美好品质于一身的完美的人性形象。
三、5边城6)))现代文明入侵下的/桃花源0
沈从文在5边城6中塑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世界,和谐、美好的自然人际关系是它的特征,它指向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桃花源0成为人类想象中完美的生存环境的代名词。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重义轻利的生
活态度,亲密自然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源于湘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为封闭的文化历史环境。地理、文化环境使这种优美、自然、超脱世俗的人性存在成为可能。从/桃花源0到/边城0,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与外界环境隔绝或比较隔绝,保存了具有原始彩的不掺杂或较少掺杂物质或金钱标准的生活状态。
但5边城6的创作一方面延续沈从文一贯的人性美主题,另一方面这个/温暖作品0,
/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
悲剧感0。/其中已伴随着沈从文面对0
/处于-新与旧.
演讲中的湘西社会所发生的声声叹息0。现代文明的潜入带来的文化价值心理上的变化使5边城6这看似宿命般的爱情悲剧具有了现实原因,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威胁到传统乡村的生存。
5边城6中翠翠的爱情存在两个阻碍,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隔阂,一个是金钱价值观念在人们思想上的渗透。金介甫认为,/5边城6总的来说是写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0小说发展到后半部分,由于天保出走溺水造成翠翠、老船夫与顺顺、傩送之间的误会导致了翠翠爱情的悲剧。湘西社会中随现代文明入侵金钱价值观念对爱情婚姻关系无形中产生了影响。5边城6中旁人议论二老婚事时将碾坊与渡船指代有碾坊
作陪嫁的团总女儿和以摆渡为生的翠翠,以物来衡量婚姻的好坏,给纯属感性领域的爱情增加了现实意味。
四、5边城6)))沈从文对现代与传统的两难选择
5边城6是沈从文创作中人性美主题的代表之作,但
同时也融入了对现代与传统的思考。沈从文创作的5边城6及/边城0世界,体现出他对古老传统中的没有受到异化的自然人性的向往。他崇尚古老湘西社会中的自然人性,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侵袭不无忧虑。在沈从文早期作品中,乡村与城市是截然对立的两面,而在5边城6中金钱价值观念的缓慢入侵,是沈从文对现代与传统的两难选择的表现,一方面,他热爱湘西古朴的自然人性,以它为现代文明的人性堕落开出一剂药方,另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湘西不会一成不变,它处于现代文明的包围之中,它的现代化也使美好自然的人性不可能永恒存在。如何解决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如何看待湘西的常与变就成为沈从文思考的重点。
/现代化0这一概念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布莱克在5现代化的动力6中定义现代化为/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是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0罗荣渠认为,/现代化就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
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0中国属于/外援或外诱的现代化0,/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推动经济变革的道路。0许纪霖、陈达凯认为,
/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由农业文
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因素。0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角度考察现代化,
/现代化
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0从5边城6中,我们可以看到重义轻利为标志的原始淳朴社会价值观与金钱价值观念并存。这是传统乡村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具有创新和破坏作用。0一方面它以工业化为特征,促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促使传统乡村社会的瓦解,以个人利益、价值为中心的都市文明将逐渐取代乡村而成为社会的主体。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和谐自然的生活状态也将被打破。在5边城6中,沈从文对于现代与传统的思索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作品中更多的是一曲对传统湘西走向堕落的挽歌。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3]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三联书店,2000.[作者简介]
甘素江,女,石家庄经济学院副教授;王登龙,男,石家庄经济学院副教授。
04
C HA C H E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