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边城》之美——自然美和人性美社会美)
品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后,我深深陶醉于那里面所展现的自然美和在这自然美之上而孕育的人性美。这自然美包含在湘西纯朴的自然风情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中,而这人性美又是由这瑰丽而浪漫的山水人情中培育而来!
(一)、清新、明丽、如流水一般的自然美。
《边城》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湘西纯朴、自然、瑰丽、浪漫的山水人情的诗歌图画。
且看那依山傍水的小城,那依城而过的小河,那河街两旁络绎不绝的行人,那旅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还有那一半在水中,一半在陆地的吊脚楼,楼上脉脉含情的娼妇,随意而谈的水手,那喝着烧酒醉倒的汉子;那迫人眼目的翠的山,那山下小河中渡船的船夫和行人,着实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湘西纯朴、自然、瑰丽、浪漫的山水人情的诗歌图画。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景物)美,置身其中,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而山美水美,人更美。这一纯朴的山水中养育了更美的人,“她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就
是故事的主人翁翠翠;还有“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眉眼却秀拔出,一望即知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的二老岳云。这是一种山水或者只有山水才能养育的个体美(人体美),这种景物美和人体美为我们生动的传达了一种纯洁,清新的自然美!
而这由景物美和人体美所构筑的自然美又孕育了纯朴,原始,理想化的人性美。
()、纯朴、原始、理想化的人性美。
《边城》中的主人翁老船夫,孙女翠翠,码头总长顺顺,他的儿子大老天宝、二老岳云,以他们纯朴的,与生俱来的人性美感动着我们。这是《边城》为我们呈现的一幅纯朴,原始,理想化的人性美“君子国”景象。而他们以及他们的人性美都以他们生于此长于此自然美境为基础,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心灵以及他们所处的人文环境来展现出来。
老船夫替公家为人们摆渡,有的人心中不安,给他送钱,他却固执塞给那人,“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但如果客人执意要给,他就用那钱买了烟和茶,慷慨馈赠过路客人。他对自己违背世俗未婚先育的女儿,没有指责,而是默默的照顾着她。他很关心孙女翠翠,并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劳过度,因为
众多的误会,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翠翠也常常为老人着想,见到客人来了,主动上船,替老人摆渡,这位老人和孙女通过自己的可敬行为展现了自己的心灵美,进而突显自己的人性美。
还有码头总长顺顺,“大方洒脱”,“明白出门人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在被人遇到困难或遭受损失时,“慷慨而又救人之急”,倾囊而出,因此事业总不能发家,但他成为了人们心中“高年硕德”的长者。并且擅于教子,用勇气和义气培育他们,因此造就了“结实如虎,却又和气亲人,不矫情,不浮华,不依势凌人”受人尊敬的水乡汉子。这是他的行为美,心灵美的体现。同时从侧面也展现了大老二老的真贵品质,体现了他们的人格美,人性美。
二老主动让人帮助等爷爷一块回家到很晚的翠翠回家,当知道哥哥同自己都喜欢翠翠时,为了不伤及兄弟感情,通过唱山歌的公平方式,勇敢追求自己所爱的人,当得知哥哥落水身亡时,为了表示愧疚而远走他乡,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展现了哥俩,尤其是二老的人性美。
翠翠与二老对话,“是谁人?”“是翠翠。”“翠翠又是谁?”,……,“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还回家去。”……,“这里等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你爷爷来你好不好?”。“回头来大鱼咬了你!”“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这些对话,简短干净,清凉宜人,
跃动着生机俏皮的气息。翠翠唱山歌(巫师12月里为人还愿迎神的歌)时,柔和,爱意和而又略带忧伤惆怅的语言。这些都体现了纯洁,原始,自然的语言美,进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的心灵美。
还有在端午节,龙船比赛时,二老一样的水乡汉子们,驾着龙舟,敲着鼓,放着鞭炮,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这是一派祥和的景象。体现了社会风俗之美。还有城里的军官放鸭子,让人们比赛来捉,谁捉住归谁,体现了官爱民之美。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人性之美!就连娼妇的忠贞行为也显示着某种人类本质的自然人性之美!
他们通过行为,语言,心灵之美展现了人性之美纯朴,原始,理想化的人性美。这是环境使然,更是人类自身的原始性质使然。
边城 沈从文后记:(一)、这篇对《山城》之美的欣赏,触发点来自于两个:一个是,当我看到这篇小说时,我被里面的景之美和人心之美所深深陶醉,我想到了我的故乡,我有话要说;一个是,我看到了春天的到来,春的生机触发我对美的自然欣赏,我想说说我的感受,通过这个范本。
(二)、我对《边城》之美的分析的思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美,一个是人性美,也就是社会美。而对于自然美,我从景美和个体美(人体美)两个点来说明;对于人性美(社会美),我从人的行为美,语言美,以致上升到的心灵美来分析,另外,我觉得,人文民俗环境也应该算在人性美,社会美当中,因为那里有人的社会体活动,隐藏人性的美,所以我加上了端午节这一传统民俗,来分析人性美。
(三)、我越来越感觉到对《边城》所显现的美是说不透,赏不尽,感受不完的。自从我构思完之后,我还信心勃勃的认为只要我按照这个思路去欣赏,分析,一定会分析的很精彩,把《边城》里的美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分析时,我突然感到我的力不从心,我感到那里边的美是说不出的。因为我感到,每一个美的显现都要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在一连串的美的结合中,在人与自然的原始结合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能达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应,(就像翠翠的美,“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就是在那美的景中,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在人与人的理想愿望中,在纯净原始的社会中,才能显现的纯真的,自然的,原始的美,所以我说是这个美的自然和社会养育了这个美的人,但分析的还不够深刻,不够具体,不够实在。)而对于此,沈从文先生用文字做到了,这本身有蕴含着一种美。我做不到,至少现在还做不到,所以我的这篇分析,不够集中,不够深刻,
而这些都是我不够成熟的表现,一则我的阅历缺乏,常年在学校中,没有先生一样的社会大经历和大感受;二则我的知识有限,不能从更深的层面上,从更广的空间中,更大的视野中去欣赏先生的文章之美。尽管我反复看了几遍,还专门看了电影。
(四)、这篇文章是仓促完工的,但也是我花费了四天时间思考的结果,这是我独立的思想。而如果说借鉴其他人的东西的话,那只能是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我用的别人的,而其他的都是我自己的。我爱惜我的思想,并且尊重她,我为此感到自豪!
最后,感谢您的欣赏!尽管她(我的这篇拙作)并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