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顾明珠练鹏燕
的一所培智学校,也是我国培智教育龙头学校。2001年,芦燕云校长服从组织安排,从一所普通小学转岗到西城区培智学校,担任学校党支部副书
记、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工作;2003年正式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至今已在特殊教育领域扎根整整20年。这20年,正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20年。芦燕云校长秉持“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学思想,从培智学校综合课程模式的开发,到拓展学校职能,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她带领学校不断开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芦燕云校长是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也是全国特殊教育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还是《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编写组组长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的主编,先后在《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发表数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培智教育综合课程教材(试用)》等著作,并主持多项科研课题。2014年9月,“培智学校综合课程开发与实践”荣获教育部基础
从特殊教育“门外汉”到培智学校“领航人”
——
—
专访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校长芦燕云
张珍珍谭雨诗颜廷睿
【摘要】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一所培智学校,也是我国培智教育的龙头学校。2001年,芦燕云校长服从组织安排,从一所普通小学转岗到西城区培智学校,担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工作;2003年正式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至今已在特殊教育领域扎根整整20年。芦燕云校长从培智学校综合课程模式的开发,到拓展学校职能,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带领学校不断开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名校长;特殊教育;综合课程;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0
芦燕云校长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责任编辑:顾明珠练鹏燕/***************
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问:请问您是如何从一个特殊教育“门外汉”成长为一名有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让学校继续成为我国培智教育领头羊的?
芦燕云校长:1984年我从北京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进入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第一小学工作。在普通学校工作的17年里,我从一名语文老师、班主任成长为学校主抓教学的副校长。当时我对特殊教育并不了解,2001年,突然接到调令,选派我担任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的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工作,我的内心是有一些抗拒的。因为一直以来,我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也一直为此努力,这突如其来的工作调动等于将我17年的努力全部“归零”。于是我向领导表示,先去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工作两年,待到合适的接班人选后,请组织上再把我调回来。
可谁想,这一干就是20年。支撑我在特殊教育领域不断前行的动力,是我对特殊孩子的热爱和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敬佩。当我第一天走进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看到特殊孩子的纯真与可爱,看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陪伴和关爱,我就深受感动与震撼。突然间,我意识到,能为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和优秀质朴的教师服务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那一刻,作为特教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被强烈地激发出来。我很快沉下心来,抱着“把该做的事情做实,把想做的事情做成,把能做的事情做好”的信念,下定决心要为特殊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尽快从一个特殊教育的“外行”成长起来,我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全程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以及教师公开课。我将学习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学校办学实践与管理中,经常聘请专家“把脉问诊”,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明确方向。
在学校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校长,我主要扮演好三种角。一是规划者,做到心中有方向,目中有他人。不仅要谋划好学校的发展,也要规划好教师的职业生涯,把远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带领教师一步步落实,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拓荒者,心中有信仰,眼里有目标。作为一名校长,如果只是简单重复别人做过的事,学校很难有新发展,教师和学生很难有新成长。所以我积极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以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决心,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带领学校发展成为面向辖区内所有学生的学习支持中心、专业教师培训和输出中心、特殊学生康复训练中心、家庭和社区教育指导培训中心,不断拓展学校职能。
三是激励者,及时鼓励,适时指导。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编教材、上课、带班、自学等,他们的付出,必须要有人不断给予支持和鼓励。作为校长,我会不停激励,适时给予指导,让他们了解自己对他们的期待,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在前列。
问:为提升培智学校育人质量和水平,学校致力于综合课程模式的开发。请问该课程模式的主要特是什么?
芦燕云校长:为了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提出了“培智学校综合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方案,重点解决以分科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该综合课程模式的主要特有三点。
一是确立了十大主题的教学内容,并编写综合教材作为实施载体。学校的十大主题教学内容涉及认识自己、我们的学校等,为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实施与落地,学校配置了相应的十大主题教室,并且编写了综合教材,服务师生未来发展。我带领教师共同思考:“培智学校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培智
责任编辑:顾明珠练鹏燕/***************
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培智学校的育人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动员大家观察自己的一日生活,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需要。经过反复讨论,逐步形成了家居、超市、社区医院等十大主题教室的雏形。随后我鼓励全校教师分组,设计主题教室,并明确主题教室使用细则。我还带领教师探索建立十大主题教室的教学内容数据库,每个教师将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写下来,最后形成一份教材目录清单,在多次论证后根据这份目录清单编写综合教材。该教材主要采用单元主题教学的形式,每个主题包含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8—10课,共162课,内容涉及生活适应、生活语文、绘画与手工等领域,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教材采用活页装订的形式,用红、绿、蓝三种颜区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为学生选取适合的教材,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为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实效,我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徒制”,组织教师赛课,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教师在学校进行赛课时必须上自己不擅长的课程,以此发展综合素养。同时,我积极联系校外的各学科优秀教师,与本校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在结对备课、磨课、评课的过程中,帮助其实现专业成长。经过4年的时间,学校拥有了一支“一专多能、几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二是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适合不同学段特殊学生认知特点的综合主题教学方式。低年级段或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主要学习无学科特的综合课,教师教学时有机综合课程目标,串联不同知识点,科学分配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同一主题、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有时写字、有时计算、有时画画,通过不同感官通道的学习,最终变书本上的知识为实用技能。高年级段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易于掌握知识技能,更适合学习有学科特的综合课。例如在《奇妙的昆虫世界》一课中,教师以数学中对称轴的知识为主线,综合了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等学科的知识,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发现对称,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是逐步建立以实践活动为主、在情境中检验的个别化评价方法。我们在对各学段学生进行评估时,都基于以综合活动为主的综合课,这样的评价方法不受课时限制,形式新颖,学生参与度高。例如在《自助餐》一课中,通过测量身高、按规定支付金额、合理选择菜品、文明品尝等一系列活动,既能评估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又增强了学生的生活实用技能。
问: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西城区融合教育起步早,工作扎实,成效显著。作为校长,您是如何推进学校转型,发挥学校作用,促进区域融合教育发展的?
芦燕云校长:我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要回归主流,特殊教育的教师要走进普校,特殊教育的校长要借力发展,这样才能为特殊孩子涵养友爱、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特殊教育教师西城区融合教育事业最初起源于“手拉手”活动,初衷是为了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当时学校的一名小女孩家中经济条件非常困难,为帮助她更好地生活和学习,我开始向外寻求资源与帮助,得到了一名普校校长的支持,建立了“手拉手”的关系。逢年过节的时候,普校的师生都会给这位学生送上各种生活、学习用品。有了个案的成功经验,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与100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的关系,150余名特殊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拉手”伙伴。
在“手拉手”活动的基础上,学校以特奥运动会
为契机,帮助学校的每位特殊儿童都在签约的普通学校中到融合伙伴。这些孩子一起踢足球、跑步、打篮球……后来我们把“手拉手”活动改成了特奥融合教育,每个学校各显神通,开展各种融合活动,如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共同开展迎新活动等。我们还积极落实北京市特校学生双学籍制度,确保每名学生每月至少半天参加普通学校活动,通过在普通学校参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活动,促进特殊学生融入社会,平等享有教育资源。
学校搬迁到新校区后,我们开始了学前融合教育的有益尝试,秉持“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园理念以及“融合·共享·成长”的教育理念,让普特儿童手相牵、心相连。在共同的活动中,在共同的玩耍中,在彼此的关照中,普特儿童学会了关爱与牵挂、谅解与宽容、责任与担当。我们成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办学的质量,收获了普特儿童家长的一致认可。每日一次有针对性的个训,更是大大改善了特殊儿童的认知、语言、精细动作等能力,大部分孩子升入普通小学就读。2016年开始,我们采取小时制、亲子同训的方式,义务为辖区内的学龄前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让他们每周半日与园内幼儿共同活动。
融合教育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我们为帮助特殊儿童更好适应社会进行的又一有益探索。该课程主要指向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学会运动。每月召开一次小型特奥运动会,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体能,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心。二是学会生活。这是特殊儿童的核心学习内容,他们与普通儿童一起,能够更好地进行模仿和学习。例如,在烹饪主题教室和班级区域游戏中,孩子们一起制作水果沙拉、烤制蛋糕,学做小厨师。普通儿童能够及时帮助特殊儿童完成因个人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让每个孩子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学会交往。在实践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在真实环境中让孩子学会生活,是促进特殊儿童回归社会的重要手段。每一年的春游、秋游、迎新会、“六一”联欢会等活动中,都留下了普特儿童共同活动的足迹,充分展现了全园融合教育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创新性地通过驻点支持教师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从2015年9月起,学校先后
派出8名骨干教师分别走进6所普通中小学开展全学年、全天候、全方位的驻点式支持,这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也是新尝试。支持教师在普通学校通过个别训练、小组活动、课堂辅导、作业补救、家长咨询等方式对特殊学生进行训练,倾尽全力的付出拉近了与特殊学生和家长的距离,有效解决了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通过给全体教师进行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动作等主题培训和个案交流,把普校教师急需的特殊教育知识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通过5年多的驻点支持实践,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普校教师的认同和赞誉,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融合共享成长,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推动融合教育为“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奠基。
“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这是芦燕云校长
对“办好特殊教育”的坚定承诺。为了心中的梦想,20年来,她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特殊教育“门外汉”成为培智学校“领航人”,为培智教育打开了一片成功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200062)
特别鸣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
责任编辑:顾明珠练鹏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