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散文)
阅读《独木桥》,完成下面小题。
独木桥
潘鸣
①独木桥,伶仃一木,横枕溪河两岸,粼粼波光之上承渡往来行人。这样温馨拙朴的画面,如今是看不到了。
②儿时,故乡川西坝子水系丰沛,宽宽窄窄的水脉形如纵横编结的蛛网,把我们的村墟院落和田畴林盘交织在网中央。乡人下地劳作,上街赶集,抑或出门串亲戚,一路少不了几番渡水。濒临浩浩荡荡的大河川,或有混凝土大桥引渡,或有一排竹木筏子水上穿梭载客。若是跨越一条条小河渠,赖以依凭的,除了年代久远的拱洞涵桥和石板平桥,更多的便是独木桥了。
③桥的形制纯天然:一根木质坚韧、海碗粗壮的成树,譬如樟木、梧桐、黄桷、槐荫之属,剔削枝丫后无须剥皮,囫囵一树凌空跨搭水上,夯实两端,桥即成。
④一些独木桥就地取材,放倒后,树蔸那端仍有根须深衔埂土。这样,桥便是换一种姿势继续活着的。春天里来,每每就有星星点点的芽枝从桥身这里那里冒出。明面上的,经不起来往鞋履蹭踏;侧背生发的,竟能向水垂丝展叶地牵蔓,偶或绽放几朵斑斓花蕾。因水汽终年濡润,独木桥大凡都裹有茸茸的苍绿苔衣,苔衣上嵌叠些黑里透黄的肥地耳。
⑤独木桥跨水一般不会太宽,约莫丈许,算是量力而行吧。这样的小溪河,水流自然够不上汹涌,除了大雨涨水,平常几乎腾不起像模像样的浪花。风和日丽时日,一脉碧水清浅见底,河床上泥沙细软,隆起的五彩鹅卵石,顶多能撩出鱼鳞状的涟漪,拨弄一串玉盘滚珠的叮咚。
⑥行渡独木桥,有点像半空走钢丝,似若几分悬乎。但乡人早已习之为常,过桥时即便背负篓、肩荷担,也能轻盈如燕,翩然而过。若遇两岸路人狭桥相逢,乡间自有俗成之矩:空手让负重,后生让长老,男人让女人,从未生出争先恐后之事。
⑦生平第一次过独木桥,是刚能记事的年纪。那个夏日黄昏,西天有熊熊火烧云。吃过晚饭,跟着母亲去邻村看夜戏,有人家办喜事请了县川剧团的班子。稻花香里,我与娘牵手行于蜿蜒的村路。隐约已听到热场的锣鼓钹镲声,正欢欣雀跃,路头却断了。眼前横一条河,
河上顺一根独木。
⑧娘说,独木桥不能同时托载两人,我先过去,你别怕,眼睛莫朝下看,跟寻常走路一样很容易就过去了。说完,她示范着轻松几步跨过河,回头招手:“来,稳住身子朝前走。”我头皮有点麻,跨上桥,战战兢兢跨了两步,眼睛不由自主朝下看。桥下水仿佛突然漫涨上来,流速也像骤然提了挡,夕阳下一河水影幻成穿梭飞逝的光带,令人头晕目眩,心如跳鹿。我腿一软,蹲下身子不敢动弹了,咧嘴哭喊起来。娘见状有些着急,却不能上桥帮我一把,只有在对岸鼓励加油:“娃儿勇敢,心别慌乱,稳住腿脚,大胆往前走!”
⑨一丈余宽的独木桥,那一刻成为必须独自征服的一道坷坎,这考验实在有些严酷,但我无法后退,也不能原地蜷缩——那样迟早会跌坠为落汤鸡。我呜咽着抹一把眼泪,伏下身,四肢并用,像一只龟,一点一点向前挪移,不知耗时多久,终于渡完那寸缕之间的艰难历程。
⑩随着人生路途的延展,后来,我跨渡过更多的“独木桥”。我逐渐明白,一个人的生命之旅,总有些桥与路必须独自去熬渡,无人可以永远庇佑在你身边。于是,咬着牙一次又一次去面对,去跨越——哪怕过桥的姿势仍常常如龟一样拘谨,毕竟一步步挺了过来,然后直起身,吁一口气,继续前行。
(摘自2021年5月17日《成都日报》,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③至⑤段,概括独木桥有怎样的特点。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风和日丽时日,一脉碧水清浅见底,河床上泥沙细软,隆起的五彩鹅卵石,顶多能撩出鱼鳞状的涟漪,拨弄一串玉盘滚珠的叮咚。
3.文章第⑩段“独木桥”有怎样深刻的内涵?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启示?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中“粼粼波光”“温馨拙朴”等词语,描绘出了质朴的田园画卷,同时,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础。
B.第②段写故乡独木桥特别多的原因。因为家乡水系丰沛,沟渠纵横,乡人们只能通过独木桥跨过浩浩荡荡的大河川。
C.第⑥段写乡人过桥“空手让负重,后生让长老,男人让女人,从未生出争先恐后之事”,表现了乡村民风的淳朴。
D.文中叙写“我”过独木桥的经历,通过心理、动作等描写,写出我的胆小怯懦,目的是衬托母亲的勇敢坚强。
E.文章将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抒情议论中蕴含深刻哲理,语言蕴藉典雅,富有特,给人以人生启迪。
阅读《遥远的刺槐花开》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遥远的刺槐花开
田再联
①我的童年,都浸泡在刺槐花香里。
②暮春初夏的雨丝有了些粗犷,沙啦啦,沙啦啦地拍打着村庄。枝叶稀疏的刺槐树依偎在雨帘里,沐浴成一把把翠绿的大伞。雾气填满了村舍的空隙,流动着刺槐的香。
③雨声沙沙,催促很紧,刺槐花苞已经在交头接耳了。蜂鸟似的花蕾被雨丝的玉针银线挑扎在花轴上,似一枚枚晶莹的立体绣,藏在枝叶里。槐叶急匆匆地生长,忙着为槐花搭建遮风挡雨的帐篷。
④散学归来,我总喜欢撑着桐油布伞在刺槐树旁晃来晃去,听槐树与雨丝的对话,看花苞嘬嘴吮吸雨露。花蕾们羞答答、水灵灵的,那淡绿的眼帘里,有一张油布伞下企盼花开的脸蛋。雨丝在槐树枝叶里过滤成粗壮的雨滴,落在鲜黄的油布伞上,滴嗒滴嗒地刺激着我幼小猎奇的耳膜,耳膜里还有雨后天晴,刺槐花苞开裂的声音。
⑤阳光是刺槐花开的号角。雨过天晴,日嫣然。槐花开时,叶子仿佛怕遮掩了花朵之美,故意地谦让。绿叶衬托银花,是一场绿翡翠与白珍珠的约会,它们相亲相依,美丽与芳香在村庄的土地上热烈地生长。
⑥不知是谁开启了生吃槐花的先例,先嗅后吃,槐花又成了我们惬意的零食。后来才知道,槐花生吃起来口感非常鲜嫩,与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密切相关。孩子们兴冲冲地捋一把刚开苞的槐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乐滋滋,甜蜜蜜,一朵又一朵,一口又一口,边嗅边吃,嚼个不停,那槐花的香味,一下子就成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光亮。
⑦父亲再忙,也得抽出一点时间来采摘槐花。大人们采刺槐花,有自制的工具。在晾衣竹竿的末端,用细绳绑上割稻子的镰刀,便做成了可靠的钩竿。我最喜欢屁巅屁巅地跟着父亲采槐花。父亲扛着钩竿,从自家门前的几棵刺槐树开始,逐渐向左邻右舍延伸。槐花纷纷落地时,我便兴奋得手忙脚乱。一串串、一朵朵,槐花全在我迅捷利索的忙碌中归筐。手里握着花香,嘴里含着花香,味蕾里浸着花香,心里溢着花香,我满身都散发出刺槐花香了。
⑧采花归来,收获满满。一串串洁白的槐花正安静地躺在篮子里,沁人心脾的花香,让母亲乐不可支,因为要轮到母亲大显身手了。我和父亲最喜欢吃母亲用麦面粉煎的槐花饼。母亲把晒干的槐花放在菜盆里浸泡片刻,洗净,再用力把水分挤尽,配上盐、小葱、鸡蛋,与面粉一起在盆中搅拌均匀。薪柴点燃,等铁锅烧热了,顺着锅沿放上些许菜籽油,油烟起时,便倒下和好的槐花糊。母亲用蘸过水的铁锅铲,娴熟地将面糊不紧不慢地摊开。只见面饼贴着锅迅速地扩大规模,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硬朗。面饼里夹着的槐花,好似在锅里获得重生,香味从热气里升腾、扩展,让我垂涎欲滴。吃着槐花饼的父亲曾感叹地说过,一个时代过着一种日子,每种日子都有一种彩,吃槐花饼就是那时生活的特写。
⑨时间能带走许多东西。不知道从何时起,村庄长大了,变样了,屋前舍后的刺槐树也移植
成香樟树、桂花树了,说是刺槐树那不守规矩的刺儿,容易让人不安。在城里的菜市场,我见到了刺槐花,连忙凑过去,价格不菲。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嘴含新鲜的刺槐花,不到当年好奇的味蕾,也不到让我狂欢的田间小道,但我有信心,一定能做出母亲当年煎的槐花饼来。
(选自《新安晚报》2021年6月23日,有删改)
5.文章围绕“刺槐花”写了多件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6.结合上下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绿叶衬托银花,是一场绿翡翠与白珍珠的约会,它们相亲相依,美丽与芳香在村庄的土地上热烈地生长。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刺槐花”为叙事线索,回忆了儿时与刺槐花相关的童年趣事。
B.第③④段主要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刺槐花在雨中生长的场景。
C.第⑤段写叶子“故意地谦让”,从侧面展现了槐花的美丽与开放之盛。
D.第⑧段详细描写母亲做槐花饼的过程,展现出了母亲心灵手巧的特点。
E.文章第⑨段是作者发出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露出悲伤之情。
8.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有何妙用。
阅读《折耳根里寄乡愁》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折耳根里寄乡愁
兰 欣
①初春时节,南方的土壤格外松软。折耳根隐匿其中,稍不留神,便噌噌生出芽叶,破土而出。这种在西南一带土生土长的野菜,学名鱼腥草,是我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②阳光和煦,母亲带着回乡的我和她的外孙女到郊外挖折耳根。山野还是一片枯黄,折耳根却泛出星星点点的春意。它们带着葱郁的生机,在田埂上、山坳里、溪沟旁悄然生长。青红的折耳根嫩叶探出头来,叶片正面是醇和的绿,叶片背面呈紫红,与红土地浑然一体。
散文阅读
③向来勤劳的母亲挖折耳根极有经验。她将新叶周围的泥土一锹一锹挖开。折耳根露出来,白白的,细细的。节上长着纤细的根须,根须在泥土中蔓延。多么旺盛的生命!在寒冷的季节里,它们静静扎根,汲取营养。待到大地回温,便向上生长,迎接第一缕春风的洗礼。露出地面的两片新叶,像竖立起的猫耳朵,聆听着春天里鸟儿的鸣嗽。待到夏天,折耳根的茎叶硬朗起来。淡紫的茎上陆续绽放出雪白的花朵。嫩绿的花柱上吐出黄的蕊,衬托着绿叶白花,煞是动人。这时,母亲会采摘新鲜茎叶和花朵在小院里晒干。炎热的夏季里,泡一杯折耳根叶顿觉解暑。
④母亲用力抖下折耳根根须上黏着的泥土,然后将其熟练地装进篮子。我也挽起袖子,一手紧紧扯住冒出地面的茎叶,一手用铲子挖开根部。我仿佛可以听到顽强的根须被一根根切断的声音。一株寸余长雪白鲜嫩的折耳根被抽出了泥土。女儿蹲在一旁歪着头仔细地看着,然后学着外婆和妈妈的样子。她肉乎乎的小手沾满了泥土,雀跃的样子像春天里叽叽喳喳的小鸟。
⑤母亲转过头看着她的外孙女,温柔地笑着,金黄的阳光洒在她花白的鬓发上。母亲教外孙女哼唱起她儿时的童谣:“折耳根,一到春天遍坡生。外婆带我挖根根,我是外婆乖孙孙。”
在母亲的童年里,折耳根是家常菜,也可以卖到乡场集市,以增加收入。山谷清幽,歌声随风声四处飘荡。
⑥轻风拂过,新挖出的折耳根混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淡淡的草腥味。不一会儿,竹篮已装得满满当当。母亲小心翼翼地将挖出的泥一点点掩回原处。这是老人们传下来的规矩,据说这样,来年折耳根还能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