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体知识
一、散文概念
散文概念有广狭之说。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古代无“散文”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这一概念广为公众所接受。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
二、散文的文体特征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种类
1.写人记事类散文
(1)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2)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这是因为叙事散文所写的人和事大都与作者有密切的关系。所写的人,或是亲人,或是师长,或是战友,或是所敬仰爱戴的人;所写的事,或是亲身经历,或是对人教育大、影响深的事。因此,作者写这些人和事必然带有饱满的感情。
(3)故事情节不一定完整,人物形象不一定深刻。写人叙事散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是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人物性格刻画不一定深刻。记叙事件常常只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或片段,讲究以小见大。描述人物,只选择最突出其性格的某一方面。
(4)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记叙、描写为主。
(5)情感多含蓄或通过场景渲染、环境烘托、人物描写流露出来。
(6)注重行文的技巧。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状物类散文
(1)文眼鲜明,凸显主旨
散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使写景散文的这一点睛之笔更为鲜明,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3)融情于景
大凡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
(4)语言美妙,风格各异
写景散文不仅语言美妙,还风格各异。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朱自清的清新真挚、巴金的含蓄深沉、黄河浪的活泼轻灵等。
(5)运用多种表达技巧
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景物特征更加突出。例如:对比法。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景物,或者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对比,目的是突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景。再如:拟人法。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把所描述的景物直接当作人来叙述,赋予其动作、行为、语言等,来反映景物的变化运动过程。
②动静结合,交相辉映。
③写景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3.哲思文化类散文
哲思文化类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1)达到与人的思想性情相通、灵气往来的境界,使读者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
(2)哲思文化类散文经过联想,拥有丰富的内涵,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思文化类散文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蘸满了审美情感的汁液。
(4)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学彩浓厚。
一、考场散文整体阅读的要求和方法
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第一步的整体阅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下一步带题阅读乃至准确答题的成败。整体阅读的要求在于: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散文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区别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
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1)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根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根据文体特征,也能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为我们所捕捉了。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
文章的中心。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概括内容和主旨。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对人、事、景、物的感悟和观点态度,进而把握全文主旨。
一 分析思路结构
一、思路与结构
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形式,文章思路是对文章内容的设计安排;结构是思路的外在形式,思路是结构的内在脉络。所以,思路与结构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侧面。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内在脉络的手段,分析文章思路是把握文章外在结构的基础。
二、散文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
1.结构关系
整体构思(谋篇布局),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2.材料组织的方式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3.谋篇布局的技巧
主要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
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三、散文线索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分析散文的结构就水到渠成了,对作品的思路也就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散文的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
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在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中,该事物既是线索,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点。常常具有某种象征和寓意。
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会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系起来。这种线索多见于抒情散文,在一些怀人叙事散文中也常常碰到。
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文中就有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只要抓住这些词语,文章的结构就一目了然。有些文章按时间来安排结构,但没有时间性的标志词语,那就要从文中出一些关键词语或语句,通过这些词句分析出作者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从过去到现在的事情,还是倒过来叙述的。这种线索常为叙事散文所用。
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写景类散文多属此类。或移步换景,或定景换点。游记多是这样的,以游程中空间顺序为线索来写。
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联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联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作者本人——“我”散文阅读。这种线索多为写人记事散文所用。
6.以事理为线索。偏重于内在逻辑性,多见于即事明理的议论散文。常常是作者从事物感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观点,其他材料据此展开。
四、段落作用(含关键句子)
1.开头句段的作用
(1)点明标题,开门见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