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考纲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相关要求。
2.熟悉现代文阅读的相关基础知识。
3.把握高考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思路。
4.通过训练归纳答题技巧并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散文的水平。
【学习重点、难点】
1.明晰考查重点,洞悉高考设题类型和题目设置的规律。【详细见核按钮P155】
2.掌握散文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    `       
【学习方法】
散文阅读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
【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知识链接】
阅读文章首先应该分析作品的结构、段落(包括段内层次),出其线索,概括主题,不管有没有直接命题。即使其它方面的考查题目,也要借此确定答题区域。总之,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
一.散文的贯穿线索
(1)散文的常用线索
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散文的标题常常就是文章的线索。)
(2)线索的作用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二.散文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各个局部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开篇
①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②设置线索、引出下文  ③曲笔入题、设置悬念  ④埋下伏笔、铺垫照应  ⑤设置疑问,引人深思  ⑥比喻开头,由虚入实  ⑦比照入题,强调主体  ⑧类比引入,发人遐思  ⑨乍显异常,扣动心弦  ⑩侧面入笔,含蓄自然……
中间
①承上启下          ②由表达转向议论  ③由写景转向抒情    ④由正面转到反面
⑤由……到……      ⑥层层深入        ⑦总领下文          ⑧总结上文……
结尾
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问句作结,发人深思。③用省略号,余味绵长。④比较作结,突出情感。⑤想象作结,意蕴长远。  ⑥直抒胸臆,情感强烈 ⑦呼应前文,比照照应 ⑧以景结情、深化主题 ⑨戛不过止、留下 “空白”。……
点睛句
①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
②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
三.分析、概括作品的总体结构思路
分析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
(1)线索    指出线索是什么,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2)写作思路 (文章思想脉络)
先依据内容划分层次,归纳概括,最后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
①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②并列式③对照式(正反比照)
④层进式(层层深入,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等等。
(4)主要结构特点  如倒叙、插叙、先抑后扬、由实入虚等等。
四.归纳内容要点
1.划分段落或段内层次。
文章段落的划分
①依据时间顺序  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语,应出有助于划分段落的标志。
②依据空间顺序  注意文章地点的转换、空间位置变化。③依据分列的事物 注意文章所写景物、事物的变化。④依据事件的发展 注意事件发展的阶段性。⑤根据文章线索  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段落层次
⑥依据思想情感的变化  注意文章的感情或作者的联想、想象、思考内容的变化一般的散文都有一条暗藏着的情感线索,有的甚至直接以情感为线。⑦依据文章结构特点,常见的如“总—
分”、“分—总”或“总—分—总”结构,有的是并列结构,还有的是层进结构。
段内层次的划分
①根据文本的内容      根据段内的内容(或时间,或地点,或事件……)来划分段内的层次。
②根据文章的标点符号  有时文章的标点符号(如句号、分号)可用来作为划分层次的重要参考。
③根据文章的词语标志  词语标志(如“首先……,其次……”,“先前……,后来……,如今……”等)也可用来做为重要参考。
.概括段落或层次的核心内容。要注意领起句和中心句的区别。中心句能够反映核心内容,领起句不一定是中心句,它可能只起领起一段文字的作用。
.注意筛选文中的信息。
五.概括作品主题
文章阅读的第二步,就要概括作品的主题。
1.联系背景  时代背景是大语境,是理解文章主题的重要依据。
2.抓住标题  文章的题目,片言居要。它是全文的“睛”。
3.抓中心句  抓住各段的中心句或筛选其它较为显性的信息可直接掌握主题和情感。
4.筛选信息
注意筛选文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深透理解文中的有较深寓意的重要语句,尤其是抒情性语句、议论性语句、比喻性语句等等。作品的主题常常寓于这样的语句之中。
5.注意类别      散文一般可分为叙事、写景、咏物等类别。
①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较为平凡,讲究“以小见大”,注意分析细节中透露的真情,小事件中蕴含的大道理。还要注意分析人物,通过人物对生活的态度、社会的理解来理解主题。
②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最重要的是把握融于景物之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抒情散文:注意文章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直抒胸臆者,直接理解其抒情语言;描写自然风物者,理解其寓有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④哲理散文:注意种种形象中寓有的关于天地、自然、社会、生命的真理。尤其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尤其是一些标题的象征意义),要体味象征这个表现手法,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6.注意题材
散文的题材广泛多样,简直无法分类概括,常见的有乡村(田园)题材、回忆(纪念)题材、怀古题材、风景题材(游记名胜)、日常生活场景(物件)等。题材与主题密切相关。
7.整体把握
划段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线索,尤其是隐含于文字深处的情感线索。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特点,决定了散文往往是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事物发展的片断、一些场面或景物组成。所以鉴赏散文时首先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行文线索、感情脉络,进而能够准确地把握主题。
【典题表现】  第三页《粮食》第18题                                         
[2014·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第19题,第22题。
浣花草堂
黄 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不过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即使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不过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能够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持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能够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
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能够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适宜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不过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个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