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六⽉⼆⼗七⽇望湖楼醉书五⾸》是宋代⽂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下⾯是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六⽉⼆⼗七⽇望湖楼醉书五⾸》
  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意思  ⿊云翻墨未遮⼭,⽩⾬跳珠乱⼊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如天。
  其⼆
  放⽣鱼鳖逐⼈来,⽆主荷花到处开。
  ⽔枕能令⼭俯仰,风船解与⽉裴回。
  其三
  乌菱⽩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兰桡,细⾬斜风湿翠翘。
  ⽆限芳洲⽣杜若,吴⼉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家更安往,故乡⽆此好湖⼭。
  【译⽂】
  其⼀
  ⿊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纠缠。⼀会⼉我的⼩船突然多了⼀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点。
  ⼀阵狂风平地⽽来,将暴⾬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蓝蓝。
  其⼆
  西湖的鱼鳖,胆⼦真不⼩,竟跟着游⼈跑。西湖的荷花,没有⼈照料,倒也开得飘飘摇摇。
  喝点⼩酒,我在船上醉卧。⽔是我的枕头,⼭在向我作揖求饶。⽉亮在船前边转圈边唠叨。
  其三
  ⿊⿊的菱⾓,⽩⾊的芡实,这⾥⼗分常见;青⾊的茭⽩,叶⼦凌乱,那雕胡⽶就像裹进绿盘。
  突然想起来上次在京城⼀个道观⾥尝鲜。看来我现在滞留在乡野之中,应该保重⾝体加个餐。
  其四
  拿着花的⼥孩斜靠在船沿,斜斜的风带着细细的⼩⾬打湿了绿⾊的三⼨⾦莲。
  她们在观赏前⾯⼩洲上那些美丽的⾹草,肯定不会想起同样喜欢⾹草的屈原。
  其五
  我本是乡野狂⼈,想把⾃⼰放逐在⼭林之间。现在却当上了地⽅官,不过离开京城也算是得了⼀点清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处可去,⽽现在,我很⼼安。因为,这⾥有美妙的湖光⼭⾊,远胜过我的家乡眉⼭。
  【整体赏析】
  第⼀⾸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诗⼈将⼀场变幻的风⾬写得⼗分⽣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云,就像泼翻了⼀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眨眼间,便泼下⼀场
倾盆⼤⾬。只见湖⾯上溅起⽆数⽔花,那⾬点⾜有黄⾖⼤⼩,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爷把千万颗珍珠⼀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诗⼈朝远处⼀看,却知道这不过是⼀场过眼云⾬,转眼就收场了。远处的⼭依然映着阳光,全⽆半点⾬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夫,⾬过天晴,依旧是⼀⽚平静。⽔映着天,天照着⽔,碧波如镜,⼜是⼀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诗⼈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然景物:云翻、⾬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有景有情。抓住⼏个要点,把⼀场忽然⽽来⼜忽然⽽去的骤⾬,写得⾮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诗⽤“翻墨”写出云的来势,⽤“跳珠”描绘⾬的特点,说明是骤⾬⽽不是久⾬。“未遮⼭”是骤⾬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第三句
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如天”写⼀场骤⾬的结束,⼜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和“⿊云”映衬,⽤“⽔如天”和“卷地风”对照,⽤“乱⼊船“与“未遮⼭”⽐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这⼆⼗⼋个字,随笔挥洒,信⼿拈来,显⽰出作者功⼒的深厚,只是在表⾯上不着痕迹罢了。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景。才思敏捷的诗⼈⽤诗句捕捉到西⼦湖这⼀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幅“西湖骤⾬图”。乌云骤聚,⼤⾬突降,倾刻⼜⾬过天晴,⽔天⼀⾊。⼜是⼭,⼜是⽔,⼜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云翻墨”,“⽩⾬跳珠”形成强烈的⾊彩对⽐,给⼈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翻墨”写云的来势,⽤“跳珠”描绘⾬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喻运⽤得灵活⽣动却不露痕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如天”两句⼜把天⽓由骤⾬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清⽓爽,眼前陡然⼀亮,境界⼤开。
  第⼆⾸诗是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北宋时,杭州西湖由政府规定作为放⽣池。王注引张栻的话说:“天禧四年(1020),太⼦太保判杭州王钦若奏:以西湖为放⽣池,‘禁捕鱼鸟,为⼈主祈福。’”这是相当于现代的禁捕禁猎区;所不同的,只是从前有⼈卖鱼放⽣,还要弄个“祈福”的名堂罢了。西湖既是禁捕区,所以也是禁植区,私⼈不得占⽤湖地种植。诗的开头,就写出这个事实。那些被⼈放⽣、⾃由成长的鱼鳖之类,不但没有受到⼈的威胁,反⽽受到⼈的施与,游湖的⼈常常会把⾷饵投放⽔⾥,引那些⼩家伙围拢来吃。便是不去管它们,它们凭着条件反射,也会向⼈追赶过来。⾄于满湖的荷花,也没有谁去种植,⾃⼰凭着⾃然⼒量⽣长,东边⼀丛,西边⼀簇,⾃开⾃落,反⽽显⽰出⼀派野趣。
  然⽽此诗的趣味却在后⾯两句。⼭本来是不能俯仰的,杜甫有“风⾬不动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句⼦,杜牧也有“古训屹如⼭”(《池州送孟迟先辈》)的说法,苏轼却偏要说“⼭俯仰”。诗⼈认为,⼭是能俯仰的,理由就在“⽔枕”。所
谓“⽔枕”,就是枕席放在⽔⾯上。准确地说,是放在船上。船⼀颠摆,躺在船上的⼈就看到⼭的⼀俯⼀仰。这本来并不出奇,许多⼈都有过这种经验。问题在于诗⼈把“神通”交给了“⽔枕”,如同这个“⽔枕”能有绝⼤的神⼒,⾜以把整座⼭颠来倒去。这样的构思,就显出了⼀种妙趣来。
  末句同样是写出⼀种在船上泛游的情趣。湖上刮起了风,⼩船随风飘荡。这也是常见的,不⾜为奇。⼈们坐在院⼦⾥抬头看⽉亮,⽉亮在云朵⾥慢慢移动,就像在天空⾥徘徊。因此李⽩说:“我歌⽉徘徊,我舞影零乱。”(《⽉下独酌》)这也不算新奇。不同的地⽅是,苏轼把船的游荡和⽉的徘徊轻轻牵拢,拉到⼀块来,那就⽣出了新意。船在徘徊,⽉也在徘徊,但诗⼈不知是⽉亮引起船的徘徊,还是船⼉逗得⽉亮也欣然徘徊起来;也不知这两种徘徊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他把“船”和“⽉”两
种“徘徊”联系起来,就产⽣了许多问题,其中包含了⼀些哲理,他要定下神来,好好想⼀想。所以说,诗句写得饶有情趣。
  第三⾸诗开头两句“乌菱⽩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中写到的“乌菱”、“⽩芡”和“青菰”都是西湖⾥⽣长的野⽣植物。这是诗⼈以野⽣植物⾃况,表明⾃⼰外放杭州。末句说“滞留江海”,说明⾃⼰外放地⽅,
远离朝廷;“得加餐”,隐隐含有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再次召见重⽤之意。
  第四⾸诗⾸句中的“游⼥”当是采莲⼥。因为从这⼀组五⾸诗看,苏轼应该始终都在望湖楼上,所以⽊兰桡上的该是“游⼥”。旁⼈不可能跳到⽔⾥给她们献花。倒是她们近⽔楼台,可以采了荷花献给别⼈。所以这第⼀句是写“游⼥”们献花给游客。⽔⾥采花的“游⼥”,应该就是采莲⼥了。天上下⾬了,采莲⼥在湖中,⾸饰未免被打湿了。“⽆限芳洲⽣杜若”,屈原在《九歌·湘夫⼈》⾥有写过“搴汀洲兮杜若”,杜若代指各种⾹草。⽽“⾹草美⼈”是《楚辞》中最重要的意象,倒推可知,“楚辞招”在这⾥就是代指“⾹草”。“吴⼉不识楚辞招”,是感慨采莲⼥不认识《楚辞》中的各种⾹草。杜甫《归梦》诗中有“梦归归未得,不⽤楚辞招”之句,“不⽤楚辞招”切合“有家难回”之意,与这⾥的“楚辞招”的意思完全不同。这⾥是以⽆忧的越⼥对⽐多愁失意的⾃⼰。
  第五⾸诗表现出作者的淡然与豁达。苏轼⼼中希望经世济民,不料被排挤出京,⼼中郁闷难解。故乡纵使千般萦怀万般
好,毕竟是回不去了,⽆论理性使然抑或乐不思蜀,眼前的西⼦湖畔终归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不如享受当下,与杭州美景相勾连。苏轼是⼀个乐在当下,也能⼼系庙堂的⼈。
  好的诗⼈善于捕捉⾃⼰的灵感,这组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之美,进⽽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
  扩展阅读:苏轼轶事之道化童蒙
  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今四川省眉县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师是道⼠张易简。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有⼏百⼈,苏轼是倍受张道长喜欢的学⽣之⼀,另⼀个是后来载⼊《仙鉴》的知名道⼠陈太初。据东坡《志林》记载,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他的⽼同学陈太初在汉中⽻化仙去。
  由于苏轼⾃⼩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如《放鹤亭记》对道⼈张天骥⼤加赞赏,⽽《后⾚壁赋》⼜以道⼈⼊梦结尾。在他被贬时,仍给许多道观、道堂撰⽂,于是有了《众妙堂记》、《观妙堂记》、《庄⼦祠堂记》等等美⽂。在《众妙堂记》⽂中他讲述了梦中见到⾃⼰的⼩学⽼师张易简道长并深受教诲之事,可见道教对其影响之深。
  苏轼之弟苏辙在《龙川略志》开篇即⾔梦见⼩学时读书天庆观之事,梦中的苏辙通过与⽼⼦像的对话,泄露了⼀个鲜为⼈知的天道报应现象:不杀⽣可以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