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研究:《趣味识字多样化探究》结题报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针对新教材识字量大,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尽早阅读的特点,我们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低年级趣味识字多样化教学研究,提出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以社会生活为源头活水,把握识字规律,拓展识字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多样化        趣味识字   
10月至9月,我们教育中心小学语文组在原有识字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低年级趣味识字多样化课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确定的背景及意义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学实践证明:凡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好。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而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的关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创设
情景,激发兴趣,增强内驱力,是提高识字效率的保证。
所以我们的“趣味识字多样化探究课题方案”目的是让学生学的开开心心,学的有滋有味。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现在的识字教学不能够合理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现在的素质教育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动教学的格局,向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运动发展。所以我们的“趣味识字多样化探究课题方案”目的是让学生学的开开心心,学的有滋有味。这是我们的研究方向。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美国心理学家卢姆认为:7岁儿童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本身应有水平的89%、低年级听写、读写的全面训练,是利用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促进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手段之一。这时、如果只是强调识字这一学习重点,而把语言训练任务推后,这就必然会抑制学生的智力发展。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可使教师把大量时间用在其他训练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告诉我们,遗忘是由快向慢过渡的: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下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达54%。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心理学家谢千秋、王锭城指出:记忆有先“记”后“忆”的过程,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环节。因此,识字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识记的心理活动规律,既要加深生字识记印象,更要注重生字科学复现,这样,其教学效果才会好,不然就会事倍功半。低年级儿童的识字,一定要遵循这一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的识字方法,重视汉字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2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寻到一种简单、快乐、轻松的识字途径。
3、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有效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4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5二年级结束时具备相当水平的自识字能力,能够借助汉语拼音、查字典或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及构字规律独立识字,熟练认识2500乃至3000个常用汉字,实现独立、基本无障碍阅读,并能正确运用其中的2000字左右,书写工整,力求美观。能比较流畅地简单记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行文中基本克服错别字现象和拼音音节代汉字现象。
(二)、研究内容
以趣味识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能力。
    四、课题组成员:
组长:田丽 
成员:张子荣 邓海红 苏玉凤
五、课题研究对象、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对象:1--2年级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实施行动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课题研究时间:200610月到20109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1月)
(1)确定课题,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2)收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筹备资料库。
(3)学习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6年11月---2009年8月)
(1)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实验工作。
(2)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并整理收集各种有关资料。
(3)组织调查、问卷检测、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阶段性成果及实验效果进行汇总,撰写实验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2、培养识字的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素养,巩固识字效果。
3、将教师的导转化成学生的学。
4、优化各种识字学习方法,构建科学高速高效的识字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学习方法。
5、部分学生的习作。
七、操作措施和策略:
(一)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识字途径
1、课题研究伊始,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识字现状调查,随机抽取一(1)班的15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从一册生字表(一)中选取10个生字,让他们认读,调查结果如下:
10个生字
15位学生认识数
7
4
5
12
3
6
1
5
3
6
我们又采用访谈形式,让这些学生仔细回忆,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这些字的,然后将学生认字的途径作了一个分类统计:
识字途径
父母教的
通过看书看报认识的
在幼儿园和学校环境中认识的
生活中无意识字
请教别人认识的
其他途径认识的
在生活情境中认识的
借助某些物品认识的
借助电视、广告、拼音读物认识的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所占比例
15%
15%
9%
14%
21%
18%
6%
2%
53%
(二)拓展识字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新教材在识字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鼓励学生自主、主动地到课外识字。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可以说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头活水。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课外识字的途径。其主要途径简要归纳如下:
1、利用姓氏识字。实践证明,一年级新生在入校一个月后都能互相叫出对方的姓名,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作业本上认出同学的名字,这说明学生已经在课外开始识字了,但这种识字是无意识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扩大巩固学生识字成果,在学完“语文园地一“中的第六项“认识姓氏字”内容后,告诉学生谁认识了班里小朋友的名字最多,就让谁来发作业本和点名,当老师的小助手,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我们还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制作姓名树,把全班小朋友的名字写在一片片叶子和果实上,让学生去自己和好朋友的名字,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许多生字。
2、利用电视、广告及街头标语识字。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展示台(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从电视上认识的汉字,目的是使学生养成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识字的好习惯。教
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依次类推,让学生收集认识各种广告及街头标语上的字,并随时做好记录,拿到班里交流。
3、利用实物识字。教师把教室里的物品,如:电视机、清洁橱、讲台桌、黑板等贴上标签,让学生在无意中识记。再如学习了《我的家》,就让学生在自己的玩具上面贴上标签带到学校里来交流,也可以用卡片的形式介绍一下自己家里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学了《早操》,我们带孩子们到学校的体育活动室,摸一摸篮球、排球,认一认体育运动项目的标志,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开展跳高、跳远、跑步、拔河、跳绳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学了《豆儿圆》,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把课外认识的蔬菜、植物加以冠名,并认读记忆学生的识字成品可以是贴标签的实物,也可以是带字的图片。
4、自制“识字百宝箱”。
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同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意识地将那些感兴趣的材料收集起来,写写、画画、贴贴,做成一本图文并茂的“收集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识了字,无形中还接受了许多人文信息,提高了人文素养,开发了汉字的育人功能。
5、寓教于乐,在游戏与活动中识字,培养识字兴趣。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进行趣味识字,更能激发其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例如猜字谜,朋友,你喜欢哪个字就与哪个字交朋友……这些游戏与活动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同时在游戏中,开展比赛,培养竞争意识,树立集体观念,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在培养多种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把握识字规律,创新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我们要让这些生命鲜活起来,焕发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如何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便成了识字教学的关键。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着运用了各种趣味性很强的识字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分析字形法。
  “分析字形法”就是结合组成生字的各部分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用分析出的鲜活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
    ★ 例如“游”字,我是这样给学生分析的。“氵”--游泳当然要在水里游啦,“方”--表示游
泳池是方形的,“ 卧人 ”--是在水里游的人,“子”--古时指男人,女人是不能下池游泳的。这样一分析,“游”字的每一部分的结构和“游”的意思之间都有了一定的联系,学生自然就记住了这个字。
在学习“人、大、个”这三个字时,我用红粉笔写这三个字中的“人”字,不等我提问,已有小朋友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他们的发现让我欣喜万分:“这三个字里都有‘人’。” “‘大’和‘个’的‘人’不一样‘大‘的撇变长了,‘个’的撇变短了。”“老师,‘个’的‘人’跑到上半格去了。” “‘大’的撇变成了竖撇。”
真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会观察得这么细致,我决心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自主地、愉快地识字。
学习“多”这个字时,我问:“你有什么新发现?”“‘多’是由两个一样的字拼起来的。”“那个字是‘夕阳红’的‘夕’。”
这时,我一边小结一边提问:“这两个‘夕’组成‘多’,有点像双胞胎。再看看这一对双胞胎就是长得一模一样呢?”“不,下面一个‘夕’第二条腿横撇长一点。”“对呀,不然它怎么有力气顶着头顶上的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