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席佩兰的亲情
作者:骆新泉王佩瑶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11期
    摘要:本文就席佩兰《长真阁集》中的亲情诗展开论述,结合其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探讨其亲情诗中涉及的对父母的拳拳孝心、对兄妹的手足情深和对儿女的舐犊情深,并尝试挖掘其诗歌的艺术特。
    关键词:清代诗歌成就亲情诗艺术特
    席佩兰,昭文(江苏常熟)人,本名蕊珠,小名瑞芝。字月襟,又字韵芬、道华、浣云。因善画兰,自号佩兰。天资聪颖兼后天努力,使得佩兰对诗的领悟超出常人。她自述是“性耽佳句席道华,一诗千改墨点鸦。一字未安心如麻,倚柱夜看秋河斜”(《诗中三友歌》)。从中便可看出佩兰对诗的认真态度。
    席佩兰拜性灵派创始人袁枚为师,袁枚对佩兰可谓欣赏有加,更以“诗冠本朝”誉之,在为佩兰《长真阁集》写序时,点评道:“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今之号称诗家者愧矣。”{1}王英志先生在研究袁枚与其随园诗话时,更是将其称为“随园第一女弟子”{2}。席佩兰著有《长真阁集》《傍杏楼调琴草》等。《长真阁集》收录其各体诗歌四百多首、二百七十七题,附录词作十八首。
诗作内容可分为真情之作与闲趣之作两大类,前者包括友情、亲情、爱情等方面,后者涉及题画、咏物、写景以及酬答之作。《长真阁集》是她真实性情的写照,其中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诗作,无一不透露出佩兰的真实情感。
    一、对父母的拳拳孝心
爱情诗集    佩兰是古代贤德女子的代表,至孝的女儿、友善的、慈爱的母亲等女性角融于一体,完美地诠释了女人的身份。
    席佩兰父席光河,性情仁爱儒雅。母张氏也出生于书香门第,性格柔和,通情达理,生有二子三女,佩兰是长女。佩兰十五岁时与孙原湘结为夫妇,出嫁二十天后便写下《思亲》:“十五年无一日离,哪堪暌隔两旬期。昨宵枕上思亲泪,犹梦牵衣泣别时。”十五年不曾离开双亲,如今嫁为人妇,眨眼二十天已过,心头那股思念之情岂能割舍。此诗句句肺腑,字字动心,表现了佩兰拳拳的赤子之心。《除夕》写自己于深更半夜“思亲此夕倍凄然”,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佩兰将对双亲的思念抽象化,用无形的时间来展现一段牵肠挂肚的亲情。乾隆四十三年(1778)公公孙镐在沈阳做官,丈夫奉命赴沈阳,临别之际,佩兰作《送外之沈阳》诗赠别,向丈夫表白“君行无万里,妾意有千重”的依依不舍,意犹未尽,再作《惜别》诗赠之。次年七月佩兰父席应辰去世,而此刻丈夫还在沈阳,她只身一人回娘家奔丧,写下了《哭父》诗,有“恸绝真何益,伤心且自惭。痛谁能慰母,恨己不为男”句。通俗明白的话语中透露
出佩兰在父亲去世后万分悲痛与万分自责的心情。父亲的离世让多病的老母伤心过度,痛不欲生,如今身为人妇,实难分身,便感慨“恨己不为男”,一字一句中显现出佩兰的纯孝之情,笔墨朴实,无疑是佩兰真性情的写实。最能表达内心苦恼的是《勖弟》,写丧父之痛,语气悲切,“素冠头抢地,哭那心悲伤”“行人见凄绝,况我扰断肠”“我愧非男儿,门户不能当”“勉旎诵先德,勿堕门户光”等句,勾勒家中为父亲举办丧事的场景,仅是描写“大弟”“小弟”,以及“行人”的伤痛,便将当时凝重悲哀的氛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除了表达丧父的哀痛之外,佩兰以的口吻嘱咐大弟席世昌要挑起家中的担子,孝顺母亲,善待弟弟妹妹,用心学习圣贤书,早日光宗耀祖,句句叮嘱,殷切期盼,拳拳之心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