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课前解析】
关注古诗画面:《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到光处呈现出红,未受到光处呈现出青绿。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亮,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上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他游遍庐山之后的题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梅和雪: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憋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关注古诗意境: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勾勒了诗中描写的景物,画面简洁,却意境深远。《暮江吟》表现了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残阳铺水中”的画面,《题西林壁》和读者走进了连绵
起伏的远山与高耸的峰峦,《雪梅》让读者看到了枝头的雪与梅融为一体的景象。
关注诗人观察角度和古诗情感:通过诗人的视角,我们和白居易看到了从黄昏时分起,一直游赏到夜间看到的美丽景,从而吟成了清新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的喜爱之情;苏轼带我们看到了,随着观察点的变化,庐山呈现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全诗道出了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宋代诗人卢钺眼中的梅和雪进行对比,其意不在评判高下,而是启发读者认识到二者是各有所长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2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
3.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1.单元整体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第三单元“处处留心皆学问”,读读课本第三单元的导读页,说说看,你读出了什么呢?
预设1:在插图中,看到了许多同学在观察大自然。
预设2: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预设3:我们在本单元学习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2.明确学习任务: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一个词“观察”,在三年级时,
我们已经学会了“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这个单元,让我们从名家墨客的文字中,体会连续细致的观察,以读促写,学写观察日记。首先,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古代诗人们,看看他们的观察与思考。
3.引入课题《古诗三首》。(出示课件2)
二、引入古诗,读懂题目
1.诗歌引入,认识作者。
教师背诵《忆江南》的开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让学生接着背诵,引出诗的作者白居易。(出示课件3)
学生交流对白居易的了解,教师相机补充。(出示课件4)
2.出示诗题,理解题意。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老熟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暮江吟》。(出示课件5)(板书课题:暮江吟)
对“吟”字正音,齐读诗题,引发思考:猜猜看,这首诗会写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1:“暮”说明此时是傍晚。
相机点拨:“暮”字上面是草字头,太阳正在缓缓下沉,说明太阳落山了,自然就是傍晚了。
预设2:“江”表示诗人在江边。
预设3:“吟”是古代诗歌体裁中的一种,如孟郊的《游子吟》、于谦的《石灰吟》。
相机点拨:学会利用注释读懂古诗。
小结: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是诗人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指导书写(出示课件6):“暮”上方的“日”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像个“大”,捺与撇不要交会,书写要舒展,罩住下部,像太阳落在草丛中。“吟”的右边是“今”,不是“令”。
(设计意图:由单元导语切入,开宗明义,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随文识字,写字指
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抓住描写景物的词语,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7)
2.划分节奏,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相机指导“瑟”是平舌音,“降”是多音字。
4.通过注释、图文结合,初步感知诗意。(出示课件8)
预设:快要落山的太阳的一缕光照射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一半呈现出红。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出示课件9)
5.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诗文内容,扫除诗文中的字词障碍。)
四、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教师启发:同学们对于这首诗有了自己的初步感知,现在请同学再次自由大声朗读古诗,你和诗人都观察到了什么?不懂的字、词用“△”标出。
2.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3.全班交流。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示课件10)
理解“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理解“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
点拨: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板书:傍晚)
启发引导:太美了,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词中看到了这样的美景?
预设:残阳、半江瑟瑟、半江红。
同学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
提问:你如何理解“残阳”一词?(出示课件11)
预设:夕阳的余晖被云霞、山峰、树木等遮住了部分身影而残缺不全。
共鸣思考:好一道残阳,诗人好似用水墨勾画一般,将这傍晚江面的景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提问:谁能用动作展示下什么是“铺”呢?(出示课件12)
学生做“铺”的动作体会字义。
教师追问:把“铺”换成“照”或“射”可不可以?
预设:不可以。“铺”写出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更柔和、更动感、更宏大。如果换成“照”或“射”则不能体现这一特点。
共情朗读:怪不得古人会“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诗中每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景象。我们带着眼前的画面,读一读。
教师启发:诗句中描绘了哪两种彩?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说“半江瑟瑟半江红”?(出示课件13)
预设:“瑟瑟”和“红”。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个江面是绿的,半个江面是红的。一个“瑟瑟”,一个“红”,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那种鲜明的彩美。
共情朗读:这样一红一绿强烈的彩对比,使画面变得鲜艳、明快。我们再体会朗读。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题西林壁教案(出示课件14)
理解“可怜”:可爱。
理解“九月初三”: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理解“真珠”:珍珠。
点拨:这两句诗诗人描写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板书:夜晚)
教师启发: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出示课件15)
预设:把晶莹透亮的露珠比作珍珠,把新月比作弯弓。
教师相机出示露珠和珍珠、新月和弯弓的对比图。
想象画面: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露珠是地上的景物,月亮是天上的景物,天上、地上的景物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月夜图。想象一下露珠和月亮还像什么。
预设:露似(宝石、玛瑙、水晶......)月似(小船、眉毛、镰刀......)
教师追问:这样的景象,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
预设:可怜。
(3)思考:诗的前后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出示课件16)
预设:前两句描绘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后两句描绘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板书:夕阳西沉、晚霞映江 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