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缘”,会写“题、侧”等5个汉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题西林壁》,会默写《题西林壁》。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题西林壁》,会默写《题西林壁》。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出示图画并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呢,咱们先玩一个游戏——看图画,猜地名。这幅图画是我们学过的一首诗中的场景,你能根据这个场景猜出诗人所在的地方吗?(庐山)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创作过许多关于庐山的诗词,但有人说李白之后,再无庐山。直到300余年后,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空出世,与《望庐山瀑布》共同成为关于庐山的千古绝唱。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苏轼的步伐,走进他诗中的庐山吧!(教师板书:题西林壁)
二、夯实基础
1.情境诵读
播放《题西林壁》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点拨: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课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朗读点拨:“轼、缘”是整体认读音节,且“轼”是翘舌音。根据学生水平指导读准边鼻音“庐、岭”和后鼻音“横、岭”。
3.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汉字:题、侧、峰、庐、缘。
(2)教师示范书写或者播放汉字笔顺视频,指导书写。
点拨:
①“题、庐”:都是半包围结构,“题”是页部,“庐”是广部。
②“侧、峰、缘”:都是左右结构,“缘”字右上角是“互”少一横,注意写好撇折与横撇。
4.解读诗题
(1)解诗题:如何理解题目“题西林壁”?
预设:“题”意思是书写,题写。“西林”表示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壁”是指西林寺的墙壁。“题西林壁”意思是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点拨:题目揭示了写诗的地点。
(2)指导学生朗读诗题,注意读准节奏。
预设:题/西林壁。
5.知人论世
过渡:是谁把诗歌题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了?(预设:北宋文学家苏轼;板书:[宋]苏轼)
(1)作者简介
先请学生介绍苏轼,老师再进行明确: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对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更是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一。
(2)创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在黄州度过了四年贬谪生活,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又被改为贬
谪汝州,途经庐山时,苏轼被庐山风景深深吸引,于是与好友同游。这首诗题写在庐山山麓西林寺的墙壁上,故称《题西林壁》。
三、问题探究
过渡:同学们,庐山在苏轼眼中是什么样的?其中又蕴含着什么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细品古诗,寻答案吧!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探究活动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老师指名学生回答。
3.成果展示
(1)字词梳理: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
③缘:因为。
(2)诗意梳理: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高耸入云。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呀!
点拨: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给出诗歌大意的示范答案。
4.情境跟读
播放《题西林壁》情境视频(跟读版),学生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进行《题西林壁》的情景跟读。
(二)合作探究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诗歌大意,读《题西林壁》,除了欣赏到庐山的美景,你还有什么别样的体会?
1.探究任务
感悟《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的道理。
2.探究方法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想象庐山的不同样子。
(2)小组合作:扮演庐山和苏轼,按诗中描述感受看山者位置的不同。
(3)班级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的?
3.探究活动
(1)出示庐山的图片,让学生选一选:哪一幅是“山岭”,哪一幅是“山峰”?为什么?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庐山。
点拨:横看——连绵起伏,侧看——高耸入云。
(3)指导学生读出连绵起伏的山岭和高耸入云的山峰的不同:山岭连绵起伏,语调要有连绵之感;山峰高耸入云,应有高亢之音。
(4)说一说:苏轼不仅正看,侧看,还怎样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
点拨:从远处看——重峦叠嶂;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低处仰望——遮天蔽日。庐山真是千姿百态啊!(板书:千姿百态)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用朗读来表现看山者的位置,教师通过点评,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到作者在哪个位置看山,“远”的读音延长,读出远的感觉,“高”则以高昂的语调来表现。看山的远近高低,都可用朗读来表达和体会。
(5)小组合作:请学生扮演庐山和苏轼,按诗中描述感受看山者位置的不同。
点拨: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同。
(6)理解最后两句诗: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诗人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请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点拨:“真面目”是指庐山的全貌。诗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全貌。启示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板书:游山体会)
朗读指导:重读“真面目”,在“只缘”后稍作停顿,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4.成果展示
感悟《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师总结与示范:从这首诗歌中我体会到,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板书:要跳出局部,从整
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5.诵读指导
过渡:带着你的理解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吧。
教师从整体上指导诵读:
(1)第一句诗:山岭连绵起伏,朗读时语调要有连绵之感;山峰高耸入云,朗读时应有高亢之音。
(2)第二句诗:“远”的读音延长,读出远的感觉,“高”则以高昂的语调来表现。山的远近高低,都可用朗读来表达和体会。
(3)后两句诗:重读“真面目”,在“只缘”后稍作停顿,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6.情境诵读
播放《题西林壁》情境课文(诵读版),全班配乐朗读,体会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道理。
点拨:
(1)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
(2)边读边体会诗中蕴含的道理。
7.情境背诵
(1)自由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2)播放《题西林壁》情境课文(背诵版)或借助课文插图,组织学生背诵古诗。
四、课堂小结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题西林壁》,欣赏了诗中如画的美景,千姿百态的庐山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全面、客观地对待自己遇到的人或事,对待自己遇到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
什么是“题壁诗”?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期渐多,至唐代,题壁开始成为一种风气,宋代题壁之风仍方兴未艾,元代以后,题壁诗已远不如唐宋之盛了。为什么唐宋时期题壁成风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题壁”就成为“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之一。同时,题壁诗之多,也是当时诗歌创作繁荣的具体体现之一。千百年来题壁诗不胜枚举,唐代崔颢题壁诗《黄鹤楼》被严羽《沧浪诗话》评价为唐诗七律第一,引得李白初登黄鹤楼时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苏轼《题西林壁》、林升《题临安邸》则是宋代题壁诗中的佼佼者。
(改编自曹之《古代的题壁诗》,《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2.写一写:把从古诗《题西林壁》中体会到的道理写在日记中。题西林壁教案
【教学设计】
千姿百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