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看过电视台的节目吗?它只给你几个精彩的镜头,一下子就能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抓住,使你在欲知不能欲罢不忍的心情支配下,不得不用心记住播映时间,并产生非看不可的强烈愿望——这种吸引人高度注意,唤起人穷根究底心理的艺术手段,就叫作悬念。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就是要有曲折,要有波澜。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曲折波澜呢?除了立意、选材、叙述语言上下功夫外,巧设“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能否像电视节目介绍的那样运用悬念引发疑问来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让我对“巧设悬念,引发阅读兴趣”略书浅见。
一、反常态式,设悬引读
如果运用反常语句巧设悬念,可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能引起学生好奇的事件或一种违背常理的“怪现象”摆到学生的面前,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在讲解《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我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我再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的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此时,学生们面对这个“反常”现象沉思起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带着这个疑问,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文章,想从文中到答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的气氛也变活跃了。
二、他山之石式,设悬引读
课本中的大部分知识短文,很难从中到制造悬念的素材,这时就可借用他山之石即利用讲故事说新闻等方式布疑,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时,我并不匆匆开口,而是用亲切友爱的目光扫视课堂,与学生达到心理相融后,先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财主,十分喜欢收集名画,有一次他用高价买了一张名家之作《斗牛图》,把它视若至宝,珍藏起来又怕霉坏,每年都要拿出来晒一晒,一次财主把《斗牛图》挂在门前晾晒,一个放牛人从此路过,看了《斗牛图》不禁哈哈大笑。财主感到疑惑,问放牛人笑什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放牛人在笑什么呢?”学生们听后议论纷纷,争辩不停,最终没能说出答案。此时,我问他们:“同学们,看过斗牛相斗吗?”学生:“没有。”我又问:“同学们,知道斗牛在斗角时,尾巴是怎样放的?”学生:“不知道。”我就告诉他们:“放牛人告诉财主,牛斗角时,尾巴在屁股下面夹得紧紧的,而
画上画的斗角的牛尾巴却是支得高高的,因而可笑。”这个悬念一下子就使学生懂得了观察事物的极端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短文的积极性。
三、重重迷雾式,设悬引读
传说“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一次应邀到一个富翁家给他母亲的寿辰绘画题诗。他画了一幅画后,接着题诗,第一句便是“这个婆娘不是人”。刚写完,满座皆惊,富翁也十分愤怒。唐伯虎接着写第
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下四座宾客转惊为喜,富翁也转怒为乐。唐伯虎又写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大家又惊得发呆,富翁一家更是怒气冲天,这时唐伯虎第四句脱笔而出:“偷得蟠桃献母亲。”这时满座宾客赞叹不已,富翁也顿时对诗画赞不绝口。唐伯虎的诗迷雾重重,悬念迭生,反差强烈,跌宕起伏,充满了智慧和幽默。由此可知,迷雾式的悬念,更能激起人的情感意识,在教学中使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设置悬念,蕴含着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是蕴涵在一团诱人的迷雾之中的。学生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必须拨开迷雾,才能使之大白于眼前。当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解答老师的“悬念”时,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对问题的探究和求索,就构成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在神秘的迷雾面前,学生会产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这种需要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称赞和自尊心的满足,这种竞争意识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老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并加以点拨,使知识和技能在探究中获取和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得到认同或激励,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达到了教与学的目标,从而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而思维创造活动的愉悦,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语文也就成了学生的需要。一次我给学生讲《草船借箭》的故事时:文章第二自然段写到,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我抓住“一样”“赶造”两词撇下第一重迷雾:“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要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交给诸葛亮一个人赶造?”学生读到第三段所写的周瑜的活动时,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诸葛亮。接着我又抓
住“我得吩咐军匠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一句撇下第二重迷雾:“那么诸葛亮在三天内完成得了吗?”读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我又撇下第三重迷雾:“既然是造箭,借船又干什么?”随着问题一个个的提出,学生饶有兴趣地读下去,看诸葛亮究竟有什么妙法。当读到草船借箭时,学生终于识得了“庐山真面目”。我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撇下最后一重迷雾:“神在哪里,妙在何方?”让学生回顾全文
答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学生在享受文学艺术中把握了课文的内容。
四、反弹琵琶式,设悬引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就是采用反弹琵琶式的教育,受到了最理想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也能为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突破教学的难度,加大讨论的广度、深度,常常进行“反弹琵琶”式的讨论。即由错误的解法、结论探究导出正确的解法、结论。探究是讨论中的“闪光点”,也是今后讨论的“兴奋剂”,更是思维训练的“催化剂”。有时有些问题,若从正面提出,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基本回答上来,但没有自己的见解,有的甚至是心口不一,这时老师就要设些“反弹琵琶式”的悬念,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教《愚公移山》一文时,故意问:“愚公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移山,何苦呢?他这样做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我就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根据,以理服人。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当今社会真的没有象愚公这样的人吗?学生纷纷
发表自己的看法,由学校中我们身边的“傻人”:小东拾到钱及时上交,再到社会上我们见到的一些“傻人”,再扩展到历年来“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及“5.12”汶川地震,还有数不清的人捐钱、献血……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统一了认识,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这样学生在争论中不但激起了阅读兴趣,获得了知识,而且在情感价值上也是一次思想品德的升华。
拨开迷雾五、藕断丝连式,设悬引读
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我们教学也可利用这点,一堂课结束时留下悬念,引发学生课下继续探讨的兴趣。从而对课文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学习《范进中举》一文,快要结束时,我引导学生归纳出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及其种种表现,都是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后,布下一疑:“范进如果生活在我们今天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他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已结束,但这个悬念却在学生头脑中萦绕不息。课后他们不断地探讨,从而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给教和学带来不尽的兴味,能达到“投石冲破井中天”的最佳教学境界,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注意力——这只活泼好动的小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