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哈里窗简介编辑
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窗”是指一个人的心就像一扇窗,周哈里窗展示了关于自我认知、行为举止和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之间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前提下形成的差异,由此分割为四个范畴,面对公众的自我塑造范畴,二是被公众获知但自我无意识范畴,三是自我有意识在公众面前保留的范畴,四是公众及自我两者无意识范畴,也称为潜意识普通的窗户分成四个部分,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因此把人的内在分成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
研究目的
1.自我给予:Joseph Luft的目的是通过缩小自我认知的私人领域,扩大公众领域,消除人与人之间因为认知的差异带来的误解。具体描述就是通过向对方讲述自我保留的东西而减少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的消耗。通俗的说就是坦诚相待。
2.他人反馈:通过他人直接表达对自我无意识领域的认知,赢得了更好了解自我的可能性,从而使自我无意识转向有意识的公众领域。
拨开迷雾3.三个领域的互动,缩小私人领域,缩小自我盲点,扩大公众领域可以帮助自我与他人形成更好的交流环境。
开放我
左上角那一扇窗称为“开放我”,也称“公众我”,属于自由活动领域。这是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所谓“当事者清旁观者也清”。比如,我们的性别、外貌,比如某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婚否、职业、工作生活所在地、能力、爱好、特长、成就等等。 “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开放我”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2盲目我编辑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也称“背脊我”,属于盲目领域。这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轻易承诺却转眼间忘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是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本人不觉察,除非别人告诉你。盲目点可以是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因
为事先不知、不觉,所以当别人告诉自己时,或惊讶、或怀疑、或辩解,特别是听到与自己初衷或想法不相符合的情况时。 “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通常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盲点比较少,“盲目我”比较小。而熟悉并指出“盲目我”的他者,往往也是关爱你的人,欣赏你的人,信任你的人(虽然也可能是最挑剔你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心聆听,重视他人的回馈,不固执,不过早下结论;学会感恩,是他们帮助自己拨开迷雾见青天。
隐藏我
左下角那一扇窗称为“隐藏我”也称为“隐私我”,属于逃避或隐藏领域。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与“盲目我”正好相反。就是我们常说的隐私、个人秘密,留在心底,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实或心理。身份、缺点、往事、疾患、痛苦、窃喜、愧疚、尴尬、欲望、意念等等,都可能成为“隐藏我”的内容。相比较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隐忍的人,自闭的人,自卑的人,胆怯的人,虚荣或虚伪的人,隐藏我会更多一些。适度的内敛和自我隐藏,给自我保留一个私密的心灵空间,避去外界的干扰,是正常的心理需要。没有任何隐私的人,就象住在透明房间里,缺乏自在感与安全感。但是隐藏我太多,开放我就太少,
如同筑起一座封闭的心灵城堡,无法与外界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与融合,既压抑了自我,也令周围的人感到压抑,容易导致误解和曲解,造成他评和自评的巨大反差,成为人际交往的迷雾与障碍,甚至错失机会。勇于探索自我者,不能只停留在“开放我”的层面,还应敢于直面“隐藏我”的秘密和实质。
未知我
右下角那一扇窗称为“未知我”也称为“潜在我”,属于处女领域。这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有待挖掘和发现。通常是指一些潜在能力或特性,比如一个人经过训练或学习后,可能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在特定的机会里展示出来的才干,也包含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层面,仿佛隐藏在海水下的冰山,力量巨大却又容易被忽视。对未知我的探索和开发,才能更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学着尝试一些全新的领域,挖掘潜力,会收获惊喜。勇于自我探索者,要善于开发“未知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