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素材整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理解:
适用观点:
适度的表达比喋喋不休更重要。
山的存在,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
弗居,是以不去。
理解:
关于道德的作文天下都知道美所以为美,于是厌恶就呈现出来了;都知道善所以为善,于是不善就呈现出来了。
有无相互转化,难易相互对立,长短相互成形状,高下相互倾向,音声相互协调,前后相互跟随,这是自然永恒的状态。
所以圣人用无为的方法来处理事情,实行不用言语常阐述的教导。万物运作却不宣告已经开始,生养却不占有,有利于一切的作为却不倚仗它,功业成就了却不居功。万物只有不居功,所以功迹才不被泯没。
适用观点:
对立与统一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利益与道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理解:
因此,圣人的治国方法是:空虚百姓心里所想要的念头,使百姓的肚子得到充实,削弱百姓过分追求的意志,强壮百姓的筋骨。常常使人民没有妄知妄欲,使那些有智谋的人不敢有所作为。这就是无为之道,所以没有治理不了的国家。
适用观点:
为而不争
防患未然
心态与状态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理解:
本体心性不断运作而且自然使它又不会停止。
适用观点:
事物的客观规律
来而不拒,去而不留
平常心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理解: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适用观点:
表达与沉默
知晓其止在于至善,知止而后言。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理解:
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至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正是因为他无私,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适用观点:
欲先利己,必先利人。
行入世之事,持出世之心。
过程与结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理解:
上善的本质如同水一样。水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居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适用观点:
个人与社会
利益与道义
逆境与坚守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理解:
居住在人心善良的地方,心灵很善良;与仁人志士结交,言语就诚信;治理国家善于以道莅天下,做可以做的事,行动时把握好时机。只有不争夺,所以才没有过失。
适用观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近朱者赤
物以类聚,人以分。
道义与名利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理解:
把持得太满,不如趁早放弃。把犀利的东西藏起来不可以长久的保存。一大家子的珍宝也
没有能够守得住的。有了财富和地位就唯我独尊,狂妄自大,这是故意给自己招来灾祸。功业成就了自我退下,这是自然的规律。
适用观点:
贪得无厌与适可而止
激流勇退
物质与精神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理解:
实物对人是有利的,但是如果没有对立的“空”或“无”,实物也不能发挥作用。有和无,虚和实,利和害,都是相对的,相反相成的。
“有”使万物产生效果,“无”使“有”发挥作用。
适用观点:
包容与剔除
事物之间的联系
五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理解:
五彩缤纷的颜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听觉出错,各种各样的味道使人味觉麻木,骑马奔驰打猎使人内心发狂,难以得到的宝物使人做出伤害他人的事。因此圣人以肚子得到充实为主,不以眼见可欲想要为主。所以去掉贪婪之心选择正确的养生之道。
适用观点:
适可而止
舍得与放弃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理解:
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宠辱若惊,屈辱是低下的,受到屈辱就感到丢人,所以害怕受屈辱。我们之所以有大的祸患,那是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的关系。假设我们忘掉“自己”那么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适用观点:
物质与精神
名利与修养
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理解:
谁能在浑浊动荡的局面下来,澄清自己?谁又能在安静中求变,慢慢的发展自己?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会自满的,就是因为他不能自满所以能去旧的换新的,心灵中永远保持着清明活泼。
完全按照事物规律和法则行事,“静”可以使混浊澄清,“动”可以推动新事物的发展。
适用观点:
和平演变,推陈出新
动与静
动,但不盲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理解:
达到空虚无欲完全不着相的境界,执守住清静的状态。万物在一起运作,我在其中观察万物周而复始运作的规律。万物纷繁众多,各自回归自己的根源。回到根源就叫静,静就叫重复生命,重复生命就叫常,知晓常就叫明悟。不知晓常,就胡乱做了凶恶的事。知晓常就能包容,包容就能公正,公正了就全面得体,全面得体了就是天,天是道,道是永久的,没有身体也不会死亡。
适用观点:
透过现象看本质
顺其自然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理解:
国君或统治者言不守信,所以百姓就不会信任他。
适用观点:
心不诚不足以为信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理解:
大道被废除了,所以就有需要仁义的提倡;聪明才智出现了,就有了大的诡诈;六亲不和睦了,就有需要尊长的秩序;国家昏乱了,就有了忠臣的显现。
适用观点:
事物的出现有好的一方面,也常会有负的一面。
善美的事物本来就存在,在特定的环境下显现出来。
一分为二看待事物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理解:
让人们只看到事物原始状态,以保持人们朴素无华的天性;让人们减少利己的私心,以削弱人们对巧利的欲望;放弃欺人的仁爱礼义的说教,那么就没有什么困扰了。
适用观点:
物欲与精神追求
心态与状态
现象与本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理解:
委屈就能保全,受屈就会正直,低洼就能充满,破旧就得革新,缺少就得获得,多了就会困惑。
所以圣人执守返璞归真的大道作为行驰天下的处世方式。不自己显现,所以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值得表彰;不自我夸耀,所以有功;不自负,所以能长久。
处世者只有不争斗,才能天下没有能与自己争斗的对手。
适用观点:
想要得到就先要有所付出
玉不琢不成器
处世处事需要把握好度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理解:
从事于研究自然规律的人,同于自然规律;从事于研究自然运作方向的人,同于自然运作方向;善于布施的人,同于布施。从事于道的人,道也容易接受他。从事于德的人,德也容易接受他。没有道德的人,无德之人容易接受他。
适用观点:
顺其自然
人以分
个人与社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