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历练一次成长一次经历一次收获
又到了柳絮纷飞的季节,知道每年的4月中旬左右,就开始了区里的一级达标课,所以本来准备的时间是很充足的。因为自己教四年级,所以选课的时候,就把眼光放在了四下。准备了一节《小数的加减法》练习,在准备的过程中自己的设计就不能打动自己,果然在学校里面试课也很失败,便果断的换课了。又准备了一节《乘法分配律》的练习课,但是思路一直不清晰,感觉设计的很艰难,于是就又放弃了,想到一节能够让自己觉得很顺的课。正好最近也一直在提计算,抓计算,所以在最后临比赛的前几天最终确定选了一节计算的练习课,导致最后也没有时间磨课,可以说这是一节被“逼”出来的课。而在抽课型时,三种课型,却恰恰抽到了这节换来换去的准备的最不充分的一节课。
不论怎样,好的结果必然要付出多一些的努力,我从来不相信那么多的好运气,还是努力去做,让自己心里更踏实。备一节课,我先不管它的情境、过程、练习等这些细节,我一直在想这节课比“双基”更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计算课的核心追求是发展学生运算能力。发展运算能力,就是这节课要重点凸显的教学目标,然后再围绕它量身定做情境、过程、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用小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让学生巩固“双基”之外,还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课标》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既要根据法则正确运算,又不能唯法则机械运算,运算时要能明白原理,想到或采用合理简洁的方法,这就是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关键。柳絮纷飞
时间如此仓促,情境、课件如何处理?算了,不用又如何?这
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无非就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课件投影与教师板书有何差别?关键是如何将这“三算”糅合在一起,有序前行,逐层递进,彰显能力的培养。课想通了,ロ算、估算、笔算,可先后展开,再交错综合,最后灵活运用。因为平时上班也比较忙,回家就要陪孩子,所以一直没有时间好好静下来去做这件事。刚好利用值班的时间,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早上9:00-5:00一直未动,教材、课标、教学用书、网上的教学设计、视频,不断的融合进自己的脑海,终于把这节课设计下来了。课前的数学日记导入—试错—引出课题—基础练习(口算—估算—笔算)—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铺地锦)—总结评价。只有8页的PPT,但这份教学设计能够打动自己,我很满意。周二在学校试了两次,自己试了一次,学校教研组磨了一次。上完课,自己还是很轻松的,总体感觉也很顺,只是有一些小问题而已。但是同事在给我建议的时候,感觉这节课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一波接一波的想法,奋勇而来,可是明天就要讲课了,我没有时间和勇气再大改。所以自己还是坚定自己的主线,静下来,把能融合进来的建议拿进来,把这节课又重新修改了一下。第二天便站在了区一级达标课的讲台上。
因为之前也没有过大赛的经验,在上台前还是比较紧张的,但是真正站在这里了,也还算从容。下课了,就像卸下了万斤重担,异常的轻松。当然,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自己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1.板书有点乱,贴纸的彩也不够鲜明,没有给学生美的感受。在每一个小细节都要精心、用心才好。
2.在导入的环节120×42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估算来检验。
3.用0、1、2、3、4编题这个习题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讲解时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小组合作的要求也不明确。
4.语速、节奏有点快,数学语言的严密性不够,评价语的针对性不强,过渡语衔接性不明显。
5.老师的费话还是有点多,学生一做错或者做不出来就急了。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发表意见,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听了两天我们中段的达标课,评委老师的评课,其他老师的课堂,都让自己收获颇多,看得见别人的优秀,得到自己还需努力的方向。李华老师大情境的运用,岳晓婷老师的《运算定律复习》印象深刻,让我对复习课拨云见日,原来复习课是这样上的。复习课重在整理,重在把知识连成线,结成网,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而练习课,重在习题设计的层次性,练习的精,以及熟练程度。课堂上要注重对孩子的评价,顺应孩子的思维,随机应变,给孩子方法和机会。课堂上情境的运用,要贴切、贯穿、真实,以及出示数据的准确性。当然,一节优秀的课背后,也一定有一个优秀团队的支撑。虽然实小这个家里成员比较多,但是我们还太过年轻,对课本还吃的不透,需要向老教师学习的还太多太多。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我了解到原来大家都是这么的拼尽全力。自己永远不知道,比自己优秀的人还在多么的努力。
虽然过程很艰辛,一次次的设计,一次次的改动,一次次的否定,又一次次的重头再来。流光在我们的身后,生命需要我们的蓦然回首。经历之后,当我在回过头再看,其实每一个熬夜的夜晚,都铺就了自己前进的道路。一次历练,一次成长,一次经历,一次收获,如果可以选择,我仍会选择再来一次。这种全身心做一件事的感觉让我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