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高考优秀作文4篇及点评
作文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
今年高考上海卷作文命题注重引导考生对材料整体性的把握和分析,注重引导考生对认识事物的理解,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材料第一句使用叙述性语言,涉及的信息比较丰富,我们不妨从逻辑的角度进行分析,整体上非常明显的因果逻辑:因为“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所以“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中国味’”。局部来看,“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与“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两个原因属于并列关系,“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与“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中国味’”又是先因后果的关系。其实,这一句话还隐含着一个逻辑关系在里面,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下两个“更”
字,这样一来隐含的递进关系浮出水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句话:在没有倾听、接触不同国家与风格的音乐之前,我对音乐的“中国味”感受深度不够,寻“中国味”的意识不够强烈;倾听、接触不同国家与风格的音乐之后,我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中国味”。
材料第二句使用议论性语言。“这段话”承接第一句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中的“启发”意味着考生要从第一句材料的事例里面领悟道理并予以探究、挖掘,也可以这样说第一句只是一个引子;“如何去认识事物”是第二句的核心,也是整个材料的第一核心。明确了写作核心,再联系起来看,出“如何去认识事物”与第一句所给事例的联系,很明显第一句涉及“如何认识中国味的音乐”是通过广泛接触异域音乐,比较中国音乐与异域音乐的相同与不同,从而拓宽音乐认识的视野,甚至吸收异域音乐的长处,发现中国音乐的不足,从而加深对本土音乐的认识。这样一分析,材料的立意也基本确定了,那就是:认识事物需要广泛接触同类事物,通过比较鉴别,发现异同与优劣,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后两句既是写作的要求,也暗含着写作的方向,“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考生从第一句材料中得出“如何去认识事物”的思考与感悟。如果考生没有抓住核心去谈“如何传承中国味”、“不要崇洋媚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就偏离了。
优秀作文一:
闻千曲而后识一声
一考生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中国味”。概括起来就是:“闻千国之曲而后识中国一声之真味”,此言或许可以启发我们:人可以广泛了解、体验,将诸多同类事物与认识对象进行对比,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对象本
身。
广泛了解、体验,将认识对象与诸多同类事物比较,可以在对比中发现认识对象的特点。譬如中国音乐的五音调式,不与异域音调比较很容易习以为常。而与东洋精巧凄异之六音调式、西洋饱满丰富之七音调式对比,才突显出中国调式古朴典雅的特性。不仅对音乐如此,对其他事物也如此。譬如中国古代数学长于建模的特性,不与古希腊几何学之严密滞重、古印度代数学之简捷精巧对比,是不易发现的。
将认识对象与诸多同类事物比较,还可以在类比中发现认识对象与其他同类事物间的共通元素,从而更深入细化地了解认识对象。一切独特的事物未必处处独一无二,也往往是百家之长的有机结合。譬如对比中国音乐与异域音调,可见中国琵琶与波斯乌德琴之相类,中国唢呐与中亚管乐之相类……然而,这些与异域音调相类的元素,都已成为当代中国音乐“中国味”的有机组成部分。接触异域音调,而后与中国音乐对比,才能在类比中发现共通之处,对“中国味”的组成元素追根溯源,深化对“中国味”的了解。
将认识对象与诸多同类事物比较,更可以在衡量中正确认识认识对象的价值所在。只熟悉中国音乐者,往往或奉之为唯一“雅乐”,无视异域音调的长处;或听信只言片语的议论,妄自菲薄,以为中国音乐已然落后。将中国音乐与海外音乐对比,分析各自的长处短处,如中国古乐之厚重却少变,西洋巴洛克音乐之繁复却令人不安……才能认识中国音乐特有的长处、价值与相对而言不可避免的短处,甚至认识到“中国味”对世界音乐乃至文化有着潜在的影响。不仅对音乐如此,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乃至任何事物之价值的认识,都在与诸多同类事物的对比中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闻千曲而后识一声”的认识方式,是对认识对象与其他事物都有了解之后,两相倚重,在无偏袒的比较分析中深化认识对象。这不仅需要开阔眼界与在比较后进一步理性分析的能力,更需海纳百川的胸怀,在比较认识中克制偏见。
“闻千曲而后识一声,操千剑而后识一器”,广览与比较,可以使我们对具体认识对象乃至世间万物认知更深刻。
点评:这是一篇稳妥而大气的考场作文。全文思路清晰,层层递进,结构严谨。首先,作者概括材料后高屋建瓴地提出观点:“人可以广泛了解、体验,将诸多同类事物与认识对象进行对比,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对象本身。”语言凝练,体现了较好的思维品质。接着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广泛了解、体验,将诸多同类事物与认识对象进行对比”的价值与意义:“在对比中发现认识对象的特点”、“在类比中发现认识对
象与其他同类事物间的共通元素”、“在衡量中正确认识认识对象的价值所在”,由点到线再到面,思维全面而严谨。此后又补充指出“比较分析”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值得注意的地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展现了辩证的思维。
优秀作文二:
求泛而后深
一考生
有人说,在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之后,对“中国味”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中国味”。
诚然如此,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理应是一个求泛而后深的过程。当我们认
识某一事物时,应先了解它的全貌,从而深入了解其中的某一特点。音乐如此,绘画亦然。唯有了解了各个时期艺术作品的特点,才能深入了解某个流派,进而有意识地寻这一流派的特征,继续加深了解。
这是因为局限于事物的某一特点时,便无从得知它与其它特间的异同,便难以准确到位地理解这一特
,谈何加深认识并有意识的去寻?音乐中的“中国味”仍带着抽象的面纱,若不与欧美风等其它音乐对比,如何清晰地看见面纱下“中国味”具象的特点?没有对其它具象的特点的把握,便不能准确理解音乐的“中国味”,自然没有了对其更深的感受,寻到的“中国味”大抵也不伦不类,谈不上是真正的认识事物。
此外,事物的各类特间的异同或许隐藏着某种联系,从中或可窥得事物的历史演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某一特,以便有意识地去寻它的踪迹。比如有“中国味”的音乐中乐音往往有旷远之感,而欧美风则更多是金属感,这其实源自于两个地区本土乐器材质的差异。又比如梵高的画作有印象派的的影子,印象派的彩感遵从事实,这其实是因为印象派有从梵高的风格中汲取灵感。当我们从事物的异同中发现产生这异同的原因,自然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因而我们可以从本质出发,更深地了解某一特,进而有意识地寻它。
求泛而后深,看似要花不少时间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但对于真正认识事物而言,这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先广泛了解,再深入认识其中的一种特,实际上是效率最高的。这让我们避免了因不知其具体特征导致的晕头转向,更助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事物。但可惜的是,如今人们往往急于求成而忽略这一点。尤其很多学生忽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而在专业课上晕头转向,令人不禁叹息。
愿我们都能明白认识事物的过程,求泛而后深,在广泛了解后深入把握,以深刻认识这一事物,亦愿我们在未来践行求泛而后深的精神。
点评:开头引用原材料后直接得出中心观点:“认识事物应是求泛而后深的过程”,呼应标题,简洁明了。文章主体部分重点论述认识事物“求泛而后深”的原因:“发现异同”与“窥得事物的历史演变”,前后相承,考生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体现了不错的思维品质;接着联系现实从“效率”的角度分析认识事物“求泛而后深”的价值,有较强的启发意义,形成主体部分的纵深层次感。另外,本文论证方法以说理为主,辅以事例论证,行文张弛有度,论证过程脉络清晰,推进自然。
优秀作文三:
万种风烟过眼后
一考生
记得歌词里唱道:“若非万种飞烟都过眼,怎会迷恋巫山的那一片?”此言甚是,若不是含英咀华,怎能到心中真正认同的美?而博览书,知晓众人之长,也必定会对自己的“根”,对心中的价值,拥有比别人更主动、更真诚的认同。
我们都是在比较之中,生发出对事物的感知与评判。王充的“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驳,是非乃见
”,便是一例。通过比较,事物各自的特点凸显,优劣之分,是非昌明。比较实在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把利器。
然而,“博闻”也不一定是比较。我向之所言,已带有了主观评判的彩。“博闻”本身使人们丰富自我而并无倾向,只是看过那千百书卷,万种风烟之后,自我已悄然有了价值评判。万种风烟过眼后,“我”之主体方显现。若是腹中空空,那么所谓的认知与观点,自
然基于空想,流于浅薄。
由是观之,我们要先做到“博闻”,才能真正客观全面认识事物。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便是此意。在“观千剑”的过程中形成对“良器”的判断,这便是“博闻”的作用。
而所谓“博闻”及“博闻”之中的比较,都需要一个坚定的自我,否则便会被众说纷纭迷了眼,失去了自己的判断与认同。只有足够坚定,敢于突破,才能形成对自身的认知。如冯友兰先生学贯中西,却终身致力于“闻旧邦以辅新命”,正是因为他在博采世界文化之长后,更深刻地理解与认同了中国文化,他愿投身于中国哲学史的浩海之中,以一己之力注解、发扬。若没有一个坚定的自我,这是难以想象的。
万种风烟过眼后,有人得出“巫山之云最美”便拒绝再欣赏别处的美,我们大约都会觉得可笑、可叹。比较之后得到了自己认同的价值,我们也不能抱守不放,而更要动态吸收,博采众长,才算真正认识了事
物。正如有人喜欢中国音乐,而中国音乐也是文化融合、动态发展的,琵琶、扬琴、二胡等古时的异域风情,如今也成了正牌“民乐”。先人的灵活与进步,我们更应守护与传扬。
正所谓,万种风烟过眼后,心中最美景,还需随时变。只是那份不变的是根,是魂,是自我对它发自内心的认同。
点评:这是一篇思维缜密、语言畅达的考场佳作,展示了超出一般考生的成熟独特的品质。以化用歌词与比喻手法拟题,化抽象为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材料中表现的“如何去认识事物”的理解。文章开头引用歌词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博览书,知晓众人之长,也必定会对自己的‘根’,对心中的价值,拥有比别人更主动、更真诚的认同”,紧扣材料含义且立意有深度。文章主体部分紧扣中心论点,首先分析了“比较”的作用,辨析了“博闻”与“比较”的区别;接着从两个角度论证了如何真正客观全面认识事物:“博闻”、“足够坚定,敢于突破”;然后结合现实分析比较之后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要动态吸收,博采众长”,思路层层递进,逻辑严谨。另外,本文引用论证精当,事例论证贴切,结尾语言简洁有力,意味深长。
优秀作文四:
阅尽千帆以后
一考生
听过交响乐的华丽,听过胡笳声的悲凉,我却愈爱着筝音的清澈。看过俄罗斯文学的忧郁,看过日本情结的物哀,我却再度审视着回归中国乡土的独有惆怅。
于是是我明白,黑格尔“熟知非真知”绝非戏言,而只有在阅尽千帆后,我才真正深刻认识了独属于我的心中桃源。
因为只有在比较中,我才明白旧知的意义,只有拥有参照体系,只有拥有对向标,事物的特质才能在不同中得以归纳,得以展现,在相似的外衣里迸发出不同的光芒。“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单纯的闭门造车是无意义的。而终日安适于一隅的狭隘目光终将引人成为目无东海的井蛙与不可语冰的夏虫。我们要鼓励着向外看,鼓励着眼界的拓展、思维的开阔。在向外求索、拓展认识的同时,这又恰是向内审察的契机。正是因为有了坐标系与比照的对象,在浅表的形式下,我们得以见闻普适的价值与寓于普适之间各异的精神内核。
譬如文学,在相似的行文下,是对人间真善美的向往。而各地域文学又因文化呈现不同特质,恰似“云层之上的阳光”,各美其美。《流浪地球》的风靡之中,我们将其与外国科幻比较,折射出的是人类普适的信念和勇气,更是中国特有的乡土情结与精卫填海的韧性。在比照中,我们愈发珍重这份华夏所独有的精神内核。
由此我们明白,只有踏出一隅,向外去探寻,才可谓真正认识事物,在大千世界的纷繁
之下,再回头向内审视。不必害怕因外物的冲击而迷乱了双眼,因为外物的光芒却恰恰成为打亮我们熟知事物的明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却认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外界的参差百态是映衬着我们的灯光,“没有任何事物能使从内部发射的光芒变暗”,玛丽 雅各特如是说。正因土耳其进行曲的忧郁和夜曲小调的忧伤同样使我感动,所以我无比怀念家乡的高山流水。
而要踏出这份内心的不安,便势必经受“一个自由人的迷茫”。正如“闭门造车”下半句“出门合辙”,我们踏出深井之时,刺眼的光芒将对已有认知作出挑战与怀疑,而此时便是真正考验来临之际,外界的各异检验着我们的认知,刷新着我们的局限,却促使我们对最初的桃源重拾一腔珍重。
音乐如此,书籍如此,文化亦如此。要真正认识我们的中华文化,便免不了放宽眼界,在世界的瑰宝比照下不断归纳,不断辨明,从而真正的明白、辨别出独属于中国的情结。
那时,阅尽千帆以后,我心归处仍是斜晖夕阳的故洲。
点评:本文对材料的把握有独到之处——不是单向度谈比较在认识事物时的作用,而是从“向外比较与向内审察”的角度思考“比照”的价值与意义,可谓立意深刻,体现出独特的思维特点。同时,本文的论证过程也别具一格,除了《流浪地球》这一举例论证外,比喻论证形象贴切,如用“相似的外衣里迸发出不同的光芒”喻指“旧知”与“新知”不同的特质,“云层之上的阳光”喻指各地域文学因文化呈现的不同特质,“桃源”喻指美好的事物与情感;引用论证恰到好处,如引用“出门合辙”形象地指出拘泥于对已有事物认知的
不足,深刻隽永;结尾化用古诗,呼应标题,也引发读者对“向外比较与向内审察”的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上海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