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题目】
生活中,我们会欣赏大自然、艺术品、他人乃至自己欣赏普遍存在。有人以为,欣赏是我们和欣赏的对象之间取得和谐;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例文】
赏于心,奏响和谐共鸣(68分)
身处在如此纷繁的社会环境之中,我们不能免于接触到外物,欣赏大自然、艺术品、他人乃至自己以至普遍存在。有人认为,欣赏是我们和欣赏的对象之间取得和谐。我认为确乎如此。
诚然,在面对众多各有所长、令自身心生向往的人与物时,意识到自我与其象征的理想追求的差距,以致于产生落差感是人之常情。这样的落差感所带来的近乎“跂而不能及”的无助、失望之情,似乎在个体与对象的欣赏之中奏起不谐之音。
然而,这样的落差感毕竟是短暂而合乎常情的心理认知。和谐,意味着长期同化、协调而达成的正向稳固状态。我认为,在欣赏的过程之中,确能取得欣赏者与被欣赏者之间的和谐。
显然地,在欣赏各事各物的过程中,我们得以领略各式各样的美,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不仅局限于艺术,还包含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的认知。从客观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实践实则是积累感性材料的过程。而感性材料的不断堆积会使其上升为认识,所形成的认识则会指导个体进行后续实践。正如实践与认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断地欣赏能够塑造我们关于景、情、理之美的认知,从而获得启发。因此,欣赏是达到和谐,先知后行的起点。
在赏于心、化于行的过程中,我们或自知或不自觉地朝着与欣赏对象所象征的目标进发,乃至于最终达成彼此间的和谐。文豪苏轼正是在领略自然山水的过程中欣赏到自然之美,从而将自身寄托于山水之中,获得与自然山水相通、永恒而不受现世所束的人生观,是以共奏和谐,乃至天地境界。欣赏的最终目的,是为取得共性的和谐。
当然,于不变之中有变,从更为长远的目光看来,和谐同样是一种变化的状态,复杂而具有多变性。我们不应将自身局限于单一的欣赏对象之中,这样所维系的和谐,实则是一种不谐的禁锢。我们应不断于欣赏中提高自我,以此达成更高层次,不断上升的和谐。
欣赏,为我们自身与理想之间架起和谐的桥梁。赏于心,乃至奏响和谐共鸣。
驾“欣赏”之扁舟,遨生活之海洋(68分)上海高考作文
在充斥斑斓多彩的时代,生活中不乏“美”的存在。刘瑜教授曾言,“我们不能丧失对美的欣赏。”生活中欣赏普遍存在,有人便说,欣赏美是我们和欣赏的对象之间取得和谐。
欣赏,即愉快地观赏,诚然需要和谐的加持。我们时常驻足欣赏天空,发出"秋水共长天一"的感叹;我们面对莫奈的《睡莲》,选择保持距离久久欣赏;我们欣赏诸如鲁迅先生这样的大家,也远隔时空长流;我们欣赏自己,亦是“我”与“心”的距离。正如《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所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是彼此和谐的保证,是彼此都愉快的观赏过程。
欣赏是建立在价值认同之上所抵达的和谐,使得我们扩大精神认同,增加心灵铸制。倘若我们并未与自然取得和谐,那么"响之后,没有赢家",我们也因此无法欣赏它的宽广与包容。因此,取得和谐是欣赏的前提,是欣赏的助推器。和谐的状态,让欣赏者与被欣赏者都以最佳状态汲取与绽放,达到一种平衡,欣赏者更易从中有所获得。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欣赏是两者之间完全的和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苍鹰不必变成乌鸦才有和平",取得和谐亦非趋同,在如今同质化十分严重的时代,人们常将趋同错认为欣赏中的和谐,没有改变,没有创新,几乎相同,是一种无意识地丧失欣赏能力的体现。正因如此,我们才欣赏带来巨大冲击力的新事物、新思想,其至新的自我。这种所谓“不和谐”,非争吵与不和,而是同中存异,并不是完全相同吻合才是和谐,我们须警惕欣赏他人的过程中和谐的误区。欣赏是"赏",对你认可与热爱的那一部分的选择性汲取,而非完全成为相同才有欣赏与和谐。
因此,在理清欣赏与和谐的必要性之后,我们要明白主动欣赏,主动取得和谐。三毛曾言:“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欣赏普遍存在,我们更要懂得如何在我们与被欣赏者之间取得和谐,努力去发现、去欣赏与我们和谐共存中的值得欣赏的事物,“山在,河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欣赏,需要和谐的加持,但也要警惕不要走入“和谐”的死胡同,欣赏与我们取得和谐的值得欣赏的事物、人,取得和谐的一切。同时接受“苍鹰“和“乌鸦”,欣赏带来冲击甚至颠覆的事物,进一步汲取收获以取得和谐。驾
“欣赏"之扁舟,遨生活之汪洋,在和谐中欣赏,在欣赏中取得和谐。
不止和谐但求突破(68分)
生活中,我们会欣赏大自然、艺术品、他人乃至自己,欣赏普遍存在。有人认为,欣赏是我们和欣赏对象之间取得和谐,在我看来,欣赏是在与对象取得和谐的基础上,认清自我,寻突破。
欣赏,是通过自我的审美认知和人生体验,对欣赏对象的表象和内在进行观察和理解。欣赏并非简单的观察,而是带有审美角度去鉴赏品味对象的特点和内在属性。欣赏的过程,即是人们感知世界,认知事物和丰富自我的本能追求。
而欣赏并非仅仅是与对象保持和谐。如果凭借自我并不完善的认知和审美能力,了解认识到欣赏对象的有限特点而出言断定这一认知并无其他作为,必将以偏概全。以自我的限知视角来欣赏观察事物,其理解必然是片面的。即使个人审美能力与人生阅历十分丰富,与欣赏对象保持和谐,也必然无法对自我审美修养和认知事物能力有任何提升,仍然停留在重复实践已有认知的阶段,无法从中汲取养分,也更不会有所突破。
因此,欣赏应是在与对象保持和谐的基础上,探索未知,用全新的方式、角度去理解事物,从而得到新的突破。鲁迅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布的风月文章的认知,并不停留在认识到社会的阴暗面,而是身体力行,呼吁人们正视、认清事实并主动作了改变,从而改变现状。于敏在认识欣赏到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隐性埋名,坚守职位奋战直至中国研发成功。可见,欣赏不仅仅是与对象保持和谐,更是在认清事实领悟对象特点之后,主动寻求突破,发现对象的疏漏以完善自身;看清对象的美好光明而主动迫近。所以,欣赏不可止步于和谐,而应着眼于对自我的完善与突破。
诚然,与欣赏对象保持和谐是必要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感知到欣赏对象的特点之后,其特点或好或坏,有如理想国度般亮丽的美好,有如外表粉饰下隐含的弊端,我们在认清事实后,进一步去完善自我,省察自身,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认真钻研寻求提升的态度,方是欣赏的完美诠释。
总的来说,欣赏是在与对象取得和谐后寻求完善与突破,不止于和谐,力求改变与提升。愿每一次用心欣赏都会为未来更好的自我作出贡献!
欣赏中的和谐(66 分)
我们欣赏大自然,抚慰自己的心灵;我们欣赏艺术品,获得美的感受;我们欣赏他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我们欣赏自己,构建起自己的信心。
欣赏不仅普遍存在于当今社会,也存在于过去。细细想来,任何作品的产生与流传,不都是为了给予更多人欣赏的体验吗?必然是作者先欣赏到了某事某物之美,才以各种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希望后人也能感受欣赏到其中之美。
其实,除却作者这一次创作者希望带来欣赏者的美之外,欣赏者本身还能因欣赏使自己与欣赏的对象之间取得和谐。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私以为,未经欣赏的作品也是不完整的。欣赏者作为二次创作者,与欣赏的对象产生共鸣后随之而来的理解与思考,构筑了二者间的和谐。不再只是创作者将情感传递给欣赏者,而是欣赏者与作品、创作者间双向的互动。
反观《饥饿艺术家》里的主人公,人们从不将他的饥饿表演当作可以被欣赏的艺术来看待,更不会去欣赏他这个人,在那些人眼中,他是愚蠢的小丑、是盈利的工具。当欣赏不被列为可选择的选项,和谐自然更“无枝可依”。当理想被这种不和谐彻底击垮后,饥饿艺术家以绝食来终结这样的不和谐。
欣赏提供了欣赏者与欣赏的对象之间双向互动的可能,这一可能又为二者间取得和谐搭起了桥梁。
在网络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自认“废物”、“无用”,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人。他们被社会被现实所打倒,对于自身的期望与现实中的结果产生了极大的不和谐不平衡。
实际上,他们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忘却了去欣赏自己,过于重视外部的社会环境,而忽视了内部世界。正如3000年前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神谕所说——认识你自己,欣赏自己,给与真正的“本我”沟通提供了可能,给了解真正的自己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个体内部精神世界的和谐。
史铁生曾说,人可能舍弃一切,却无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如若外部世界中难有理解你的人或事,不如将眼光投向自己,多多欣赏自己,达成内在的和谐,构筑健康的人格。
当然欣赏自己不代表顾影自怜,而是一种调整状态的方式,以和谐的内在精神状态,面临未来未知的挑战。
欣赏之后学会反思(66分)
生活中,我们会欣赏大自然、艺术品、他人乃至自己。欣赏普遍存在。有人认为欣赏是我们和欣赏的对象之间取得和谐,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欣赏大自然与艺术品,因为我们从中获得了美的体验。大自然不会说话,艺术品不会与人沟通交流,但就如陶渊明、孟浩然等人醉心于山水田园一般,我们对一切美的事物的欣赏过程也就是我们通过事物的美好来净化自己内心的污浊。与它们取得和谐,是人类对美的渴望与需要,是带来净化的体验和享受之后的感激、敬畏。
我们欣赏他人,甚至欣赏自己,本质上说是欣赏人物的特征,或抽象或具体。当我们在他者身上寻觅得价值认同感,或是我们内心中某种遥望但无法企及的品质在他者身上得以体现时,我们会油然而生欣赏之意。我们赞颂海明威《老人与海》里老人与鲨鱼顽强抗争精神,崇拜西西弗斯接受惩罚坚持不懈推动那颗大石,我们赞颂他们,赞颂这种灵魂之美,部分是因为那是我们追求并渴望的品质,部分原因则体现在我们寻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共呜。
综上所述,欣赏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也可以带给我们精神层面的价值认同感,这都是我们欣赏者和欣赏对象之间所达成的和谐。
然而,一味欣赏,一味追求和谐,便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吗?《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欣赏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在这片“和谐”之中学会反思。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曾描绘过一位老者,以饥饿不吃东西来表演给他的观众看。一开始,他引起了轰动,人们围着他定时看他表演饥饿:可后来随着马戏团的盛行,饥饿艺术家渐渐被人们淡忘,最终饿死
在枯草堆之中。
现实生活中的“饥饿艺术家”其实并不罕见。我们寻美,追求善意与美好,但不能忘记,在欣赏与和谐之中学会反思。如果一味沉溺于欣赏,而忘了值得警惕的一面,我们终将陷于沉渊。
不论是欣赏还是反思,都是为了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不止步和谐。
欣赏的和谐与矛盾(65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欣赏,欣赏外物和自身,在欣赏中既有和谐,也有矛盾,而欣赏的过程则是和谐与矛盾的调和折中、兼容并包。
首先,欣赏是将自我意识投射到人或物上的行为,因此欣赏者与被欣赏的对象之间能取得和谐。欣赏者在其欣赏对象上到了自己认可赞美的品性和特质,欣赏之感便油然而生。正如辛弃疾所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得青山见我,应如是。”此外,欣赏这一行为本身,是对欣赏对象的理解和再造。在欣赏事物上,我们赋予事物人的精神价值,对其本质进行解读、创造、发现新含义。中国文人所推崇的岁寒三友,便是如此。
然而,即使欣赏也不是完全和谐的,也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是批判精神的体现。柏拉图教授亚里士多德,但亚里士多德曾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面对自己欣赏的导师,引路人,他没有止步于欣赏
的和谐。正是由于发现欣赏对象上的不足和瑕疵,欣赏者才能理性、客观、批判的认识事物。尽管矛盾产生,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欣赏的和谐还是矛盾,都是人主体意识的体现。
在和谐中,人确立了自己的航标,为自己人生旅途到了前进的方向。在矛盾中,人运用自己的主体意识、思维能力,开动脑筋,在欣赏对象上寻缺陷。这都是欣赏者主动认识、积极进取的行为,良效颇多。
欣赏时的和谐与矛盾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从物与人的角度说,人欣赏物,物也欣赏人,物会与人的性情相趋和,正如香草之于屈原。从人与人的角度,无论是欣赏的和谐还是矛盾,都使双方反思自身的优点与缺憾,因而想到见贤思齐,对自己的内在所有进行反思和整合。对外欣赏与对内修缮,不是单向的。欣赏者欣赏对象的和谐与矛盾、互相成就的过程也绝非单向的。
反观当下,人们似乎正渐渐成为“单向度的人”,对科技的欣赏仅仅停留于赞美,不加批判思考,一味的赞美,"成就"欣赏中的和谐。然而,倘若只有和谐,没有矛盾,社会进步的源头活水又从哪里来呢?易卜生说,“社会是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欣赏的过程既是和谐的,也是矛盾的。对任何一方的偏执都是非理性的,也难以提升自我,也难有益于社会。
欣赏既有和谐,也有矛盾。平衡两者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才是欣赏的意义与初衷所在。
欣赏(65分)
生活中,我们常会欣赏大自然、艺术品,他人乃至自己。有人说欣赏是我们和欣赏对象之间取得和谐。
诚然如此,欣赏的前提是我们能与欣赏对象之间产生和谐。首先,应明晰的是欣赏并不一定代表着认同对方观点。因此此处的和谐并非因思想相同而产生,也并非是物质条件相近才能产生。此处的和谐应当是你我可能持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但你的观点或你身上所具有的某一特质是我所认同的。只有取得了这种和谐,我们才会欣赏他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很好地佐证这一观点。正如新文化运动时,陈独秀、胡适等人宣扬提倡白话文,而辜鸿铭、黄侃等“复古派”则认为应提倡文言文,其精神内核是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白话文与文言文于当时是两个对立的事物,两派人物的激烈交锋不断,但实际上却又相互欣赏。因为他们都致力于挽救中国,启智人民。因此哪怕是对立的双方,也可以在别处取得和谐。从而产生欣赏。更何况事物并没有绝对的对立,不同的观点或许因不同角度或不同的目标而产生,便没有绝对对错之分,因此,除了部分完全错误,违背了客观事实的观点外,都可以从中寻得和谐从而产生的欣赏。
在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际,列国哪个不是抱着获取更多土地,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心态而来?他们思想相同却因利益冲突而不可能产生和谐,更谈不上“欣赏”二字。相同的思想并不一定能取得和谐,也无从产生所谓欣赏,这并不取决于观点是否相同,而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品质的高低。
然和谐并非那么容易取得的。《世说新语》有言,“吾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是一种自身思想的不相容。常有人过分贬低自我不懂欣赏自我,实际上就是自我内在思想是复杂的。部分思想可能不和谐不相容,因此在不能取得和谐不能产生欣赏的情况下,我们也应学会包容这种不和谐,接受它的存在,而非贬低不和谐。
若能与欣赏对象产生取得和谐固然是可喜之事,但面对不和谐,我们也可欣赏不和谐所带来的不同。
欣赏万物(65分)
生活中,我们会欣赏大自然、艺术品、他人乃至自己,欣赏普遍存在。有人认为,欣赏是我们和欣赏的对象之间取得和谐。
确实,欣赏是出于人们的对美好追求和赞美的本能。在这样的欣赏中,人们往往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也会觉察出自己的不足。在社会的提倡和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媒介出现,使我们有机会去欣赏美好。
然而,欣赏只是对美的探索吗?可想而知,其实不然,美的对立面是丑。当你发现越来越多的美时,必然会发现自己的丑。久而久之,若没有良好的引导,只会愈发卑懦,何来取得和谐一说?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光要欣赏美好的事物,也要能够欣赏所谓的,或对比之下的丑陋的事物。同时,在接受丑陋后需加以修饰,改善。“一艘船若不知道该去向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来的风都是逆风。”因
此在企图改变前,务必具有欣赏和接受丑陋的事物的能力。以此才能使我们和欣赏对象之间取得和谐。
首先,我们要在欣赏之时,有正确的导向,在发现自己的所谓的不足时,务必要试着去接受,甚至是欣赏。“人无完人”、“一个人的意义是因为他就是一个人”,因此,不需为此烦恼或懦弱,相反,我们要直面它去接受它。只有在正确的,清晰的认清它之后,才有方向去修改,弥补以获取和谐。木心曾说过:“一个人若没有方向,那么就是迷路了。”
此外,我所说的欣赏自己的丑陋之外,意在强调接受。倘若是赞美或追求式的欣赏,那是不可取的,否则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无两样。
毋庸至疑,欣赏会使我们与欣赏对象之间取得和谐,我认为这的前提是学会接受并完善自己的不足,才能让两者共同进步。欣赏是一门学问,我们要多角度的深入欣赏,而非停留在表面,肤浅赞美,或人云亦云的夸赞。
因此,在面对或美或丑的事物时,要以欣赏的目光或观察或端祥,深挖其意义。同时,在面对美好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去完善自己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倘若在欣赏丑陋的事物时,也应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欣赏万物。两者皆可使我们与欣赏对象之取得和谐。
欣于所遇(65分)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纷繁炫烂的事物,我们可能会投以欣赏的目光,去欣赏眼前的美景、自然风光,亦或是束之高阁的艺术品,同时也可以为他人,乃至自己。可见,大千世界,欣赏无处不在,而在于你抱以何种目光,并且怎样去看待自身与欣赏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否为社会的和谐,亦或是对于所遇之物而感到欣喜欢愉,或是其他?
那么,首先,我们即需要对于欣赏作为正确的判断及理解。何为欣赏?何物具有被欣赏的价值?在我看来,欣赏即是从本人主观的角度,发现其吸引你的地方,或是能够引发你的共情之事物,从而自发地产生一种赞美、倾慕的情感;而何物则是需要关注其本质、功用,能够给予些独特的物品或其他,这是需要一些客观的外在条件去辅助你判断的。
因此,基于了解二者的基础上,如何对待个人与欣赏之物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在我看来,其间不仅仅是单纯的和谐而已。那么世间万物,我们作为依附其生存的人类,我们应当和一切都保持和谐的关系,而非单单是那些我们主观去选择欣赏的事物。
相反,我们应当具有的是“当其以其所遇,暂得于己,使然自足”的一种状态。面对遇到的且能让我们欢欣之物,即使是暂归于自己,也当是快意且自足的心愿。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平时难得之物,才会抱以别样的情感,对此,我们应当学会鉴习,从中获取让我们受益之物。
同时,欣赏对象不一定就是恒久不变的,所谓“情随事迁”、“世殊事异”,对于欣赏一物的态度无时无刻都
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改变,若是“爱”,便更深沉,那么就应当更为珍视;若是成为“向之所欣”之事物,我们依旧可以“犹不能不以之关怀”,可能此时,你的欣赏已渐渐消散,但是背后,或是回忆起来,亦能让人“感慨系之矣”!
诚然,我们自己主观地将其选择,成为了欣赏对象,那就应当以一种单独的态度去看待这样的二者关系,绝非仅仅是为了取得和谐,否则将丧失其成为欣赏之物应该具备的价格及基本条件,而“欣于所遇”的态度则可以助你“有感于斯物”,且获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