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作文
作文试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目录
1.知知与共,美美与共 (4)
2.全面比较方能深刻 (5)
3.走出去,返回来 (6)
4.守着窗儿,看遍千山万水 (8)
5.见之广,乃可思之深 (9)
6.曲之道 (11)
7.因鉴而思 (12)
8.多元认识 (13)
9.差异铸就独特 (15)
10.跳出箱子思考 (16)
11.美人之美,天下大同 (17)
12.递进的认知过程 (19)
上海高考作文13.寻悟此中味 (20)
14.论认识事物之道 (21)
15.认识差异,珍视本质 (23)
16.识广寻根以致妙 (24)
17.构建“个性化”之自我 (25)
18.聪明见雪,智者见白 (27)
19.博泛而精 (28)
20.万籁中的共鸣 (30)
21.以外来之识,悟原生之知 (31)
22.大视野下的回眸与前行 (32)
23.接触陌生 (34)
24.向外张望,向内审视 (35)
25.拥抱不同,探寻原“根” (36)
26.打开格局,从他物认识事物 (38)
27.比较的艺术 (39)
28.致广大,尽精微 (40)
29.多元眼光与认识事物 (42)
30.慎内而后开外 (43)
1.知知与共,美美与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出了人之三境,乃是迷茫、探寻,终会偶遇;我认为人之认识也有三境,认识事物并非是一味探寻的过程。
其一乃是各识其识,各美其美。就好比对音乐的“中国味”来讲,初听这类音乐,我们对“中国味”的含义理解不深,只能在浅层感受它的音韵之美。这是一种模糊又笼统的美的感受,我们此时将它与其他国家的音乐做出简单的区分,欣赏认识“中国味”音乐,在这些“单曲循环”中我们揣摩并鉴赏。因此我们是只知其知,与其他风格的音乐各美其美。这就又犹如百年前那明末海边的禁令角,片甲不得入海的政策下,我们只听朝中歌舞之声,却不曾听过大海上一艘艘帆船乘风之声。
因此,第二境便是识人之识,美人之美。仍然是对音乐的“中国味”来说,我们开始思考,何为“中国味”。
定义的最好方法是寻其逆否命题,因此我们会寻“什么不是中国味”。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后,我们便达到了识人之识的境地;而若能做到欣赏他国音乐则是能美人之美。这一环节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古之学者如史学家刘知几则是翻阅上百册史集花费十几年以研究史学方法,若是仅看一本《史记》的一家之言又怎么能严谨对待历史呢?因此广博地学习后才能体悟到糟粕与精华的不同,才能术业有专攻,放眼全局才能看到局部之微妙。
当对中国味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后,我们将更有意识地去寻“中国味”。此时的“中国味”将不再局限于音乐领域,而是走向了生活中的每一处。这便是第三个境界:知知与共,美美与共。此时我们有了充沛的知识储备,却仍未达到完全认识事物的标准,我们将自己所知融会贯通使其不再与生活割裂,因此这是知知与共。而在这大同之世,世间一叶一花皆有其美,故我们对认识事物不再孤立欣赏,我们将其放入整体欣赏,从而达到美美与共的欣赏方式。自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刻意追寻,而是以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情遇到它、理解它。思考。正如周国平所说:“我们的意识赤裸裸地来到一片废墟,我们要做的不是回忆而是重建,是俯瞰全局,是自由发挥。”对事物的认识亦是如此。此三境构成封闭的环,唯有美美与共后才可再美其美,就如同广博中方能精专。
故认识事物有三境。现如今大同之世下,知知与共,美美与共方有和谐之声!
评析:
文章立意不俗,精准把握题意,立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认识事物”,视角独特,思考认识事物的三种境界,体现了思维的活跃度与个性化。全文围绕三个境界逐一展开,看似形式单一,实则文脉连贯,思维缜密。对“各识其识,各美其美”“识人之识,美人之美”“知知与共,美美与共”三者之间的差异把握准确,同时,内在的推进性、逻辑关联均有清晰呈现,语言表达能力强,文意畅达。可谓化“呆板”为神奇,体现了考生的高度自信。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对材料中认识事物的方式的分析略显不足,尤其是第三境部分未能充分挖掘材料中所蕴含的认知方法。与前两部分之间均衡用力,未能再进一层,再深一层。不过,瑕不掩瑜,作为考场作言语,短时间内构思立意,以别于多数考生的形式呈现个人理解,实属难能可贵!
2.全面比较方能深刻
在音乐领域中,想要对音乐中的“中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似乎只有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与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后才能更好地做到,并去有意追寻其中的”中国味”。
而我认为不仅是在体味音乐中是如此,在生活中认识体察事物时也不能眼前只被所考察的单个对象填塞满,更应在不同事物的比较中得出清晰的认识,方能有更深的理解。
倘若单单只碍于对眼前事物的探究,我们往往只能止步于它们的表面,甚至会产生认知的偏差。就拿先
前所述的音乐而言,若仅仅只拿有“中国味”的音乐进行研究,那么大抵便只会将“中国味”的音乐与拿笛子、古筝、二胡演奏出的音乐画上等号(因为如今大众最常听到的中国味音乐便是以这几种乐器演奏),但其实不然。“中国味”的音乐感受其实来自它独特的宫商角徵羽的音调。而这音调间的差异,便是要由与不同地域音乐的比较聆听后才可准确得出。而如若音乐认知的偏差是无实际妨害的,那么将此种观念放入社会中,却有着一定无形的伤害。正如心理学中提出的“光环效应”一般,人们常会对一件事物做出“好”或“坏”的最初印象,然后照着最初印象评判事物。由此人们总不将一件事或人的其他方面与本身或外界进行比较,自以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却只能成为社会偏见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