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一)游戏说
游戏说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艺术史家曾把这种学说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关于劳动的诗歌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为什么会游戏呢?精力过剩。游戏就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当人摆脱了实用的功利目的,才能产生自由的游戏,正是这种无功利的、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推动了艺术的发生。喜悦的无规则的跳跃逐渐成为舞蹈,发之于情的声音逐渐成为歌曲。斯宾塞近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他认为,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维持生命,都于功利无关。游戏虽然没有实际的功利价值,游戏对个人和整个民族都具有生物学上的价值。
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对游戏说做了激烈的批评。他认为劳动先于游戏,先于艺术。先有劳动,然后才有游戏,才有艺术。(二)巫术说
艺术起源于巫术,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
他说:“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
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另一位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他的名著《金枝》中则把这种关系归纳为俩类:“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基于接触律或触染律的法术叫做…接触巫术‟。”原始人想使某人死掉,便收集他身上的指甲、头发、眉毛、唾液,用蜂蜡粘成人像,连续七夜在灯焰上烤化。通过接触仇人的指甲等物可称之为“接触巫术”,模仿人像可称为“模拟巫术”。
(三)劳动说
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
普列汉诺夫赞成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他说:“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唱歌。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节奏。歌的节奏恰恰再现着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劳动。”又说:“原始社会的生产者所服从的拍子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什么在他的生产性运动中恰好遵照着这种而非另一种节奏呢?这决定于一定生产的技术。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的节奏。”
二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首先,劳动使猿爪变为人手,猿脑变为人脑,这是从猿到人转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其次,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再次,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当劳动促进了人手、人脑、语言、意识产生之后,经过了几千万年的量的积累,终于产生了自然界进化过程中最有意义的飞跃:第一把石刀产生了,人成为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工具的产生是猿转变为人的标
志。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又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在工具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的劳动是“萌芽状态的劳动”。随着工具的产生,转变为“真正的劳动”人的产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只有人的灵巧的双手才产生了绘画和雕塑,人的歌喉产生动听的歌曲,人的肢体产生优美的舞姿。
(二)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劳动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用工具、征服自然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活动。
第一种结果是劳动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想不一致,导致了图腾和巫术的产生。第二种结果:劳动的结果与
原来预想的一致,导致人的征服欲、创造欲的发生。(三)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
审美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当人类制成摆脱动物界的第一把石刀时,是否成为第一个审美对象呢?不。那第一把石刀仅仅是为了实用,而不是为了审美。实用的观点先于审美的观点。审美的发生过程大约经历三个阶段:仅仅具有实用性而没有审美性――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仅仅具有审美性。美感发生过程中最大的一次历史飞跃就是人们终于摆脱了对象的实用价值和功利内容,仅仅把对象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
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所以,人是艺术发生的前提,审美性、情感性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当前提和条件具备之后,艺术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
(四)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生产劳动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建筑艺术
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
建筑到建筑艺术的飞跃是美与情感在建筑物上的凝固。
建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重大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会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喜悦。于是,在实用的基础上美化它,使建筑迈入了艺术的殿堂。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种类就是这样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
造型艺术
原始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题材是动物而不是植物,由原始的狩猎生活所决定。第二,高度的写实性。决定于原始的狩猎生活。有对客观对象的敏锐的、正确的观察能力;有应用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创作能力。
装潢艺术
原始装潢艺术根源于原始生产实践活动。
第一类是对人类或动物形态的模拟。
第二类是几何形图形。
第三类是刻在武器上的图形。那是部落的标志,源于狩猎生活。
舞蹈
原始舞蹈是原始的审美情感直率、有力的表现。分为模仿式与操练式两种。根源于生产劳动实践。
音乐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音乐最突出的特征不是旋律,而是节奏。大多为舞蹈做伴奏,舞蹈有鲜明的节奏;最初的乐器是打击乐器,在石片上磨制一孔,悬挂敲击出简单的节奏。
因为节奏是原始音乐的突出特点,无法表达复杂的思想,因而,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形式就成为必然。
诗歌
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了协同动作,提高效率,交流情感,鼓舞情绪,产生了最初的诗歌。原始人劳动过程中的需要,是原始艺术产生的直接动因。
三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一)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三百万年前,人类制造的第一把石刀就是第一件艺术品。
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二)“准艺术”的发生
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
(三)“准艺术”的繁荣
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度性与发展性。大约在七千年――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需要储存和加工粮食的各种器皿,于是,一种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纹样装饰丰富多彩,约有四类:一类是植物纹样。二类是几何纹样。三类是动物纹样。四类是人面形纹饰。
(四)“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
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1、阶级产生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社会有了剩余产品。
2、掠夺战争产生了,剩余产品和私有观念产生掠夺战争。
3、宗教发生了,原始社会的巫术观念是宗教的萌芽。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一)艺术发展的模式论
对艺术发展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认为“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三,认为“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艺术发展的动力论
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是人性论的观点。人性论是随文艺复兴而产生的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的本性。
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艺术发展的他律性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第一,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
第二,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第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
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
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三)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混沌未分的混合体。在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到,在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中曾创造了佛教艺术的辉煌。在欧洲,整个中世纪,建筑、雕刻、绘画及书籍插图等构成了基督教艺术的精华。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的就是宗教。
宗教对艺术起影响作用;
1、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宗教对艺术否定。
(1)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映;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2)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
(3)宗教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
(4)宗教是麻醉人们的心灵的;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
(5)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却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2、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1)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尽管上帝、圣母、天使的形象是虚幻的,但它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
(2)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情感与幻象的成分。
(3)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
(4)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
3、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1)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2)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欧洲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名垂史册。如:乔托的《玛丽亚诞生》、《逃亡埃及》,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等。
(3)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
宗教对艺术来说,既有阻碍、否定的一面,又有促进、肯定的一面。
(四)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第一,认为道德与艺术是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
第二,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它们既有本质区别,又相互影响。
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会阻碍艺术的健康发展。
(五)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2)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首先,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
其次,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与改变
最后,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
三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一)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第二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第三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第一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第二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三)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四)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
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
1、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
2、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五)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1、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
2、革新是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
3、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
4、革新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六)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
1、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
2、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