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优质课教案_模板
《卜算子·咏梅》优质课教案
作者:沈建芬
教材分析: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物象。特别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诗词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发内心未申之志,喻节操之高洁,表达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之骨气。但古代诗人的咏梅诗,往往在傲骨厌俗中,也难免带有孤芳自赏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气质,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毕竟不够广阔。同志作为伟大领袖,他高瞻远瞩,洞察世界风云变幻,托物言志于日理万机之中。他也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在诗词中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
学情分析:
赞颂梅花的诗,学生以学过多首,而赞美梅花的词,尚未学过,教学这首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困难,树立必胜的信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学生诵读。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梅花的词。出示课题:卜算子咏梅
(1)卜算子 词牌名(介绍词牌名的有关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咏梅 题目“咏 ”是什么意思?(依着一定的腔调缓缓地诵读)
哪些古诗题目上也有“咏"字?
(2)这首词是主席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写的。作者咏梅要抒发自己怎样的感情呢?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思考:词和诗有哪些不同?相机介绍上阙、下阙.
2、分别读读上下阙
3、上下两阙,短短四句,作者在赞美梅花什么呢?再次自由读
(1)梅花什么特点值得赞美,让你喜欢它,钦佩它。
(2)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了梅花不怕寒冷?能用哪些词来形容寒冷?
出示:寒风刺骨 冰天雪地 雪 冰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大地冰封 寒风凛冽 寒气逼人
(3)理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百丈冰:形容极度严寒。犹:尚且,还。
尽管冰凌垂挂于悬崖,北风怒号于幽谷,但是梅花还是开放了,是那么美丽。
(4)配乐吟诵:迎霜斗雪,白雪使她更艳,寒风让她更挺,冰天雪地中只有那一点红,它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俏丽动人,那就是梅花。引读上阕-—
现在,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指导背诵上阕
4、学习下阙
(1)梅花还有什么特点值得诗人赞美呢?
出示: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争春"是什么意思?
春天到了,百花怎样?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用什么词来表达?
出示: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 姹紫嫣红 花枝招展
繁花似锦 花团锦簇 百花怒放 (齐读)
(2)当其他花争奇斗艳时,梅花怎么样?
出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梅花在哪儿笑?怎样笑?笑什么?
(3)再读下阙,想象画面。
(4)介绍写词背景,再读诗词,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说说下面句子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梅花不畏严寒、斗霜傲雪的品格-——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昂首挺立)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义务作报春的使者,无私奉献,以此为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背诵的词《咏梅》
2、练习默写,相互订正。
二、学习陆游的《咏梅》
1、范读
2、自由读《咏梅》
3、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开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3、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
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用简笔画把它画出来。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压缩空气的几种用途。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压缩、承受”等20个词语的意思。
3、能区分反问句和设问句,了解这两种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
4、认识小标题,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学习科普文的方法阅读课文,抓住知识要点,体会写法。
难点:理解压缩空气在风镐、弓形支柱、神奇飞毯上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咏梅的诗
1、学会生字词,初读课文。
2、了解什么是压缩空气以及课文介绍的压缩空气的三种用途.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今天我们学习《看不见的大力士》,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带点字的意思:覆盖启发
(3)“看不见的大力士”是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1人1小节),注意正音。
(2)将下列生字用小黑板写出,注意不写错字。
揿铆
(3)说说“覆”、“启”的意思,说说“压缩”、“复杂”的反义词,“承受、启发、构造、喷射”的近义词。
(4)“看不见的大力士”是指什么?(压缩空气)
3、再读课文,填表。
段落 小标题 压缩空气的用途 原理
2
3
4
4、讨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你觉得这篇课文在文章结构上与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认识小标题)
(2)各段课文各写了什么内容?
二、讲读第一段。
1、讨论:这一段是用什么例子来向我们介绍压缩空气的?这样介绍有什么用处?
2、填空:压缩空气不但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上面这个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课堂作业。
《语文课堂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详细了解课文介绍压缩空气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2、体会行文的严密生动,运用总分段式介绍压缩空气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过渡。
第一段告诉我们,压缩空气有许多奇妙的用处,那么有哪些用处呢?请默读第二段.
二、精读第二段。
1、区分小标题与段意的不同之处。
(1)这段讲了什么?(压缩空气是生产帮手)
(2)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可见,小标题不一定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可以是一个词组,在表达上更灵活。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了哪几个例子?
(1)风镐.(2)铆钉。
3、讨论风镐、铆钉的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压缩空气有一个特点是:能随巨大的重量,风镐、铆钉又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呢?请在书中出答案.
3、出示:被压紧的空气,总是想胀开来。
压缩空气会膨胀
这里告诉我们压缩空气的另一个特点:压缩空气会膨胀,风镐、铆钉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三、精读第三段。
1、从这个小标题,你知道这一段文章写什么?
2、出示第2自然段,读一读,然后删去“把半圆内胎的两头封住”和“如果把很多这样的支柱排起一排”,在读一读,比较为什么要像树上那样写,从中体会写说明文要写清楚细节,重要细节不能漏。
3、把“当这个半圆形的橡皮管子挺起来后,不就变成一根弓形的支柱了吗?"这句话改写成陈
述句,从而理解这个句子。
4、出第4自然段中的总起句,并说说分述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总起句的。
5、认识原理:压缩空气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四、课堂作业:《语文作业本》第4题的(1)、(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第四段。
2、正确区分一般的反问句和设问句,了解他们的作用,学习初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第四段.
这一段将告诉我们压缩空气更奇妙的用处。
1、默读第四段,思考:压缩空气增样使汽车不挨着地面走?(默读后用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压缩空气怎样使汽车不挨着地面前进。)
2、说说“飞毯”为什么加引号的?
3、出这一段中的两个问句。比一比,他们跟第三段中的反问句有什么不同。如果一用这两个设问句,文章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认识设问句,了解他们的作用.
三、朗读全文,小结。
四、课堂作业:《语文作业本》第4踏(3),第5—6题。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风镐 会膨胀 生产的帮手
铆钉 能承受巨大的重量——搭房子——灵巧的建筑师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6 两小儿辩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学习本文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
二、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
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
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不少“卑贱"的杂活.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鲁国叔臣季氏赏识,做了鲁国司寇,才进入大夫的行列。
学生丙:孔子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状况,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
三、初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课文,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四、学生字。
1.分小组学习生字。
2.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平时你注意观察过太阳吗?说说你的观察结果。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