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是人学
“人的观念”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构成有怎样的关系?
人的观念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包括人的本质、人性、个人、个性、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地位,人的未来与发展等。
“人的观念”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现代文学的发展促使人的观念不断走向自由。"人的观念"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体系的构建,起步,发展,完善,两者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即在现代文化发展推动人的观念的进步的同时,人的观念也促使着中国现代文化不断发展,中国当现代文学发展的动力与内涵,就是对“人”的现代性的发现。
2、鲁迅小说内容及其艺术特
《阿Q正传》揭露国民性的力作。“精神胜利法”:自轻自贱、自欺自慰、怕强凌弱。国民劣根性--“私欲中心”的人格系统及其生存方式。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2] 
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狂人日记》象征主义小说的最初尝试。《狂人日子》试图揭示“吃人”这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空前宏深的历史认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象征意义的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篇“现代”小说。
《呐喊》和《彷徨》是现代小说的开创之作。
艺术特
1、对现代小说形式的锐意探索和大胆创新。
2、鲁迅小说笔墨省净,又能入木三分,写人状物多用“白描”与“画眼睛”法,继承了中国艺术重写意传神的传统。
3、总能道思想与艺术之间的最佳融合点,其所谓“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二者不可分离,相得益彰。
3、茅盾小说内容及艺术特
对茅盾的评价:承续了五四以来“为人生”现实主义精神,并在左翼文学革命的前提下,建立起以社会阶级意识和文化心理表现相互融合的史诗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艺术特征:
1、小说结构看,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既有伏笔,也有网状结构。现当代诗歌
2二、在艺术上,茅盾的小说注重宏大的史诗性的建构。擅长以政治经济的眼光对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和民族历史的总趋势作宏观的思考。
3、三、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在复杂多层的关系中凸显人性。
《白杨礼赞》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
《子夜》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企业王国”的最终失败告诉我们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无法引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最终出路要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众的革命来实现。 
4、五四文学内容
内容:1、反对思想陈腐的旧文学,主张文学表现新的时代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2、反对封建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和以消遣、游戏为目的的文学,提倡国民文学、平民文学、人的文学。3、大量介绍外国文学
五四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伟大而彻底的革命,显示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从理论到创作,从文学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面革新,揭开了现代文学史上反帝反封建文学的第一页。
五四运动作用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5、五四运动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6、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5、沈从文小说
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沈从文认为: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