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后期脱离众党风不正的历史教训
作者:张树华 赵卫涛
来源:《党建》2013年第07
       
        在空洞乏味的陈词滥调中, 苏共同人民众的血肉联系被逐渐肢解。
        苏共特权阶层在当时占的比重并不大, 但其在瓦解党关系方面却起着难以估量的巨大破坏作用。
        回顾苏共 “20万人时建国、 200万人时卫国、 2000万人时却亡国的历程可看出, 执政后期党风的持续败坏, 是导致苏共败亡的深层原因。
        苏联共产党,这个曾经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如今已走进历史20多年了。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苏共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注重将众路线作为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工作方针。然而,随着苏共执政的长期化与执政地位的稳固,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在苏共执政后期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
历史的教训期,苏共在党风建设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十分尖锐。
        在苏共解散前,当时的苏联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民意调查,在被调查者中,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比例竟高达85%。回顾苏共“20万人时建国、200万人时卫国、2000万人时却亡国的历程可以看出,苏共执政后期党风的持续败坏与民心的不断丧失,无疑是导致苏共最终走向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训一:形式主义泛滥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严重脱离实际、脱离众的形式主义说教已经充塞了苏共整个的意识形态宣传领域。苏共虽然还继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党在指导思想上已经走向高度僵化,万金油式的套话和千篇一律的官话充斥在党的各种宣传话语中。
        正如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所言:理论脱离实际、言行脱节左右了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党内、社会上普遍养成了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的风气。而《真理报》原总编辑阿法纳西耶夫回忆其在苏共中央文件起草小组的工作经历时也指出:上面并不
要求有什么独到的思想,重要的只有一点,就是要善于给那些早已陈旧、无人感兴趣的思想换上新形式,到新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