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
  [Time]历史的教训    来源:   
 
                                王伟光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这八十多年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的回答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完全搞清楚。”他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从苏联、东欧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来看,人们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问题上,有两条教训特别值得重视。
        第一条教训:离开本国实际、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或革命转变时期之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然后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原则性的构思,认为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是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三个特征是,在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实行按需分配原则;第四个特征是,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实际上强调了两个重要前提、一个根本任务:一个前提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发展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个前提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生产力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所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上述四个特征;一个根本任务是,建成的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列宁在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初,由于囿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认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就需要利用国家权力,以社会的名义把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国家所有;而国家一旦实行了社会所有,货币和商品就要废除,旧的分工和竞争也随之消失,为统一的计划经济和直接的产品分配所取代,社会就将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保留按劳分配)。在1919年制定俄共(布)八大新党纲时,列宁仍坚持社会主义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并且在实践上尝试在俄国建立以产品经济为内容的高度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辛迪加”。“辛迪加”就是俄文大工厂意思。第一,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全体人民所有,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第二,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没有货币。第三,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进行直接分配。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为前的,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其生产力已经高度成熟、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的条件下发生的,相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因此,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设想显然忽略了生产力高度成熟、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生产力发展这一前提条件。
    事实上,列宁也并没有实施关于社会主义“辛迪加”的设想,依据当时的国内战争需要,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和政策。在激烈的战争形势下,为了赢得战争,人民众是可以忍受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和政策的;但战争结束后,到1921年初,俄国农民由于余粮征集制而对苏维埃政权产生不满,城市工人因生活困难而对俄共(布)产生不信任,再加上白卫分子的煽动,爆发了“喀琅施塔叛乱”,参加1971年起义的一些水兵把炮口掉转过来对着苏维埃。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革命要解决吃饭问题,革命成功后还吃不饱饭,就很容易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现实使列宁清醒了,他开始重新认真考虑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到底应建成什么样子这个重大问题。1918年7月,布哈林在俄共七大上提出在新党章中要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也不能说。
    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到底怎么搞社会主义?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结论,不能忽略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生产力高度成熟这一重要前提。实际上,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预测,也一直采取科学的态度。他首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不是乌托邦的,而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走向作出的科学预测。其次,列宁虽然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结论,但又依据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反对详细地论述社会主义特征,认为现在社会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要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他在晚年写的八篇文章中就集中探索了在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列宁指出:要承认俄国是一个小农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国家,要知道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将不同于其他国家,要看到俄国情况的特殊性。据此,列宁阐述了在落后的俄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如关于发挥私人资本主义作用的观点,关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允许和鼓励小农经济发展的观点,等等。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方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另一方面却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当然,就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说,计划经济体制对赢得战争是有利的;但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后,原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斯大林也是大体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设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但在整体上忽略了俄国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前提,逐步建立了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斯大林模式逐步表现出既束缚生产力发展,又限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从而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的严重弊端。正是这种具有严重弊端的体制,才使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东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同样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我国在建国初期搞社会主义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囿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有设想,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许多做法,结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
    第一条教训引出第一条基本经验,这就是必须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离开本国实际,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现成结论,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不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是绝对搞不成社会主义的。
        第二条教训:脱离本国生产力实际,一味拔高生产关系,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
    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纵观社会主义各国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一条重要教训就是离开本国生产力的实际,一味拔高生产关系,以阶级斗争为纲,放弃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什么叫离开本国生产力实际?第一个“离开”就是不顾本国生产力的实际,抽象地拔高生产关系。这就是,不管本国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实际,都一律按马克思、恩格斯讲的高度成熟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特征的要求,去建设高级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俄国比整个欧美诸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要落后,中国比俄国还落后。而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之初,却一度离开了本国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具体条件,一味地追求先进的生产关系,以为有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就可以把落后的生产力带起来。第二个“离开”就是忽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就能把生产力促上去。
    应该说,取得政权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们党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力图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问题就出在主观上要尽快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而现实的客观条件却不允许,主客观差距大,犯了“急性病”。怎样尽快解决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问题?从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来看,当时主要采用了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尽快尽早地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误以为用先进的生产关系就可以把落后的生产力带动起来。于是,我们一个劲在拔高生产关系上做文章:互助组慢,搞初级社;初级社慢,搞高级社;高级社还是慢,就搞人民公社。希望通过人民公社这个“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形式,一下子过渡到共产主义。唯物史观指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不适应或阻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超前,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前面去了;二是落后,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这两种情况的结局都阻碍乃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事实也是如此,误以为公有制越大越好,越纯越好,这种只是在拔高生产关系上做文章的办法,不仅不能发展生产力,反而是阻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个办法是,狠抓思想意识领域的阶级斗争,抓革命、促生产,试图通过抓阶级斗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大改造”完成后,认为,在政治思想战线上,无产阶级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首要任务,是要继续进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抓革命、促生产,彻底解决在意识形态领域谁战胜谁的问题。然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只有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把生产力抓上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一是给人以合理的物质利益,充分发挥利益激励的作用;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素质和思想觉悟,发挥精神鼓励的作用。这两个办法,第一个是为主的,第二个也是必要的。然而,如果长期忽略人们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就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错误地认为,影响劳动人民积极性发挥的最大原因,就是私心,只要解放了私心,狠斗私心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狠抓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老百姓就有积极性了,工作就上去了。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严重偏离了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挫伤了人民众的积极性,最后的结果是失去人民众的支持。只有给人民以合理的物质利益,才能调动人民众的积极性。正是脱离生产力的发展实际而一味拔高生产关系,否认人民众的合理物质要求,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犯了长达二十年的“左”的错误,直至“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严重破坏了生产力。
    离开生产力的实际,离开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侈谈社会主义建设,这是第二条教训。这条教训实际上引出了另一条基本经验,这就是在社会主义时必须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问题。
        基本经验: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说,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搞清楚首要的基本问题的过程就是对社会主义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就是总结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过程。
    什么叫社会主义?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从根本上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强调的生产力的前提条件,体现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一切从本国生产力实际出发,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不要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按照本国的实际来办事,从本国的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搞社会主义建设。邓小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产平理论作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只要我们继续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我们就一定能把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教学科研参考2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