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就开始感到需要学习自己的历史。因此,历史学的历史,如果从它的萌芽形态说起,就可以说它几乎同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古老。北京人把自己体中死去的成员安葬在自己栖息的洞穴里,就表明他们已经多少意识到自己现时的生存同自己体中以往死去的成员的生存有某种连续性。这大概就是人类历史意识的最初萌芽。后来,在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中,这种萌芽状态的历史意识就更明显。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的历史意识就通过历史记事明确地表达出来了。
  所谓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从而感到需要学习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人类产生历史意识的原因在于: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后辈既不可能离开先辈留下的历史遗产,一无所有地去生活和创造,先辈也不可能不给后辈留下一定的遗产,供后辈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启动基金”。
  历史遗留下来的遗产是多方面的:有作为生存环境的自然界的,有社会的;有政治、经济的,
有思想、文化的。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进行清理,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自己创造新的生活的遗产,扬弃那些不利于创造自己的新的生活的遗产。
  不同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利害关系,对先辈留下的历史遗产的取舍标准也各不相同。人们必然要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对先前各个时代的不同阶级的人们的历史活动,做出不同的阐释和评价;那些阐释和评价,必然要通过历史著述或口耳相传的途径,不知不觉地在不同阶级的人中形成不同的历史传统意识,进而对他们的现实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都要运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认识或历史传统意识为自己的现实利益服务。反动的人们要利用歪曲真相的历史认识为自己的反动行为辩护,进步的人们要利用符合真相的历史认识为进步事业服务。因此,任何一种历史认识或历史观点都必然要在现实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同一种历史认识或历史观点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中会引起不同的反响;与人们现实生活利害关系涉及越深的历史认识或观点,引起的反响也越加强烈。
  人们的历史观点对现实的强烈影响的一个突出事例,就是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行翻案的行径,引起众多亚洲国家和日本国内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愤慨和抗议。
  日本右翼势力新编日本历史教科书引发强烈抗议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它特别清楚地表明,人们总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是人们的普遍需要。为什么有这种普遍需要呢?就因为如前所指出,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承地发展和演变的,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在先前各代人奠定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因此也就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留下的遗产加以继承或更新,由此就产生了寻求“史鉴”和“史师”的需要。问题在于,具有不同的利害关系的阶级和阶层,所需要的“史鉴”或“史师”是各不相同的。如前所示,在当今的日本,就存在着要求恢复“皇国史观”和主张扬弃“皇国史观”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样判别不同的“史鉴”或“史师”的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呢?显然就应该以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判别的标准。
  正是由于人们普遍需要“史鉴”和“史师”,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而且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就开始有了这种需要。
  寻求“史鉴”和“史师”的需要,决定了历史学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历史学有什么社会价值呢?笼统地说,满足人们寻求“史鉴”和“史师”的需要就是历史学的社会价值所在。
  “史鉴”和“史师”是多方面的,因此,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是多方面的。
  以下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第一、“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社会实践
  “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现实的实践。
  古今中外,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我国历来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和志士仁人都无一例外的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其中既包括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也包括个人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同周公一起辅佐周武王灭殷的召公,就告诫西周统治者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西周统治者在庆典上也念念不忘“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汉初统治者把秦二世而亡作为自己的殷鉴,唐初统治者把隋二世而亡作为自己的殷鉴,都比较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比较注意爱惜民力,因而对汉唐盛世的出现起了促进作用。中国古代大史学家更是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视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如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告诫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也是要“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近代以来,随着直接进入历史前台的众队伍的规模日益扩大,自觉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也越来越成为众性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如前面提到的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和美化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历史教科书的众性抗议,就是鲜明的例子。而且,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科技史……等等专门史研究的开展,人们也越来越注意从那些专门领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所谓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就是寻求导致国家兴衰存亡或个人成败得失的原因,也就是试图探寻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实际上可以说是探寻历史中的因果规律性。只是,那样的探寻往往只局限于凭主观的直觉去总结一些历史现象和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原因和教训,而不是从根本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去探寻,因此那样分析出来的原因和总结出来的教训,往往不是很全面、很准确的,甚至还可能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错误的结论。例如,前面提到的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都认为希腊、特别是雅典实行的那种民主制度是希腊、特别是雅典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或根本保证。可是,雅典最终还是被斯巴达打败了,而希腊各城邦的民主制度最终还是不得不对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的专制制度俯首称臣。
  第二,“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
  马克思把人类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人们既是这部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把这样一部“历史剧”的真实面貌再现出来,具有巨大的伦理――审美价值。因为其中充满了各种美和丑的生动历史形象:
既有为国家、民族舍身捐躯者,也有卖国求荣者; 既有杀身成仁者,也有求生害人者;
这样一部真实的“历史剧”的伦理和审美价值,胜过舞台和屏幕上的历史剧,其原因在于它是真正发生过的。这就决定了历史学的积极认识成果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格的社会价值
  数千年来,浩浩荡荡而又充满曲折回荡、激流险滩的历史长河的悲壮历程,激起几多志士仁人“继往开来”的壮志豪情。面对着它,孔子慨叹:“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苏东坡长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孙中山疾呼:“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倡,逆之者亡”;振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存亡兴衰的历史关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召唤,总是唤起无数中华儿女投身到挽狂澜、谋富强、复兴中华的洪流之中,使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磨难而终能创造出五千年绵绵不断的辉煌文明。
  第三,“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
  历史学的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价值。
  历史学的认识成果,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记录和总结,是文化价值的结晶。由此决定了历史学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社会价值。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创新,都离不开历史的积累和传承。历史学承担着引导人们以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任务。
  历史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人文社会科学。它不仅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之间,而且也和某些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既互相交叉又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
  历史学与哲学
  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史学发展提供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史学为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发展提供史实依据和素材。跨于史学和哲学之间的哲学史,更是为哲学的发展提供历史基础和养料的学科。
  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它研究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规律;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与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有些相似。缺乏数学基础,很难学好自然科学;没有历史知识也很难学好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族学、法律学、文化学、宗教学……等等人文社会学科。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历史的教训
  各门自然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它们的研究资料都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它们的理论思维也有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因此,各门自然科学都需要研究本学科的发展史。各门科学技术都需要有各自的科学技术史。
  英国的李约瑟是搞自然科学的,但他根据我国史籍写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使他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名。我国著名气象学、地理学大家竺可桢,利用历代积累的历史资料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和变迁,在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等众多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因此,人们常把历史比作知识的宝库,里面储存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一切知识成果,是促进人类智慧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
  正因为历史学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代替的社会价值,人类永远需要历史学,永远需要学习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