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咋舌的古代“升学宴”
作者:李诗云
来源:《百科知识》2019年第13期
作者:李诗云
来源:《百科知识》2019年第13期
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口。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心仪的大学,可以说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自然值得亲朋好友汇聚一堂,分享喜悦。面对商机,各大酒楼饭店纷纷打出“升学宴”的旗号,引领了一波消费潮流,“升学宴”也成为社会热议的“后高考现象”。其实“升学宴”古已有之,而且名目之多、排场之大、气氛之热烈,远非今日“升学宴”可比。
科举制度自隋代创立以来,便成为后世王朝最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科举考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储备和考生个人的前途命运,甚至成为整个社会的一次盛典与狂欢。
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进士向来被视为“公卿之选”,及第之后自然是官场得意,平步青云,因此,新科进士们总要大肆庆祝一番。唐代著名诗人张籍诗云“无人不借花园宿,到处皆携酒器行升学宴”,反映的就是进士们登龙门之后一系列的游宴活动。
琼林宴
在这一场场的宴会之中,有几个比较固定的名目,如杏园宴、牡丹宴、相识宴、打毬宴、看佛牙宴、月灯宴、樱桃宴、闻喜宴、烧尾宴,等等,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曲江宴。《唐摭言》记述说,在举行曲江宴时,“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整个长安城都处于沸腾的状态。
时至宋代,进士的地位更高。诗人杨万里诗曰:“殿上传胪第一声,殿前拭目万人惊。名登龙虎黄金榜,人在烟霄白玉京。”名列金榜简直如位列仙班一样。在宴会组织上,也一改唐代进士自行组织的情况,改由皇家赐宴。为人熟知的琼林宴,因在宋代皇帝的私家园林—琼林苑中举行而得名。虽然宋代宴会名目相对唐代减少,但是宴会规格更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趋于稳定与成熟,形成了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模式。各省组织乡试之后,要为中举的举子举行鹿鸣宴,一是取“鹿”“禄”谐音,祝愿新晋举子来年殿试高中,将来高官厚禄;二是借鹿分享食物的美德,委婉劝诫举子飞黄腾达之后能够不忘桑梓,造福乡里。殿试发榜之后,新科进士还能享受参加礼部举行的恩荣宴等高级待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