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三言》的艺术特
由于拟话本的性质与话本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艺术是也呈现出新的追求。《三言》是比宋元话本雅,而比文人传奇小说俗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其具体手法是:
1、在编织故事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其情节结构或是单线式的纵向发展,故事脉络分明。
2、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等。即使是同一类型,也很少雷同。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将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二是通过富于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三是心理描写,四是白描手法,五是运用对比。
3、语言使用方面更能体现其雅俗共赏的特征。小说基本上使用的是通俗晓畅的白话,也掺杂文言,或半文半白,显得比较典雅而又不失其通俗。
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2、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3、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
4、擅于设置悬念,是关汉卿注重剧场性的另一个特点。
5、关汉卿的戏剧语言,向以本当行著称。
3、《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心理刻画方面尤为突出。(蔡伯喈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这种软弱性格与他恪守礼教伦理观念紧密联系,不过也有请有欲。赵五娘形象善良朴素、刻苦耐劳,在饥荒年岁,典尽衣衫,自食糟糠,独力奉养公婆,后又营葬筑坟,忍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
(2)情节结构上富于匠心:双线结构,用双线索交错发展。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
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
(3)人物语言个性化。即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并且富于动作性。
《琵琶记》的思想意义
《瑟琶记》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创作动机、目的与作品描写的实际情况是相抵触的。此剧开头明确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是为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表扬“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但是,其实际的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它通过蔡伯喈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左右为难的生存状态、主观努力与实际结果常常背离的无奈,以及通过赵五娘表现下层妇女的人格力量(性格魅力)。这就是此剧长演不衰的内在原因。
4.李隆基和杨玉环 《牡丹亭》的思想内涵
通过杜丽娘个性觉醒而与柳梦梅痴情相爱,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肯定了人的情欲的正当性,赞美个性解放,歌颂纯真的爱情,反对禁欲主义,表现出汤显祖的“人生而有情”“世总有
情”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意义以及鲜明的时代意义。总之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反映当时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表现他们为实现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
《牡丹亭》的艺术特
①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离魂、梦境的描写,以虚写实,展示作品的反叛主题,死而复生之后,则从真实处着笔,写出现实对理想的束缚,使作品具有浪漫与现实结合的彩。 ②塑造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典雅绚丽的曲词,使作品成为一部诗剧
5.试述《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曹雪芹的《红楼梦》向世人昭示一个人们感情上难以承受,但却无可改变的哲理: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他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从社会到个人,从表层到深层的悲剧意蕴。
一、社会悲剧。《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基本
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事件,写出了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命运。
二、道德文化悲剧。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思想,它的突出要点就在于一方面它用“仁爱”来作为每一个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原则,这是要以牺牲个性价值为代价的。
三、人生悲剧。人生悲剧则是从哲学上思考生命的本质,《红楼梦》在悲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达到中国悲剧作品的顶峰。
6、简析《西厢记》的艺术特点。
①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张生是情真意专的“志诚种”,崔莺莺则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剧作家将风情万种的品行,赋予本应端庄娴淑的相国小崔莺莺,造成了这个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甘愿为人作嫁衣的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她比女主人更有主见,富有正义感,机智、泼辣。在民间她的名字成了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
②在关目的设置、语言运用的技巧等方面,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
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7、为什么说《窦娥冤》是优秀的悲剧作品?
①中国古代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中处于最下层,关汉卿在《窦娥冤》里描写了一般良家妇女的悲剧。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比风尘女子的戏更能赢得人们的同情,具有催人泪下的悲剧效果。
②《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剧中的主人公窦娥是封建社会里的“孝女”和“节妇”的典型。窦娥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竟成为她不得不含冤受屈的主观因素。在刑场上,她斥天骂地之举蕴涵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
③出于维护正义的良知和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关汉卿在剧中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以表明天地为窦娥冤情所感动。面对残酷的现实,剧作家只能继续发挥想象,以非人间的力量来解决人间的问题。《窦娥冤》属于社会公案剧。
8、为什么说马致远是元前期散曲的大家?
①马致远是元代前期散曲创作里的大家,其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意气,擅长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在他所写自抒胸臆的散曲作品,最多的是“叹世归隐”之作。
②与关汉卿等人的作品相比,马致远的散曲少了一些市井气,多了些文人品味,或叹世、或言情、或写景,雅俗兼备而具文采。所作不重韵,无衬字,放逸豪爽,提高了散曲的艺术境界,并扩大了其表现领域。有的作品写得自然天成,意境优美,[越调•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9、“荆、刘、拜、杀”四大传奇指哪几部南戏剧作?它们在题材内容方面有何共同点?
①元代后期出现的著名的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②《荆钗记》写宋代文人王十朋中状元后不忘旧妻的故事。《刘知远白兔记》要表达的思想是:“贫者休要相轻弃,否极终有变泰时。”《拜月亭记》根据关汉卿的杂剧《拜月亭》改编,
以王瑞兰和蒋世隆的爱情婚姻为贯穿的主线。《杀狗记》的道德说教气息较浓郁,极力赞扬屈服于封建家长淫威下的孙荣和杨月真。
③元代南戏多以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为故事内容,有宣扬道德教化的创作倾向,这在荆、刘、拜、杀四剧中即可看出。但“四大传奇”的曲文都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以民间口语为主,较少雕琢和文饰。这也是元代南戏在艺术表现上的共同特点。
10、简析《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①《琵琶记》的作者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具体故事情节表现人生况味。有人把它看作是一部宣扬封建忠孝道德的人伦教科书;也有读者从中体味到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及其家庭的摧残,认为这纯是写怨情的作品。
《琵琶记》塑造蔡伯喈形象的典型意义,并不全在于他是否忠孝,还在于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以及他求取功名的忏悔。这不仅反映出当时读书人身上存在的软弱和动摇,也反映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双重人格。剧作家对读书应举士人的灵魂拷问是很深刻的,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士人的悲剧性格和复杂心态。
赵五娘的形象体现出中国劳动妇女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敬养体贴老人,患难与共,决不半途抛弃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一形象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贤妻孝妇,得到广大观众和读者的同情与喜爱。
②为了让赵五娘的“苦情”更能打动人心,作者高明在剧中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环套一环,然后再汇到一起,关目的安排独具匠心。《琵琶记》的曲词也写得很出。作者体贴人情,委屈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词来。
11、《三国演义》刻画人物的特点、方法
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典型。1.特征化性格的特点: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因素中占决定性地位。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 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
2、方法:①出场定型 ②反复皴染 ③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 ④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12、《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点、语言特
1、出的战争描写,写出军事斗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① 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 ② 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 ③ 注重在战争中写人 ④注重场面气氛的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
2、历史演义体的语言:①“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既有史志文言的精华,又有讲史话本的通俗,半文半白,“易观易入”,雅俗共赏。 ②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叙述又长于简笔勾勒,简洁明快,富阳刚之气。 ③语言开始注重个性化
13、汤显祖的文学思想、“至情论”的主要内容
出入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汤显祖的思想比较复杂。文学思想在晚明时期是具有代表性的,大体可以归纳为尊情、抑理、尚奇
“至情论”的内容:①世界是有情世界 ②有情人生的境界是“至情”
③“至情”的感悟反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
人生态度有两点是显著的:①积极用世,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②强烈反对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桎梏。
14、《西游记》形象塑造特点
物性、人性、神性三位一体的形象塑造
在形象塑造上《西游记》将人性、物与神有机柔和在一起,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物性,是指神魔形象本体物的自然属性;神性,是指神魔形象所具有的超人的法术和本领;人性,是指神魔形象说寄托某种人的现实社会属性。其中人性是内在核心,居主导地位。正是三者的水融,妙和无限,塑造了许多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神魔形象。
15、评述《聊斋志异》的爱情婚姻题材小说
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的爱情,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约合全书的四分之一,写狐女花仙与人相恋的故事,构成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最受人喜爱。
①肯定青年男女的真诚相爱,自由结合,鼓吹“真心”、“至情”
②揭露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爱情下生活的压抑,赞颂他们的反抗斗争。
③宣扬“知己之爱” ④追求理想的家庭婚姻生活
16、《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①《儒林外史》通过塑造一系列科举形象,深刻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的精神摧残,它使人神鬼颠倒。②小说还揭示了士人疯狂追求科举的社会原因,从而揭露出科举对世风的毒化。③《儒林外史》通过描写纯朴青年的蜕变过程,深刻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灵魂的腐蚀,它使人道德堕落,廉耻丢尽。 ④《儒林外史》把批判科举同评判理学、礼教相结合,使它揭露性更强,反映社会内容更深广。 ⑤把批科场与批官场相结合,有力说明科举制度培养出的不是贪官酷吏就是土豪劣绅。 ⑥小说还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造就的假名士、假高人。⑦理想文士的探求。《儒林外史》中也有一部分为作者所肯定和赞扬的人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