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以自然为核心进行创作。《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庐山由此为田园诗的诞生地。其实庐山在陶渊明的笔下变换成了当时的代名词抑或俗语:“南山” 、“南岳”、“南阜”、“西山”。
如《归园田居》中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杂诗十二首》之七中的“南山有旧宅”。
1:《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2:《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杂诗十二首》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在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八月,也就是陶渊明41岁,做了80天彭泽县令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便挂冠而去,弃官归田,回到他的家乡,做了庐山的大隐士,“舟遥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当然,“一朝辞吏归,清贫
略难俦”车间流水线,以致于断酒乏食。但他在庐山,清贫自守,“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由于“心远”,“地自偏”,便能静心“登东皋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他一路长呼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以一意孤行的姿态,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此他便永诀官场,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开始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庐山最大的隐士 就在魏晋清谈尚玄之风甚盛,隐逸文化几成显学的时候,此时的陶渊明却并不在其列。相反,他高唱着“猛志逸四海”我的三个母亲,在年近30之际,终于等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入仕的机会。
李白重在写“势”,苏东坡重在写“理”,白居易重在写“意”,陶渊明则重在写“情”。
他的这种“情”,是一种家乡之情结,而这种情结又集中体现在“悠然自得”之“情”上。
在诗人陶渊明的眼里,庐山远离城市喧扰,悠然自得,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无论怎样,“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公元405年,陶渊明归来故乡庐山,就再也没有离去。而他的这次归来,无意中对中国文化史起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面对彼时醉心清谈尚玄,做寂寞孤傲状的中国隐士体,陶渊明指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契合点——田园。与此同时,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也从此发扬于庐山,历经时光洗礼,成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儿童灯笼制作方法
陶渊明就在这样的生活中,登高呼啸,直抒胸臆;临流赋诗,真情如水。故居的东皋、斜川、康王谷都在他的诗中自然走出,匡庐的峰峦、烟云亦在他的诗中若隐若现。可在陶现存的诗文中,却从未提及“庐山”二字,这是为什么呢?
陶渊明一辈子没有远离过庐山,他没有一次提到庐山的名字,这是一种忘却,这是一种淡远,他不需要拿着这座山,给他一个名分,给他一种炫耀,给它一种和自己明确的关联。他尽可能地模糊掉了,他与世界的关联。
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对陶渊明的诗评价说“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已”。辛弃疾则赞道:“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庐山再也无法寂寞
逝者如斯。然而陶渊明与他那些洋溢着大隐之风的诗篇却从此再也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实,陶渊明的意义远不止为中国田园诗歌开宗立派。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隐居和诗
作展示了一个挣扎的人生——是成为既得利益者还是成为自己?但是最终,他以尊重个人的意愿战胜了世俗功名的追求。把个人从这个社会的整体中剥离了出来。他向后人宣告,一个压抑的人如何变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徽州美 田园只在,人心之中。我们在今天都相信,陶渊明的那轮斜阳,温暖了后世每一朵带霜的菊花,他的南山自现,不仅仅是他离着匡庐近,而是因为他的眼光远。如果你愿意成为陶渊明,也许今天在你的都市,穿越水泥丛林,向着庐山远眺,你也可以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正因为有了陶渊明,从此,庐山再也无法寂寞。循着这位精神世界里巨人的足迹,它也渐渐成为后世历代隐者及文人墨客登临膜拜的圣山。
人们都说“名人因庐山而出名,庐山因名人而增辉”。“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成就了一代诗仙李白,“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抚慰了落寞的诗人白居易;但只有陶渊明对于庐山无欲无求,只让庐山因其而增辉。那“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桃花源其实也是诞生在庐山的脚下,让庐山成为一代田园诗派的诞生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