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名家名作》·研究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奇书”。这部作品因具有哥特风格的复仇主题而饱受争议,被称为文学史上的 “斯芬克斯之谜”。
对《呼啸山庄》的研究自其出版之日起就不断涌现,最常见的研究集中在人物形象和悲剧意识的分析上。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作为本书的男女主人公,其性格和命运是研究的焦点。一般认为,希思克利夫自私、残忍、懦弱、冲动,但本性善良,是个残忍的魔鬼,也是个浪漫的英雄;而凯瑟琳是一个浪漫、向往自由,但自私拜金的反传统女性形象。另外,也有学者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女性主义等新兴视角进行了个性研究。在悲剧意识的研究中,婚恋悲剧和人物命运悲剧是重点。另外,小说的叙事特也是研究的重点。作者运用倒叙、预序、省略、停顿等多重叙事手法来营造跌宕起伏的情节,突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时间哲学。《呼啸山庄》作为经典的女性小说和复仇小说,一直是对比研究的典型文本。有学者将《简爱》《金锁记》《红楼梦》等作品与之对照,探寻其中的女性意识;将《红字》《基督山伯爵》等作品与之对比,探寻复仇主题的异同。哥特风格是学界公认的《呼啸山庄》具有的特。很多学者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背景设计和语言风格等层面分析了其中的哥特因素,还有学者将其与爱伦·坡的作品进行对比来进一步阐明哥特风格。近年来,一些新兴的研究视角兴起,自然批判和女性生态主义也是研究焦
爱情悲剧点。有学者从生态自然、精神文明的角度出发,认为本书体现了对工业社会的批判,是对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双重构建;有学者将女性与自然视为和谐一体,批判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剥削,提倡男女平等。另外,翻译问题、影视化改编和语言学分析是所有经典作品都会经历的。有学者批判了当前的翻译乱象,从翻译学的专业角度出
发进行考究 ;也有学者将影视作品与小说原著进行对比,探究其改编的取舍。作家研究也是作品研究的重要角度,有学者从艾米莉·勃朗特的生平经历、个人性格和成长环境等角度出发,分析其作品中带有的荒原情节、人性归附,以及对人类社会公正问题和资本主义之间权力关系的思考。另外,还有一些独特的研究视角值得注意。一个是研究《呼啸山庄》中的宗教意识。有学者认为,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其实就是以亚当和夏娃为宗教原型,借二人的爱情悲剧来映射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困境。还有运用格雷马斯符号学、解构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等理论来分析人物形象和整部小说,因这些理论的专业性较强,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完善。总体来说,对《呼啸山庄》和艾米莉·勃朗特的研究时至今日已经是较为丰富和全面的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呼啸山庄》的悲剧意识这个层面上,学界普遍关注的是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这两个人物自身的命运悲剧和二人的婚恋悲剧,较少有人关注恩肖和林敦两个家族破败的悲剧命运。这篇论文从希思克利夫等主人公的人物性质角度出发,阐释作品两大家族悲剧发生的原因在于家族内部结构的变化。
以血缘为联结构成的传统家庭自身具有一种外在的稳定性,而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道德又维系着内部秩序的有条不紊。但希思克利夫的出现破坏了恩肖家族自身的外在稳定性和内部秩序,由此酿成了家族悲剧。
首先,从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上来看,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子女年幼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和与自己家族门当户对的伴侣结为婚姻关系,待结婚后和妻子留在家宅或随丈夫回到婆家,仍与长辈在一起生活。这种传统的家庭结构作为维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着极大的稳定性。“按通常的见解,家庭是一个静止的结构,好像不会有
[摘  要] 《呼啸山庄》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书”,其“悲剧”书写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从希思克利夫等主要人物及其行为的性质角度出发,探究得出呼啸山庄的恩肖家族和画眉田庄的林敦家族衰败的悲剧原因在于外部入侵导致家庭内部结构的破裂。
[关  键  词] 《呼啸山庄》;悲剧;衰败;家庭结构;艾米莉·勃朗特
分析《呼啸山庄》中两大家族悲剧命运的原因
周子舒
077
真正的变化。它被想象为人类生活的一个永恒形态,一个历经岁月仍保持原状的、天然形成的单位。”①正是因为如此,更多的人将家族看作是坚不可摧的壁垒,而忽视了家庭内部出现裂痕导致的自身破败。事实上,从希思克利夫出现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作为一个“入侵者”打破了长久以来传统家庭的稳定性,而其复仇行动最多是使之加速的催化剂而已。
当希思克利夫作为“入侵者”进入恩肖家庭内部之后,他名义上的身份和实际的处境是一种错位的状态。在名义上,他是老恩肖的养子,但事实上,他在整个大家庭中并没有获得同儿子一样的待遇。恩肖夫人嫌弃他、厌恶他,亨德利视他为死敌,凯瑟琳虽然爱他,但从心底里看不起他,连原本心地善良的仆人内莉都暗中虐待他。“在恩肖家庭中,他们的家庭伦理法则主要表现为父母、子女四口之家的固定家庭模式,以及这个家庭成员之间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家庭秩序,如恩肖家庭成员之间不可消除的血缘关系,稳定的家庭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各种责任和义务等。”②希思克利夫既不能通过血缘联系成为与其他人地位平等的家庭成员,又不能完全与这个家庭的主人划清界限成为一个真正的奴仆,正是这种错位,让他不能被家庭既有的任意一种正常运行轨道接纳。“打从一开始,他就使这个家庭里出现了一种不好的气氛。过了不到两年,恩肖太太去世了,这时小主人已经把父亲看成一个压迫者,而不是自己的朋友。希思克利夫则被他看成是个篡夺他父亲爱心、侵占他特权的家伙。”父子失和,进而导致亲子与养子关系的破裂,可以说,从希思克利夫出现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破坏恩肖家族内部的伦理秩序。“家
庭伦理法则在本质上是一种既定的家庭秩序,也是一种社会规律,这种规律是不容破坏的,试图违背或破坏已经建立的秩序、原则和规范,就会为人类带来重大的灾难。”③ 家庭伦理秩序的混乱进一步导致家庭结构的破裂,由此可见,恩肖家族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正是外部入侵和内部结构被破坏这两个因素,使原本稳定的恩肖家族变得岌岌可危,然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又回到了希思克利夫身上。在他出走归来占领呼啸山庄以后,他并没有将恩肖家族的人全部赶走,而是从小哈里顿“下手”。他不让哈里顿学习,将他养成了一个粗野、无理、不合的“野蛮人”。这个举动严重破坏了家庭的一个重要职能——“社会化职能”。
社会化是一个人由家庭进入社会所必经的阶段。尽管很多公共教育机构都会对一个人的社会化起到作用,但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家庭才是承担社会化职能的主体。希思克利夫不让哈里顿获取知识,也不教给他立身的一技之长,致使哈里顿没办法走出家庭在社会中安身立命。他教哈里顿违逆自己的父亲,这个行为事实上是在颠覆哈里顿的身份认同,摧残他的正确认知。在希思克利夫的教唆和强权下,哈里顿的社会化进程被阻断,无法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他无法脱离希思克利夫独立生存,二人之间原本平等的关系被一种强制的主仆关系取代。盖斯凯尔夫人在为夏洛蒂·勃朗特作的传中曾提到过这样一个细节,艾米莉有一只她非常喜爱的小狗,有一次,小狗多次跳上床惹艾米莉生气了,她
扯着小狗的脖子把它拉到院子里毒打了一顿,眼睛都险些打瞎了,但在艾米莉过世后,那只小狗却是最伤心的那个。而在小说中,希思克利夫明明对哈里顿不好,但哈里顿一直在维护他。“但是可怜的哈里顿,虽然受的委屈最大,却是唯一真正伤心的人。他整夜守在遗体旁真挚地痛哭流涕。他按住死者的手,吻着那张谁也不敢多看的讥讽、凶暴的脸。”④由此可见,希思克利夫和哈里顿的关系就很像艾米莉和小狗,是一种丧失主体性的依附。哈里顿所受的摧残和压迫可见一斑。如果说在外部入侵和内部联结被破坏这两个因素的打击下,恩肖家族还可以勉强维持,那么希思克利夫对哈里顿的摧残就彻底斩断了这个家族继续延续的希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希思克利夫的复仇计划也同时破坏了家庭的“保护职能”和“文化职能”等基本职能,这些职能的破坏也让原本就不景气的恩肖家族雪上加霜。根基动摇,发展无望,恩肖家族的衰落悲剧就此酿成。
画眉田庄的林敦家族衰落的根源和恩肖家族有相似之处。希思克利夫同样作为“入侵者”破坏了林敦家族的内部秩序。希思克利夫同时是林敦太太的爱人和小姑伊莎贝拉的丈夫。这种不伦的婚恋,破坏了凯瑟琳、埃德加和伊莎贝拉三人之间的两两关系,夫妻、姑嫂、兄妹这些家庭伦理关系的相继破裂让原本就以这些关系来维持的林敦家族瞬间土崩瓦解。在凯瑟琳和伊莎贝拉相
注释:
① 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赵世玲、赵世瑜、周尚意译,华夏出版社,1987,第1页。
②谭芳:《伦理困境与道德评价——〈呼啸山庄〉中“养子”的伦理身份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第28页。
③聂珍钊、邹建军主编:《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4页。
④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宋兆霖译,燕山出版社,2016,第207页。
078《名家名作》·研究
继过世后,林敦家族遭受重创。而此时,希思克利夫设计让小凯茜爱上自己的儿子,这段不被林敦先生接受的感情对他和小凯茜的父女关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他本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着林敦先生的过世,最后一段维持林敦家族生存的关系宣告破裂,林敦家族的唯一后裔小凯茜也脱离了画眉田庄成了希思克利夫的儿媳,不再拥有继续振兴家族的权利。林敦家族的衰败悲剧也就此酿成。
其实林敦家族的衰落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那就是悲剧的“中介人”。凯瑟琳作为连接两个家庭的核心人物,像病毒的中间宿主一样把原本平静的林敦家族直接推向危机四伏的恩肖家族,破坏了林敦家族内在的稳定性。艾米莉作为一个不信国教者,她有着自己的自然本性,她认为“所有生物,如石南树枝、歌唱的云雀、自信的儿童、无情的暴君等之间存在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①。也许正是这种“万物共生共存”的思想,才让她笔下的林敦家族同恩肖家族结为整体,共荣共损。
有一点值得一提,艾米莉·勃朗特作为小说的执笔者,其自身的家庭观和人生观深深影响了小说中两个家族的命运。艾米莉作为三妹中最有才情又最孤独的一个,平生少有朋友。对于她来说,家庭才是最眷恋、最温暖的归宿。《艾米莉·勃朗特传》中提到,艾米莉惧怕陌生人,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如果家中有陌生人造访,她的态度会十分冷漠、无理、古怪,本人也会十分焦躁不安,表现出无法掩饰的厌恶。然而,希思克利夫恰恰就是一个 “陌生人”!艾米莉为她喜爱、同情又与她本人性格十分相似的希思克利夫安上她最讨厌的陌生人的身份,再让他闯入自己最难以割舍的“家庭”这个部分中。这种“我爱的人用我最讨厌的东西去伤害我最在意的东西”的矛盾而近乎荒谬的故事设定,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小说的结尾,恩肖家族的唯一后裔小哈里顿和林敦家族的唯一后裔小凯茜二人相爱,组成家庭,搬回画眉田庄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这二人的结合,其实是两个破败家族继续延续下去的最好方式。悲剧可以通过“中介人”从一个家族传递给另一个家族,两个同样衰败的家族也可以通过联结
重新振兴。这是传统家庭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予以维持稳定的强大的自我修复机能。旧家庭在经历了自我分裂后重回正轨。他们的未来会继续成为新的“恩肖家族”,《呼啸山庄》的故事也会继续重演。
诚如以往的研究所注意到的,家族内部结构的变化
是恩肖和林敦家族衰败的根本原因,但我们关注的是哪些外部因素激发了家族内部结构的变化。希思克利夫的出现造成了家庭稳定性的动摇,在他进入内部后其身份错位造成的秩序混乱,再加上他的行为破坏了家庭的基本职能致使后代发展无望,这些因素造成了恩肖家族的破败。而他的再一次出现破坏了林敦家族生存发展的伦理关系,再加上凯瑟琳这一“中介人”的直接“传染”,林敦家族同恩肖家族的衰败也在所难免。至此,酿成家族悲剧的原因已经了然。但是家庭作为漫长社会发展过程中极其稳定的基本单位,也在用自身强大的包容性和自愈性修复着自己的裂痕,它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演绎着千百年来各个家族的悲欢离合。
参考文献:
[1]A.玛丽·F.罗宾逊.艾米莉·勃朗特传[M].高万隆,译.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
[2]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宋兆霖,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
[3]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夏洛蒂·勃朗特传[M].祝庆英,祝文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高万隆.艾米莉·勃朗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M].赵世玲,赵世瑜,周尚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聂珍钊,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杨静远.夏洛蒂·勃朗特书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8]谭芳. 伦理困境与道德评价:《呼啸山庄》中“养子”的伦理身份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9]夏文静.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以三位代表作家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0]杨亚萍. 论《呼啸山庄》的悲剧意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11]赵静. 复仇中的错位:《呼啸山庄》与西方复仇文学中的错位结构关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12]张静波.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宗教人格与创作:勃朗特妹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注释:
① A.玛丽·F.罗宾逊:《艾米莉·勃朗特传》,高万隆译,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7, 第1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