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STORY
邢台学院教务处我即渊明,渊明即我 苏轼对陶渊明的干秋爰慕
文I黄修志
r r 宋绍圣四年(i 〇97),已过耳
顺暮年的苏轼饱尝党争倾轧
d D 之害和颠沛流离之苦,正准 备在广东惠州“长作岭南人”,但又接 到朝廷贬他南迁的命令。他告别留在 惠州的家人后,在幼子苏过的陪伴下, 与弟弟苏辙在半路相遇,同行至苏辙 的贬所雷州。兄弟二人相处一个月后, 苏轼乘舟渡海,前往人生中M 南的贬 所——
海南岛儋州。虽然此后兄弟二
人再未会面,但仍有书信往来。
—封“情书”
这一年,苏辙收到哥哥的一封来 信,在信中,哥哥苏拭提起自己平生最 钟爱的一位诗人,虽然这位诗人
是六百 多年前的古人,怛他已经成为苏的精
神导师和千秋知己,以至于苏轼几乎 将他的诗都和了一遍,足有一百多首。
那么,这位诗人是谁?不妨来看 下苏拭给苏辙的这封信:
方之诗人有扣古之作矣,未育追 和古人责也。追和方人,则始子东坡。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柚好渊明之诗。 洲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綺.痏而 实腴,自膂、刘、鲍、谢、李、社谇人背 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疋百教十篇,至 其得意,目谓不甚愧渊明。今将I 而并 彔之,w d 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
吾于渊明,岂拈好其诗**裁?如其为 人,实有散焉。渊明临終,跣告俨等: “吾少而穿苦,每沁家f ,东焱汫走。 伐剛才扨,与籾多忏,自量为己必貽帒 患,黾勉辞世,使女等幼而饥*。”渊 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i t t 病而不
半自知,半生出仕,W 犯世患,批所W ■:架服渊明,软M 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此信与其说是苏轼给弟弟写的家 书,不如说是给陶渊明写的“情书”, 情真意切,骄傲自得又苍凉坚定。在 他看来,以前的诗人多有仿古体、效 古体、拟古体之作,却没有追和古人 的诗作,而自己则是第一个追和古诗 之人。何为“追和”? 一般来说,“和” 诗是现实中朋友之间的诗词唱和、酬 唱、和答,如
唐诗名句“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在 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的酬唱诗,再如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众人严格按照同 韵同字而作的《咏内海棠诗》。所以“追 和”意味着要在精神上穿越时空,“尚 友”古人而进行诗歌唱和。苏轼说自 己唯独喜好陶渊明的诗,虽然渊明作
衝多載
狄栽条詹冰鈇史雜 *
欲
鬥''一往i G ^u 衫袷描名突
吹\
^贫^益罇?1女E t ,
的
鲐柃友衫>/.#
部
诗省^
4
考傲審夯咸声t
成也
d
铪谈希
f M
綮狄夫
t ^l J b 也承命庐i -t 發,
文,么游 々钿^
彳爲#l
f r t
成.14
供#豕嚐
t
飨是^々4子从
今4
持
K
>#或^-中
彳欢衅私-#
艮疝广地.->4-您太讀*々祕涔I
方物谇成孑 生•心
你
心
V
表^^/f i /v
n 而
沒久
对办 4秦.*.*0岑^^為,^,
龙何;7办哎兆々成 >卞卿令
期.侬良表从於尨灰植次而較
私今東
.
4A 騎嚅拖命 戚对柳杀5
_
^名九
欠肀浃桌狹
122丨国家人文历史
苏轼的朋友阁■
诗不多,但他“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的诗歌特点足以令包括李白、杜甫在 内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诗人等都望尘莫 及。苏轼前后共作“和陶诗”有一百多 首,自我感觉“不甚愧渊明”,现在想 集结收录,传给后世君子,委托苏辙 为他写一篇序言,这就是苏轼写此家 书的主要目的。接着,苏轼笔锋一转, 难道我只是单纯喜欢渊明的诗吗?不 是,我其实对其为人风骨有着深刻认 同,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深契我心, 遗憾的是,我也有“性刚才拙,与物多 件”的毛病却不能早些自知,半辈子宦 海浮沉,所以这就是我深深拜服渊明 并将其作为我晚年精神导师的原因。
对哥哥交托的写序任务,苏辙自 然义不容辞,但他对哥哥倾慕陶渊明 的态度似乎有些不以为然,因为他觉 得陶渊明其实“配不上”苏轼。他说: “渊明隐居以求志,咏歌以忘老,诚古 之达者,而才实拙。若夫子瞻仕至从 官,出长八州,事业见于当世,其刚信 矣,而岂渊明之才拙者哉? ”是的,陶 渊明是“古之达者”不假,可才华也确 实“拙”,对比而言,苏轼曾是皇帝近 臣,执掌八州,政治事业是当世人有 目共睹的;确实“性刚”,但怎能跟陶
渊明一样“才拙”呢?若从功业而论, 苏辙所言不无道理,彭泽县令陶渊明 自然无法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苏东 坡相提并论;从私情而论,苏辙对苏 轼始终景仰,“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自然认为苏拭过于谦抑了。
苏辙将写好的序言寄给苏轼后, 苏轼自然理解弟弟对自己的维护和赞 扬,但他“笔削”修改了苏辙的这
段评 论,更加强调他比不上陶渊明的地方: “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 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 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 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 之? ”苏轼称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 腰,隐居不出,而自己为官三十多年, 即使在“乌台诗案”中几乎被折磨至 死,却最终不能悔改,以至于到了今 天这份田地,所以自己在晚年以陶渊 明为寄托,“其谁肯信之? ”这是苏轼 在无数苦难岁月中孤独的自我剖白。
这又引起一个悖论。世人皆说陶 渊明、苏轼为旷达之人,大多是从他 们诗文中得来的结论。然而,当一个 人不断在诗文里勉励自己要超脱时, 说明他是不够超脱的;当一个人崇拜 某一个旷达的偶像时,恰恰证明了他
音乐的英语® /《归去来兮辞》(局部),宋,苏轼,纵32厘 米,横181.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卷 意态丰腴,结体稳密,书风充分流露潇洒奔逸的 气质。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和倾慕,并非一蹴而 就,而是在长期的贬滴磨难中经历了漫长的“恋 爰”长跑。他贬谪到黄州时对陶渊明的认同基本 还属于耕种田园的共鸣上,从黄州到儋州十多年 里,苏轼又遭遇了几次大起大落,荣辱得失旋起 旋灭,使他对陶渊明的理解逐渐深化,最终笃定 陶渊明与自己互为前生今世
缺少偶像所具有的某种精神力量。另 一方面,两人作为诗人,有着远超常 人的敏锐、敏感,生死、贫富、穷达等 所带来的困扰和痛苦其实更大,他们 可以通过诗文来去排解和审视这些问 题,直到看
透了,庶几可以释怀。但龚 自珍说陶渊明“莫信诗人真平淡,二 分梁甫一分骚”,说明陶渊明尚有登车 揽辔之志和讥刺幽怨之气。鲁迅说“既 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 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 于世事未能忘情”,“由此可知陶潜总 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 心,也不能忘掉‘死’”。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其实陶渊明、苏轼的内心并非 像在诗文里展示出来的那么超脱,但 两人终究还是比较旷达的,懂得向内 心寻求解脱和自由,最终“纵浪大化
孕*/_>#京咬:s i f t
^l
乂彬教故会年—
I
就
其
>3娘求之#^舍
4
之 择S >/&^A ;^^权Jy
f T 貪j 足
l
為小
vD
i
時A
波
水#坪111
及产
a
春芯
f '#烕之对分
4d
货衩
a ,爲奸始鄭所J 也
凍 邾如i l 乙义庙亨泛人事 t
底,4反^:尤冰名#很涞也
f
^.
i ^梢嫒
\#-#欲嚷
戈
姓耗泌—子
式
沴<r i 4i L *
夺
,目^卞4什!冬名^
名
表 4-o
i
徐志摩全集.
^> V
碎彳表
41^
^#^刎不
队自
t
W
J I I
形
坟蝴攸命祕边
妆你4.
束尤」
可4-戈
毛^名未
i
^>々l v
十昨
卟身A t
之
-4
.徵巧樣
FEB2021 |
123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中,不喜亦不惧”。
更重要的是,苏轼明显察觉到两 个人在“出处”上有共同的焦虑和挣 扎,就像学者田菱所说,“苏轼看到一 个人与他的人格相近,苏轼像陶渊明 一样面对许多相似的问题”。但他更羡 慕渊明听从内心的果敢抉择,而不是 像自己“终不能悛”。当然,这也不是 苏轼个人的焦虑,而是宋代“以天下 为己任”的士大夫共同的焦虑,毕竟 北宋的士大夫官僚政治与南朝门阀政 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
诸多“媒人”初中自我介绍范文
要明白苏轼为何与陶渊明摩擦出 跨越六百多年的灵魂火花,首先须了
解陶渊明在苏轼之前的接受史,即陶 渊明在死后六百多年中的文学地位经 历了怎样的变迁,有无一些前辈充当 了陶苏二人的“媒人”?
陶渊明无论在生前还是身后很长 一段时间都是寂寞的,其诗文很少得 到喝彩,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诗文风格 与六朝追求华美典雅的审美趣味有些 格格不入或不合时宜,如刘勰《文心雕 龙》中几乎不提陶渊明,但这种不合时 宜从另一角度来说又是超越时代的。 追求繁华的文坛流俗终将散若云烟, 年深日久的大浪淘沙最终会映照淘漉
出陶诗独特的本真气质。后来,鲍照、 江淹有仿陶诗作,钟嵘《诗品》幵始称 陶诗“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 辞兴婉惬”,赞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 /《陶渊明像局部),明,王仲玉,纸本设,纵106.8厘米,横32.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画家 用白描手法绘制,笔简意远,画中的陶渊明瘦骨清像,很有隐者之风。陶渊明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很长一 段时间都是寂寞的,真正发现陶渊明伟大之处的是梁朝萧统,苏拭则在宋人中独力完成了陶渊明在文学 史上的“经典化”,“为我们确立了这位伟大诗人不朽的地位”
宗也”,但也只是将其放入“中品”诗 人行列。真正发现陶渊明伟大之处的 是梁朝萧统,他不仅为陶渊明写传记, 也整理其文集并作序,称赞其作品“文 章不”“独超众类”“莫之与京”,还 在《文选》中收录陶诗八首。
经历隋唐鼎革后,初唐诗人王绩 对陶渊明产生了深切共鸣,他仿照《五 柳先生传X 〈桃花源记X 〈自祭文》撰 写《五斗先生传M 醉乡记M 自撰墓志 铭》,隐居躬耕东皋而逝。而盛唐诗人 因建功立业的普遍渴求,多不认同陶 渊明的隐居遁世,但对其诗歌和人格 逐渐认同,如李白第一次将陶渊明与 谢灵运并称。随着“安史之乱”后中唐 诗人趋向归隐,越来越多的诗人幵始 主动学陶,如白居易、柳宗元、韦应物、 元结等。白居易自称“异世陶元亮”, 学者戴建业认为陶渊明是对白居易一 生心仪最久而又影响最深的诗人,尤 其在晚年成了“须臾不得分离的精神 伴侣”,因为白居易曾作《效陶潜体诗 十六首》,如此规模效仿陶体在史上属 于首次,他在晚年也仿效《五柳先生 传》撰写《醉吟先生传》,寄情山水携 带“陶、谢诗数卷”及“一卷陶潜诗”。
正如钱锺书所说,唐人“虽道渊 明,而未识其出类拔萃”,“渊明文名, 至宋而极”。唐宋变革者甚多,贵族制 解体,士大夫官僚伴随科举制崛起, 儒学出现理学的转型,文化走向内在, 而陶渊明诗文那种超越时代的自然平 淡风格便适应了宋代追求理趣的审美 文化。文坛盟主和史学领袖欧阳修接 续韩柳的“古文运动”主张,认为“晋 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 而已”。他弹琴时作诗:“吾爱陶靖节, 有琴常自随。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 知。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其中苟
有得,外物竟何为。寄谢伯牙子,何须 钟子期。”好友梅尧臣和诗曰“夜坐弹 玉琴,琴韵与指随。不辞再三弹,但恨
124
没有人在乎丨国家人文历史
■苏轼的朋友阁
公/南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书经明代文彭、毛氐汲古阁,清代黄丕烈、汪士钟、杨氏海源阁等名家 递藏,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陶渊明的诗文风格与六朝追求华美典雅的审美趣味格格不入,故其诗文很 少得到喝彩,唐代诗人因建功立业的普遍渴求,多不认同陶渊明的隐居遁世,但对其诗歌和人格逐渐认 同,尤其是白居易自称“异世陶元亮”,曾作《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如此规模效仿陶体在史上属于首次王光宇
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与科林伍 德“一切历史都是观念史”在本质上是 相通的,因为一切历史都是现实心灵 对过去的认识。同样,文学史也是不 同时代的人类心灵借助文学文本而进 行的古今对话和思想交流,投射了浓 郁的当代精神,经历了现实观念自觉 而无意的过滤、筛选和审查。因此,苏 轼对陶渊明的钟爱不仅是个人的,也 深受时代观念和集体意识的驱动。
“恋爱”长跑
当然,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和倾 慕,并非一蹴而就,而在长期的贬谪 磨难中经历了漫长的“恋爱”长跑,最 终笃定陶渊明与自己互为前生今世。
“乌台诗案”使苏轼心灵受到很大 摧残,案后他被贬谪黄州。元丰五年U082 )初春时节,他躬耕于城外东坡,居于雪堂,感觉很像陶渊明当年游斜 川一般,仿佛他是自己的前生,心情 略感安适,作了一首《江城子》:“梦中 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 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 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 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曰景,吾老矣,寄余龄。”
在这种悲欣交织的心情中,此年 七月和十月,他先后两次游览赤壁古 迹,写下了《赤壁赋M后赤壁赋》《念 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此时的 苏轼,虽然表达了“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物与我皆无尽”等旷达思想,但 毕竟仍未能从政治阴影中摆脱出来,所以他对陶渊明的认同基本还属于耕 种田园
的共鸣上。
两年后,苏轼离开黄州赶赴汝州,
世少知。知公爱陶潜,全身衰敝时。有 琴不安弦,与俗异所为。寂然得真趣,乃至无言期。”两人大概是从陶渊明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受到启发。
在苏轼真正“爱慕”陶渊明之前,他不仅在时代审美氛围中接受了陶渊 明,也在阅读经历和人际关系中至少 受到五位前辈“媒人”的影响。首先是 王绩、白居易、柳宗元。王绩与陶渊明 并列成为苏拭归隐田园的榜样,“斜川 追渊明,东皋友王绩”;苏轼常以白乐 天自比,“东坡”之号也因白居易《步 东坡》而来;苏轼对柳宗元的屡次贬 谪也多有共鸣,晚年到海南岛,“惟陶 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策,长置左 右,目为二友”。其次是欧阳修、梅尧 臣,二人皆是苏轼的伯乐老师,对其 政治人格、诗文创作、思想倾向有着 直接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身为弟 子辈的苏拭所作的《题沈君琴》很可能 受到了陶、欧、梅的共同影响:“若言 琴上有琴声,放在厘中何不鸣?若言 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事实上,不仅是苏轼,许多宋人 都对陶渊明表达赞赏,即使他的政敌 王安石也在《岁晚怀古》中借用陶渊明 的诗句表达归隐之志。然而,苏轼却 在宋人中独力完成了陶渊明在文学史 上的“经典化”,学
者袁行霈说:“萧 统为我们发现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而 苏轼则为我们确立了这位伟大诗人不 朽的地位。”正如苏拭给苏辙的那封家 书中所言,他认为陶诗堪称古今第一。以往评论家赞扬的多是陶渊明耻事二 姓、安贫乐道的节义及其诗文的独特 风格,但苏轼却在此基础上推进了两 大步,一是阐释和肯定了陶渊明超越 时代的人格魅力和生命意识,二是借 陶渊明发现了自己并将其与自己融为 一体,进一步建构了陶渊明的独特性。
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轼,我们很 难想象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克
掏
淵
明
翻
卷
第
二
丨
—
1#
-
1
1^肯
I
圏
.
:
-
「
形
影
神
升
序
M
M
I
貪
賤
不
情
生
|#1
甚
^1
焉
故
板
來
形
影
之
苦
言
神
辨
自
然
|^|
釋
1^
.
好
事
—
启
子
典
取
其
松
爲
、
_
_
_
^
贈
影
」
首
丨
_
_
_
_
_
_
_
__
3
:^
不
恭
_
^
奮
—
-
^
—
財
^
3
^
^
一
'^
.f
^
s
f t-
作
d
<
'
謂
々
最
蝥
—
t l
—
^
l
T>,
w
見
l^.
v
中
奄
l^i
lii
#
期
f
跫
FEB 2021 | 125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僉/《归去来辞书画 卷》,南宋,佚名,现 藏美国波士顿美术 馆。苏轼在惠州时开 始主动而自觉地创作 “和陶诗”,按照最严
格的次韵来作诗,不 仅在仪式上展现出 “夫唱妇随”“亦步亦
趋”的姿态,在体悟 上也进入一个新的层 次。他愈发感到自己 与渊明心心相印,最 终慨叹“我即渊明, 渊明即我”
途中幼子夭折,改赴常州。次年,哲宗 即位,太后临朝听政,王安石等新党 被打压,苏轼知登州后入京,先后担 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浩、知礼 部贡举,后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出 任杭州,被召回朝后,又出任颍州。元 祐七年(1092),苏轼出任扬州,次年 出任定州。绍圣元年(1094 ),哲宗亲 政,新党再次被重用,苏轼被贬至广 东惠州,后至儋州。从黄州到儋州的 十多年里,苏轼又遭遇了几次大起大 落,荣辱得失旋起旋灭,使他对陶渊 明的理解逐渐深化。
在扬州期间,苏轼写了一首《问 渊明》,是一次与陶渊明《形影神》的
思想对话,“委运忧伤生,忧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流露出他 对陶渊明处世观念还存在一定的不理 解,尚处于磨合之中。但他已逐渐关 注陶诗,“昔我在广陵,伥望柴桑陌。 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过”,幵始创 作“和陶饮酒诗”二十首,“我不如陶 生,世事缠绵之”,“每用愧渊明”。对 此,苏辙也和诗二十首,如“永愧陶翁 饥,虽饥心不惑”。此时,苏轼也甄别 出陶氏独特的精神气质,曾对晁补之 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 并举例俗本“悠然望南山”应该不是渊 明的本意,而应该是“悠然见南山”, 方可体现出他的悠然忘情。学者田晓
菲指出,在苏轼提出质疑之前,没有 哪种版本是“悠然见南山”的。但苏轼 提出后,“望南山”皆改为“见南山”了。 当然,这也与宋代特殊的审美文化相 关,体现出苏轼已开始建构起自己心 目中的陶渊明。
在惠州期间,苏轼听闻儿子苏过 诵读陶渊明《归园田居》,想起当初在 扬州的和诗,内心应该受到
震动,决 定“要当尽和其诗乃已耳”,幵始主动 而自觉地创作“和陶诗”。一般而言, 和诗按韵之严宽分为次韵、依韵、用 韵,其中次韵最为严格,要求唱和之 人须用原诗的原韵原字,而苏拭的“和 陶诗”便选择了最严格的次韵。由此
^<.14^4朽
3
|
童祕•'<.
七沁«5尨柄t
柁^钩名昀1
126
丨国家人文历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