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试图尝试在“生本生态”理念下,打通文言文与现代文在阅读理解层面的“隔”(界线、阻隔)。从现实教学来看,学生更容易接受现代文阅读文本,比较害怕文言文阅读文本。一线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重“言”轻“文”比较普遍,长此以往,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意义就大打折扣。
《烛之武退秦师》是传统名篇,笔者上学时学过,工作后也教过多遍,在教研活动时也听过多次。当然,这篇独具魅力的文言文被不同的教师操持讲授过,不乏有创新之处,但更多地是被简单地疏通一下文意就大功告成了。笔者心有不甘,思虑其创新之处。文言文能不能像白话文(现代文)那样来教授?来深挖?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时,大胆尝试利用文本信息来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反响很好。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现象。
2.学会用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如何挖掘文本信息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采取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研究探究性学习方式。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扫除字词障碍,侧重“言”;第二课时:分析人物,侧重“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第一课时相关内容
1.解释加点字意义和用法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名词动用,订了盟约;建立同盟)(4)唯君图之(名词动用,计划,考虑)
2.解释下列“以”的意义和用法
(1)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2)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3)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3.解释下列“而”的意义和用法
(1)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2)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3)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4)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二、分析人物形象
(一)在筛选信息分析人物之前,我们观看当时形势图,从图中更加清晰看出各诸侯国之关系,包括地理位置。
(二)学习交流流程
1.学生自主阅读思考(重点)
2.小组内部交流
3.班级师生讨论交流(核心,主体部分)
4.师生总结
(三)教师预备和总结的人物形象及理由
1.烛之武——
(1)接受命令前,发泄怨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理由: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真性情。
(2)接受使命时,克己复礼:“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滕王阁序教案理由:在郑伯承认错误之后,其“许之”。识大体。
(3)接受使命后,胆识过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理由:“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亮明观点,切中肯綮)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反正之法,陈述灭郑利晋不利秦,保郑利秦不利晋。就地理位置,析以利害;就亡郑舍郑之利,诱之以利)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⑤夫晋,何厌之有?//(从秦晋历史谈到晋背信弃义、贪得无厌久矣,轻轻一点,四两千斤。从历史教训,挑起宿怨)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⑦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反语相讽,打消秦伯疑虑,促其撤军。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揭晋之
野心,警以后患)。“不战而屈人之兵”——超胆识。
过人之处:1.他以其敏锐的眼光选中秦伯作为游说对象而非晋侯;2.他分析形势有理有据,时空交错,合情合理,让秦伯听后不得不折服,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3.韬光养晦,穷且益健(“缒”)
2.郑伯——
面对烛之武的怨言时,郑伯立即承认错误——“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爱才但不识才。
由此我们联想到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面对广大官兵,刘邦直言不讳地说出三个“吾不如”——“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多么可敬可佩的国君啊。
3.秦穆公——
4.晋文公——
5.佚之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东周列国志》记载烛之武是“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致到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