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
甲骨文的出现有怎样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
国第33处世界遗产。原因之一在于她灿烂的青铜文化。今天让我们走进青同时代,探究一下世界著名的青铜器身上所蕴含的灿烂文明。
二、新课学习
(一)青铜的高超工艺
师:2001年7月13日,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北京申奥成功,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2006年7月13日是北京申奥成功5周年,同样的欢乐再次留在人们心中,请同学记住7月13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
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以其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教师:原始社会后期再我国哪些地方发现了青铜器?
学生: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出现了铜器。
教师:出土的代表铜器都有什么?
学生: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教师:注意,齐家文化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夏商文化之间的遗迹在我国十分少见。冶铜业的发展是齐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齐家文化也是我国最早普遍使用铜器的一种文化,被视为中国青铜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源头。
看看照片,这是被称为“中华第一镜”齐家文化代表,1975年,在M41号墓葬发掘出一面铜镜,直径12厘米,厚0.3厘米,镜面光素无饰、扁平,背面中央有桥形钮,钮高0.5厘米,从器物本身来看,属于一次范模浇铸成型,钮部有锻饰痕迹,边缘规整光滑,器物通体有锈蚀斑迹,该铜镜现存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
而后工艺愈来愈加精湛,我们来看看司母戊大方鼎,来,说说你们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司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因鼎宽大得形似马槽,人们又称它为马槽鼎。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6厘米,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纹饰以云雷纹为底纹,耳的外郭饰一对虎纹,虎口相向,中有一人头,似被虎所吞噬。鼎腹、上下
均饰以夔纹构成的方框,两夔相对,中间以短扉棱相隔,足部饰兽面纹,下有三道弦纹。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科学家们分析大鼎是采用组芯的造型方法,用块陶范铸成。双耳是先铸成后再嵌入鼎范内,鼎身其余部分都是一次铸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鼎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教师:司母戊鼎发现的意义:
滕王阁序教案学生: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反应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折射出当时的强盛国力。
多媒体出示四羊方尊图片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四羊方尊
学生: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它造型雄奇,寓动于静。最突出的、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羊背和胸部饰有鳞纹,前腿为长冠鸟,圈足上饰有夔纹。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教师: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是怎样的呢?
学生: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多媒体展示青铜器制造过程图
考考你
《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你知道“钟鸣鼎食”的来历吗?
教师总结: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另外有酒器青铜爵、盉等;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器以酒器觚、爵、斝为主,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多媒体展示青铜器图片
教师:利簋。西周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这与前朝明显不同,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
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多媒体展示利簋图片
教师:想一想,青铜制造业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特点一:规模大;特点二:品种多;特点三:工艺精美;特点四:分布范围广。
(二)甲骨文记事
教师:甲骨文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学生:殷墟
教师:在哪个朝代发现的甲骨文
学生:商朝
教师:什么内容?
学生: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教师: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清朝末年,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兽骨和龟甲。距今三千多年。
教师:甲骨文记载的都是些什么内容?
学生: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师: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是什么?
1.象形字: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有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
多媒体展示象形字图片
2.指事: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代表某一事物或概念。如“上”字,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一短横表示水平线以上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指事字的图片
3.会意: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如“从”字,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表示跟从的意思。
多媒体展示会意字图片
4.形声字: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主要以形声字为主。
多媒体展示形声字图片
教师:甲骨文与汉字是什么关系?
学生:现代的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教师:为什么说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呢?
学生:甲骨文以象形、会意等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文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
多媒体展示十二生肖甲骨文图片
思考:甲骨文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成的,对我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是我国文明史的开始。
三、课堂总结
青铜文明不仅突出表现在铜器制作上,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器制作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阶段。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便称作“青铜文明”。我国夏、商、西周时期正处于青铜时代,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
四、课堂练习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B  )
A.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之际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中注意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层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进行总结说明,应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