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优秀8篇)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窃金不止 篇一
    在楚国荆山东南,谷地宽广,富含金矿。顺着水流泥沙俱下,附着于水流泥沙之中,有贵重的天然金砂。所以,大量的淘金者从四面八方涌来,偷偷地采金。
    尽管官府的采金禁令非常严厉,抓到了偷采金砂者,立即在市街分尸示众。禁令下达后被处以极刑的人不计其数,尸体抛弃于水中,水为之阻塞不流。可是,违法采金还是不能禁止。
    当时,最惨重的酷刑,没有比‘市街分尸示众’更残忍的了,但偷偷采金的行为还是不能禁止。那是因为,不一定每个偷偷采金的人,都会被官府抓获,这样就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所以,现在若有人在这里说:“给你天下所有财富再杀死你,你愿意接受吗?” 即便是见识短浅没有作为的人,也不会作出这种愚蠢的选择。占有天下,多么大的利益诱惑呀!还不愿意,那是因为他已知道必死无疑。
    所以,刑罚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漏洞存在,那么虽然有‘市街分尸示众’的酷刑,也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偷偷采金的行为就不能禁止。如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知道犯法必死无疑,那么把天下的财富全都给他,也没人愿意去干违法乱纪的事了。
    韩非子的寓言 篇二
    君主不堵塞墙壁的隙缝和孔洞,而费尽心机用赤土和白土去粉饰外表,一旦遇到暴雨疾风,墙壁就一定会倒塌;不消除眼前的祸根,却在那里凭空思念孟贲、夏育那样力大无穷的武士,为自己拼死效力;不严防内部的祸患,却在边远地区加固城中之城;不相信国内贤臣研究讨论的问题,不采用国内贤士的计谋,却去结交千里之外的大国。
    如果这样,一旦国际国内突然发生变故,即便有孟贲、夏育般的勇士也来不及赶来救援,国外的同盟者更是鞭长莫及。所以,国家面临的灾祸,没有比这种舍近求远的用人处事之道,更为严重的了。
    在当今社会中,为君主忠心耿耿献计献策的人,一定不要使自己的君主,去学燕王那样“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不要使当代的人,不怀自厉之心尽自身之责,而只知拜倒在前人
的脚下,去怀念追慕古代的贤人;不要指望越人中的游泳高手,能及时赶来施救中原的落水者。
    这样,君臣上下就能亲密无间,国内就能建功立业,国际上也可以成就威名。
    韩非子的寓言 篇三
    历山之农者侵畔①,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②。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③。东夷之陶者器苦窳④,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⑤,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⑥!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⑦。故曰:圣人之德化乎!⑧”(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①历山:根据“舜耕历山”的传说,自称是舜耕过的历山,北至黄河逐鹿,南至浙江上虞,西至山西永济,东至山东济南,全国共有二十一处。侵畔(pàn):侵,侵入。畔,田界也。—《说文》。②期年:旧读(jīnián),一周年。甽亩:甽(zhèn),田边水沟。亩,田中高处,垄。甽亩,即田中垄沟。③坻(chí):水中的小块高地。④东夷:历山东部地势平坦而广阔的地方。苦窳(yǔ):苦,通“盬(gǔ)不坚固 ”。窳(yǔ):粗劣。⑤官:职责。⑥信:果
真,的确。⑦躬藉处苦:躬,亲身,亲自。藉(jí):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之田。自周初始,统治者就很重视农耕,并直接参加农业劳动,史称“王耕藉田”,一般于早春择吉举行。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及各级农官皆持农具,至天子的庄园象征性地犁地,推犁次数因人不同,“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⑧德化:用德行感化人。故事解读;舜是一个好官,能为人民做实事,帮助人民。真正好的人就是为人民办实事,说实话的人。朝廷上官员很多而只有心里想着百姓的人才能得到百姓拥戴。
    韩非子的寓言 篇四
    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做了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一国上下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规劝他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公孙仪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明确拒绝别人送鱼。假如接受别人的鱼,难免就会仰承别人的脸。仰承别人的脸办事,将会走上违法的道路,违法就会被罢免相位甚至入狱蹲监,这样一来虽然想吃鱼,未必还会有人无缘无故地送鱼给我,我又失去了俸禄,吃鱼的机会就没有了。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
为官,就不致于违法而失掉相位,这样我虽然爱吃鱼,还有足够的俸禄,能够长期供给自己吃上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鱼。”
    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守法的思想品格,在这里明白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而且明白告诉人们,‘需要别人的帮助,等着别人来监督,不如自己管好自己’。
    韩非子的寓言 篇五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①,明日,会天疾风②,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③。(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①魏文侯: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姬姓,魏氏,名斯。②虞人:又单称虞、山虞,古代官名。掌管山泽草木鸟兽牧猎的职官, 早在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时代,便有关于虞人掌管山林草木鸟兽的记述。期:约定。明日:第二天,次日。会:恰巧,正好。③犯:顶着;冒着。罢:取消。故事解读;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要取信于人,首先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连自己都做不好怎么去要求别人哪。
    韩非子的寓言 篇六
    卫灵公的时候,弥子瑕年轻聪明漂亮,还是孔子高徒子路的亲戚,自然受到卫灵公千般宠爱。所以,弥子瑕专权于卫国。
    有个专门供卫灵公取乐的矮小艺人,对弥子瑕非常不满,当他见到卫灵公时,壮着胆子在卫灵公面前说:“我的梦终于应验了啊!”卫灵公好奇地问:“什么梦?”矮小艺人回答说:“我梦见炉灶,结果就见到了您呀!”卫灵公怒气冲冲地说:“我听说,将要见到君主,会梦见太阳。你为什么见到我,却梦见炉灶呢?”矮小艺人说:“太阳普照天下,一个东西遮挡不了它四射的光芒;明君圣主功德荫庇全国,一个人隔绝不了他的福音。所以,人们说将见君主会梦见太阳。
    可是生火烧饭的炉灶就不一样了,只要有一个人把持着灶门烤火,他身后所有的人,都无法看见灶膛里的火光了。
    现在,或许就有那样一个人,不是完全挡住了君王的光辉吗?那么,我虽然梦见了炉灶,结果见到了您,不是正好符合眼前的实际情况吗?”
    韩非子的寓言 篇七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①,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像吾故裤。②” 妻因毁新令如故裤③。(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①为裤:为,做;制作。②故裤:故,旧也。——《广韵》。③因:依据。令:使,让。故事解读;卜子妻子是很机械呆板的人一定要按照旧裤那样穿着,甚至将编好的新裤弄成旧裤。这样的行为很可笑,其人妻真是愚笨。做事情要讲究实际不能总是教条主义。这与前面所则所说的宋人一样,死心眼。
    韩非子的寓言 篇八
    春秋时期有个宋国人,一天偶然挖到了一块美玉,连忙跑去献给掌管工程建筑的新任“司城”子罕。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子罕执意不收。献玉的人笑着说:“这块宝玉,我悄悄拿给雕琢玉器的工匠鉴定过,他认为绝对是块难得一见的珍宝,我才敢拿来敬献给您这样德高望重的人,大人您还是收下吧!”
    子罕义正严辞地回答道:“我把洁身自爱、不贪图财物的操守视之为宝,你则把这块玉看作是宝。假如你把美玉给了我,我又贪婪地收下你献的美玉,我们两人岂不是都丧失了自己拥有的‘宝’吗?不如各自珍视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吧!”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子罕的这一番话,说得献宝人满脸愧,叩头至地多时,然后缓缓对子罕说道:“大人啊!小民献玉,并不是要攀附权贵。您可知如今恶贼猖狂,而我在南山偶得此宝,远近皆知。小人若怀藏着宝玉,走不出乡里就会遇到危险,保留着它就等于自己死。我还是把它送给大人您吧!这样我就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了!”
    子罕明白了献玉人的。苦衷,就把他安置在城里住下来,而且把美玉收下,放在安全的地方,然后让玉工精雕细琢,再卖出去,把钱全部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一个富翁。最后安安全全地送他回家,还派人加强缉盗,保证百姓安宁。献宝人千恩万谢,欢天喜地返回家里,四乡百姓都敬佩子罕不占不贪的高尚品质。“子罕辞玉”的佳话从此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