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作文(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读书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读书作文1
携一卷诗书,撑一把小伞,于阳光和煦,天朗气清之时,行走于西湖河畔,清风徐来,丝丝清凉中总是夹杂着缕缕芬芳。抬头细看,那一枝枝含苞待放,娇羞欲滴哦不正是绿梅花吗,可惜花苞未密,花瓣尚稀。然而绿梅却正是如此,花素雅胜过红梅如火热情,花束稀微赛过牡丹。以是,人多爱绿梅,却叹其少。
世间万物,皆是如此,越是稀奇特美丽之物,越是吸引世人,越是泛滥之物,往往粗制滥造,因此,我们怎能以数量来论成败?
也许你一目十行,博览书,阅读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无人企及,可是,看了这么多,你学到的终究有多少,理解领悟的又能有多少?正如朱熹所言“书贵于精不在多。”“一书读之,思之者再三。”只有仔细领悟,细细研究,方能知其真谛。
古往今来,各行各业,无不如是——数量无以论成败。
唐代是诗歌繁荣鼎盛之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豪放浪漫著称的李白,实乃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圣杜甫的爱国情怀让我们为之动容。李贺、杨炯、白居易等一系列诗人均以诗才著称,然而至于宋朝,文化便倡导通才,以是,整个宋代再也难有某一领域卓越的人。
专注钻研才是通往成功的真正途径,自诺贝尔奖成立以来,中国的得主可谓少之又少。于是,国人心中便有了“诺贝尔奖情节”。然而,学术科研领域终究有几人能够“板凳一坐十年冷”呢?反观外国研究者,往往研究一门专业课题,便是数十年。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也是倾其一生,才有了青蒿素的问世。
清代雕刻家高应美,一生只雕刻了三件作品,他每下一刀,都是数夜的思索,每一片木屑,
都是冥思苦想而来,虽然仅留下了屈指可数的作品,但他的名字却穿越时空,流传至今,这表示专注带与他的荣耀。
好莱坞巨星娜塔莎曾在日本一家寿司店用餐,她称那里的寿司是她吃过最好吃的寿司,可是,却有一件事她很奇怪——这家店只有六个座位。确实,日本的每一家顶级餐厅规模都非常小,他们认为每一件东西都应发挥他们极致之美,而若做不到则宁肯不做。正是这样一种专注于几件事的精神,让日本飞速崛起,诺贝尔奖频频花落日本便是最好的证明。
绿梅俏丽枝头,吸引众人,是因为它花开茂盛,簇拥枝头吗?屠呦呦俘获诺贝尔奖,名传海外,是因为她发明众多,创造众多吗?高应美千古留名,世人敬仰,是他作品无数,通及万家吗?寿司店吸引一众食客,名声大作,是因为菜品丰富,菜多样吗?不是!都不是!数量从不是他们成功的砝码,而是他们鲜明的特征。
由此观之,数量无以论成败。
论读书作文2
谈到读书,我们首先应该建立一种正确的读书观。
为什么要读书?一切书籍都不外乎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说明,都不外乎是人类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总结或工具;同时我又才知道我们读书不应该是为了旁的,而应该主要地是为了用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来提高自己,武装自己,以便去继续征服自然与改造社会。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的人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如果一个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能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道理,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细琐的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改善。
论读书作文3
心境不同,体会也就不同。这就好比一杯咖啡,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而爱喝咖啡的人,却说咖啡香浓。
读书亦是如此。不爱读书的人正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读书乐之境呢?
首先,要忘掉苦境。假如忘不了苦,那么就无法在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乐。当今的学生,大
多说读书苦。诚然,考试与升学的压力,扼杀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但学生不会从读书中到乐趣,也是不争的事实。古人读书,大多摇头摆脑,乐此不倦;今人读书,大多愁容满面,见书生厌。古今读书之心境为什么有如此之差异?不能否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今的快节拍生活无法让人静下心来好好念书。长此以往,看到书就心烦气躁,但我认为,这绝对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我们这批新新人类的“心境”出了问题。
其次,心不净,则难成事。不是读书苦,而是我们无法扼制那颗动荡不定的心。当今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早已俘虏了我们的心。与娱乐相比,读书当然是苦的。另外,读书之悲苦,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向往俗世的功利。林语堂先生曾在《论读书》一文中说:“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读书本是无功利的。带着功利之心读书,读书还会有乐趣吗?还是林老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因此,快乐读书的前提就是要安顿好那颗动荡不定的心。
第三,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阅读。唯其如此,读书之乐境才会如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豁然明朗。我以为,读书应当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己的眼睛来读书,这是低级的阅读。另一种就是用生命来读书,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也只有用生命来读书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会读书的人,此刻,读书不是负担,而是享受生活了。
书的作文其实,畅游书海,我们的生命才会视通万里,思绪千载,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在书中,我们可以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大师对话;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外古今,我们无所不去。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荷马与巴尔扎克,了解雨果与华兹华斯,了解了卢梭与康德。在书中,我们会认识孔子和庄子,认识屈原和文天祥。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完善,思想得到了升华,乃至可以成为大师——没有一个大师不是书滋润出来的。
当然,读书也不会是一路顺风的,“半空坠”是常有的事情。如今的我们太怕考试分数低,太怕输,太怕老师和父母失望的眼神,太怕孤单。我认为,分数大多与读书无关,分数低绝不是因为书读得太多,而是读得太少。
假如,书是帆,良好的心境是风,那么,读书之乐便是那探险的远航之船了……
论读书作文4
如今现在的中国大多数孩子从小都是以读书为主。然而,这也表现了中国人对文化的重视,在全世界中能有百分之二十孩子是喜欢真正是不被家长强迫而读书的,那已经是很不错了。甚至一些人们所称学霸的孩子们,他们都不是想要读书的,大多数都是父母的强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