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心得体会最新7篇
中国经典诵读诗词篇一
1、《时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2、《练圻老人农隐》学生诗歌朗诵
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
养蚕唯堪了官税,卖犊未足输米钱。
虬须县吏叩门户,邻犬夜吠频惊眠。
雨中投泥东凿堑,冰上渡水西防边。
几家逃亡闭白屋,荒村古木空寒烟。
君独胡为有此乐,无乃地迩秦溪仙。
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
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
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
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
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灊。
便投笔砚把耒耜,从子共赋《豳风》篇。
3、《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4、《次韵王得淦长至》
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
老息他无分,新阳便有缘。
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
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的。
5、《喜王起侍郎放牒》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
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我班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有一个学期。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学生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为了能把《弟子规》背下来,并能在背诵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读,这给他们学语文的自信心。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们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通过背诵经典,也使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同时,多读经典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诵读该学生更多的
时间、机会进行阅读,可以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特别是经典诵读涉及到的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艺术等知识。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回首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一学期诵经之路,我感慨;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朗朗的校园,我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将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篇三
一、活动主题:
诵经典诗文,做博学少年。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从而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借经典诗文诵读的平台,使学生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三、参赛对象:
1—6年级学生
四、比赛内容:
各年级本学期必背古诗文篇目
五、活动程序:
1.检测:11月21日至11月22日,各班自主进行古诗文诵读检测,依据诵读成绩评定相应的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