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诗歌读后感(3篇)
篇一:汪国真诗歌读后感
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
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
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热爱朋友一样去热爱书。
悠闲的时候,去书中游弋一翻,就仿佛从花丛中走出来,身上也满是芳香。
本以为教师是一个轻松的职业,可真正成为教师才懂得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自身应该注重多种品质
自信
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一个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自信。
作为教师。
如若没有自信,便没有三尺讲台上的讲者风度。
如若没有自信,便没有两代共处中的师者风范。
有时总是问自己:我能成功吗?这时,我还难以撷取成功的花枝,当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功,这时,收获的季节离我们已不太遥远了。
容纳
对于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要什么都喜欢,却应什么都容纳,容纳是借鉴也是汲取,借鉴使人明智,汲取使人强大。
作为教师。
我们更应容纳别人的理念,使自己卓越不凡。
我们更应容纳社会的规则,使自己凌然不愤。
容纳可以弥补我们的某些薄弱,也可以弥补个人的才能不足,谁是完美无缺的呢?谁又敢说自己是才华横溢的呢?
生活中给予和接受的事每天不知发生多少,细究起来,有许多给予是不求回报的。
作为教师。
给予学生知识,并乐在其中。
给予学生欢乐,并乐此不疲。
给予并不难,只要是给予不求回报,给予及时。给予求知者知识文化,给予灰心者信心鼓励,并能认清给予是平等的,而不是恩赐或施舍。
当我们自信,我们更有力量。
当我们容纳,我们更加卓越。
当我们给予,我们更具品质。
不求生活有多绚丽多彩,只要在宁静的时候,读一读文字组成的书,品一品大自然组成的另一本书,增强自信,扩大容纳,充实给予。
汪国真诗歌读后感相关:
篇二:汪国真诗歌读后感
借了本又见汪国真,翻阅间不禁回味起我的汪国真情结。从上初中开始,我就喜欢在个精致的小本摘抄些小诗,短句。有事儿没事儿总爱拿出来读读,品品,欢喜的不得了,从不知也不问原创是何方神圣。
高中时,尤其是后高中时代,时间紧,目标明确,但就是老犯迷茫,一有时间就翻书抄。汪国真诗集读后感。那些个豪言壮语,那些个经典心声,每每提升我的斗志,甚爱之。身边的挚友,谁心情不好了,谁又迷茫抑郁了,总爱用蓝或黑笔认认真真地抄下来,虔诚地送去,希望他能得到些慰籍。
后来,看的那些东西多了,无意中注意到那些作者,竟非常惊奇地发现,那些美好的诗文,都诞生于汪国真的笔下,呃呀,那个感慨啊,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但终究还是不知汪国真是个什么人物,什么样的脸庞,什么样的发型,呵呵,也不那么较真,非弄清不可。尝到了鸡蛋的美味,又何必非要见识一下那只下蛋的鸡啊?就这样存着那份好奇竟到了高中。席慕容诗歌
再后来在校内外的小书店里瞥见了一本汪国真诗集,翻开扉页,一个清秀阳光的老男孩闯入眼帘,架着副黑大号眼镜,充满文人气息,却透出一份洒脱,不禁微微笑了。小心翻阅眼前的这本书,竟载有国真老师的、书画、歌曲等,始知国真老师才高九斗有余啊!佩服!
还有记录说,十多年前中国曾掀起过“汪国真风暴”,尤其在男女青年中,呃,我竟从不听闻,哀哉!十多年前的风暴,至今的我依然钟爱,我知道,不是我的心偏老,是国真老师的心永葆青春啊——
每个句子都在口中,每篇佳作都在心头舞蹈,或滋滋润润的,妙不可言,或青春立志的,久不敢忘。
呵呵,真好,真好。
篇三:汪国真诗歌读后感
又随手翻开《汪国真诗文精选》,又是一种新的感受。
记得在二零零二年九月的一天,打开电视,正在播映的是凤凰电视台的王牌节目之一__《鲁豫有约》。就在这天的这个节目中,我认识了一位元曾经在八十年代末到就是年代处风靡中国诗坛的诗人__汪国真。
在节目中,我瞭解到汪诗的发展过程:由“校园手抄本”到连续出版几十万册。因为好奇,好奇于汪诗的魅力,我特意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汪诗选。后来,好奇变成喜爱,喜爱上了读汪国真的诗。
翻开扉页,镶嵌著两行横向的装潢得漂亮的楷体字__“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是汪诗的名句。这是一个既通俗有深刻的句子。这句子的十六个字再简单不过了,让人毫不费力就能的清楚;但又是深刻的,把“脚”、“人”与“路”、“山”相比,一下字就把人生路途上的个人努力抬高了,同时给读者以自信。这是以简洁、通俗的句子给人启迪,从而使读者的心中树立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
通俗易懂是汪诗的一大特点。汪国真抛弃了朦胧诗那艰涩难懂的成分,取其“柔”;抛弃了古典诗词的格律限制,取其“韵”;抛弃了现代散文的冗长,取其“深”。这样直抒胸臆而没有刚锐之气,没有格律而不乏押韵,句子短小精悍而道理深邃,总的说来就是通俗,如平时说话交谈一样,直白而不加修饰。这样的语言最有可能打动人,也最有可能让人明白深刻道理。
如《我微笑著走向生活》一诗中,连续用了四组“报我以。?我。”这样的自问自答,好象真的看到作者对著镜子自言自语,是亲切的语言,有著深刻的思考。
除了语言的通俗,汪诗的内容也很通俗。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的逐
渐深化,诗歌的定义也不断改变,由“意识形态的工具”转变为“的载体”,诗歌里的“红”字眼少了,更多的是对现代化建设的赞美,对人民生活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感叹。读者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人生、前途命运,要求一些感情的慰籍、寄托与安静。
席慕容等人的诗歌广受欢迎就是这原因。不过席慕容的诗歌在很多人看来,还隐藏著一种无奈,特别对情爱方面,有一种无力感。而汪诗不同,自里行间,始终散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乐观的精神,在汪诗中大有体现。欣赏一下《希望你活得潇洒》就知道了:“希望你活得潇洒,不要走不出以前的篱笆:把目光朝想未来,不要总牵挂昨日的黄花。失去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是你把它想成了最美的图画。前面的路上还有许多风景,不要耽搁快迈出生活的步伐。”
“把目光朝向未来,不要耽搁快迈出生活的步伐”这是多么乐观、豁达、美好的呼唤!是存在与我们身边的道理,却又好象从九重天外一下子注入心房,使人豁然开朗,使人充满力量。这样的诗,出自汪国真笔下的实在多得很。
一本读罢头飞雪,只有一段一段韵律诗篇回荡心间。作为汪诗的读者,我感觉到了汪国真的诗的魅力。
年轻人有一种要对事物解释一番的冲动,而一种乐观、向上、激励人生的精神,正中了年轻人的意。
愿现在一直到未来,会有一种如汪诗般的魅力引领我们的时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