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反思
1.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活动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2.课堂活动较多,以后还应注意时间的把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抽象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理解较为困难。举例时要多贴近学生生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活动和举例时,要控制好时间,留下充足的时间讲解知识点,以避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过于肤浅。
1.探究故事“生存的选择”
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时,遇到暴风雨即将倾覆,船上有13名乘客,却只有一个救生艇,最多只能救5名乘客。这时,陷入了困境。船上有自己、船长、水手、优秀的警察、外科医生、著名演员、可以让粮食增产的农业专家、怀孕的妇女、12岁的小孩、作家、年长的和尚、患癌的老人、有钱的富翁。你认为应该让谁先离开?
2.故事欣赏: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批判思维的案例。
教学环节青春赞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教师过渡:在生命的每个阶段,要实现其意义,都要顺从生命发展的本质。青春期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发生变化,而且心理和思维观念都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面对新的问题,而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机遇。今天,我们一起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思维观念的变化,体会成长的美好。
  学生阅读材料,认真听讲,初步思考有关青春期思维观念变化与发展的问题。
  通过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思维发展”的思考,导入本课的学习。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
新知
  运用你的经验:26个英文字母里蕴含着解读青春意义的密码,请根据提示,发挥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畅想青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展示材料: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法国)
【教师总结】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提问: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又应当追求怎样的思维?
一、学会独立思考
1.独立意识的发展
展示知识点: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材P9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2.什么是思维的独立性?
展示漫画:
真正的个性?
真正的独立?
展示知识点: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10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二、培养批判精神
展示材料:
马克思的女儿问马克思:“你的座右铭是什么?”马克思回答说:“怀疑一切。”
教师提问:
(1)请你谈谈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
(2)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你了解思维的批判性吗?
  学生用字母创造不同的青春符号,写出青春的赞歌。
学生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思考。
学生认真听讲,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活动,并在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选代表发表本组的观点。
学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散学生的思维,对青春的不同内涵进行解读和畅想,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纵横驰骋的舞台,体现青春期思维的特点。
通过两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和相关漫画,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独立意识的发展和思维的独立性,使学生逐步进入青春期应有的思想状态。
通过材料和提问,使学生知道批判精神与独立思维是紧密相连的,并进入到思维的批判性的学习。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
新知
  1.思维的批判性有哪些表现?
多媒体展示知识点:
播放视频《干净的青春》。
教师结合视频,向学生强调批判性思维是在独立思维的基础上,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敢于对不合理的观点或事情说“不”。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10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2.为什么要培养批判精神?
【教师总结】
(1)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2)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展示材料: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明代)
3.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批判?
【教师总结】
(1)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2)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批判的技巧
批判既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又包括对自己的反思。
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
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材P11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三、开发创造潜力
展示材料:
能让你在家里也有机会体验动感电影刺激的座椅、使用环保节能的氢燃料的微型潜水艇、无论道路多么崎岖仍能保持所载货物水平的汽车装置、能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站立起来的智能坐便器……
这些神奇有趣又实用的物件,全是中学生开动脑筋的发明创造,受到了无数观众的赞叹。一些特地赶来参观的外国科学家连称孩子真聪明,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头脑灵活得不可思议。
这一幕幕是记者在我国某地举办的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会场上看到的。
 
学生观看视频,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认真听讲,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活动,并在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阅读材料,体会批判性思维对学习和成长的帮助。
学生认真听讲,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活动,并在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阅读材料,初步体会“青春的创造”。
 
通过视频、活动和相关材料,让学生知道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和培养批判精神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明白批判性思维对学习和成长的帮助。
帮助学生了解批判所要具备的相应技巧,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批判”,正确运用批判性思维。
利用材料引入本目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
新知
  1.青春与创造潜力
【教师总结】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青春的我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12的“探究与分享”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2.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教师总结】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也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3的“阅读感悟”,并提问:从鲁班的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青春的创造离不开实践
【教师总结】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学生认真听讲,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进行思维的碰撞,完成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青春蕴含着创造力,创造能够体现青春活力、展现青春朝气,并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青春创造的多样性,从而了解创造的真正内涵。
通过“鲁班的创造”,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和创造精神,让学生理解创造的根基是劳动实践。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