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饮酒》
陶渊明(365—427),东晋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 20年(417)。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知识积累
  《饮酒》
1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2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3尔:这样。
4日夕:傍晚。
5相与:相伴。
6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考题例析
1.(2015•贵州毕节中考)填空。
(1)《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残酷惨烈的诗句是                   
(2)在《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利名禄的名句是:                     
(3)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                          ”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回答)
2(2015•广西百中考)古诗词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__________。
(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                                              饮酒 陶渊明
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三个小题都是理解型默写,要分别根据“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残酷惨烈”“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利名禄”“心怀天下”等意思填写对应的名句。答案:(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语言和写作方法的鉴赏。答案:(1)描写 肆虐 (2)民生疾苦(民生艰苦) 忧国忧民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饮酒》
    这首诗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闲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鄙视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高洁人格。
理清结构
写作特
《饮酒》
1.情、景、理浑然交融。
  (1)前四句主要阐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在景与理结合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乐于隐居的一往情深:这里的“景”是个大环境——“结庐在人境”,“情”是超尘脱俗的心理感觉——“而无车马喧”,诗人引人注目地刻画了看似矛盾的环境与心态,让读者领略“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2)“采菊东篱下”四句既是写景,又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陶醉。“欲辨已忘言”是一句富含哲理意味的话,也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是直接抒情,把作者的喜悦之情推到极致。
    通观全诗,不仅情、景、理俱到,而且景中包含情,情中见理,理贯全篇。情、景、理融为一体。
    2.语言平淡质朴,不假雕饰,富有理趣。
    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显得平易流畅、明白如话,然而却蕴含极丰富的内容,最后两句,也如口语一般通俗,似与读者谈心,“真意”究竟是什么,韵味隽永,言已尽而意无穷。
把握重点
《饮酒》【高清课堂:诗海徜徉——《诗五首》ppt2】
1.怎样理解陶诗中的“而无车马喧”与“心远地自偏”?
这两句诗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追求才能加深理解。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小吏,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也就代表着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这样的烦扰,所以说“而无车马喧”。至于“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2.“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太阳下山时,山十分美丽,成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相伴”,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融,互为表里。
5.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在线阅读
电子课文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