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兆林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4
        摘要: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让学生养成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习惯,注重作文评改, 指导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写变""写,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问题;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39-02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既是让教师感到棘手的课题,也是让小学生感到难以完成的功课。我在农村山区小学任教多年,发现学生往往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上束手无策。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到写作的素材,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作文的规律,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个作文教学根本的目标,我认为可以从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积累素材,优化习作批改评价方式等几个环节入手,不断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1.当前农村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不少教师因强调"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从而人为地割裂内容与语言的联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花费大量时间"制造内容",将习作指导过程简单化为"制造内容"生活中的小镜头。这种课堂,一般是先由教师花大量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玩游戏、模拟生活情景 ,接着指导选择材料,讲解习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写草稿,教师巡查后,选择几篇学生草稿当堂反馈。这种模式易操作,但往往教师已经将习作内容讲过,学生仍难以成文。
        1.2重视写作知识与技巧的传授,但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积累。 在当今各小学为了应付各类考试,许多老师求功心切,在作文教学时,常常是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如公式般地传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材料与模式。有的老师在考试前印制一学期来的习作范文,让学生背得滚瓜烂熟,等到考试时再生搬硬套。于是在期末测试就出现了全班考卷作文内容完全雷同的怪现象,并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下降,反而热衷于背范文。毕竟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过程,这种做法,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积累,使学生失去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