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化议论文,就是在议论文的框架里,融入散文的笔法,使议论文采化、情感化。与规范议论文相比,它有如下特点:一是笔法自由活泼,可以借助散文的联想手法,引入更为丰富的生活内容;二是语言有文采,多采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扩展语言张力;三是融入情感,使语言优美,议论有温度。
散文化议论文,首先是议论文,因此,它应该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切不可叙事太多,议论太少,本末倒置,最终写成不伦不类的文章。
此类议论文行文整体上追求语言的文采化,议论的情感化,较能体现考生的文字功力。
【典题范文】
2019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寻“中国味”
踏雪寻梅
◎上海考生
一声,芬芳四溢;二声,沁人心脾;三声,零落成泥。
三声弹奏,一点泛音,一曲《梅花三弄》,勾出一季白雪纷飞,描出一枝傲骨寒霜。点点灵动,声声温婉,万千心灵必能为之一震,我想,那大概是一种共鸣吧。我们从民间拾起那几近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国乐,尝试着从《阳关三叠》《高山流水》中寻那一抹“中国味”,寻那与生俱来埋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那是民族,是文化,亦是生命,是一株被风雪淹埋的寒梅,是满眼云烟后的那一束微弱的光。
踏雪寻梅,或许能够拨云见日。我们缘何会去寻那心中的“中国味”?
我想,这应当是源于一种失落。我们希望到一种民族之味,到一种文化自信之感。在全球化主导的今天,欧美、日韩文化逐渐占据了所谓文化事业的主流地位。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缺失,我们渴望到、捍卫属于自己的民族特。于是,从《经典咏流传》到《国家宝藏》,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寻,从传唱诗歌的乡村教师,到坚持古法制取颜料的仇庆年老先生,我们将他们称为匠人,给予他们最崇高的敬意。我们开始努力,并一直努力着,为的是让中华民族再次以自信、美好的精神面貌,屹立在这“东方日出之地”。
我想,这也应当是源于一种博观。我们希望到一种文化之味。许渊冲先生用自己大部分的精力,笔耕不辍,将我国大量的诗词等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出版。我们敬佩于他的毅力与决心,更认同于他对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在对外开放中看到了不同文化的绚丽多彩,我们对这光辉灿烂的世界文化之林有着难以丈量的热爱与憧憬。博观之后,我们懂得,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自以为是地闭门造车,更不能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肆意挥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自不必说。文化在交流中产生,文化在交流中进步。我们想要海纳百川,就应当用我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去回馈世界。
我想,这还应当是源于一种感悟。我们希望到一种生命之味,它是一种使命感,也是一种归属感。“中国味”埋藏在灵魂深处,却又正是“中国味”造就了中国人的灵魂,它时时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使命。因为这使命,邓世昌选择了撞船沉海;因为这使命,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声俱厉、义正词严;因为这使命,中华民族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苏醒了。
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如是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想“中国味”亦是如此。我们携着这心底的生命之味,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依然经不起一曲秦腔的荡气回肠,或半句曲笛的婉转悠扬。生活在
东南亚的潮州人,他们始终称自己为潮州人,并为金漆木雕大神龛的修护,筹措大量的资金。而那下飞机后轻吻故乡热土的人啊,是否也在探寻着自己心底的中国味道?“中国味”是生命之味,寄寓了我们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也正是这“中国味”,给我们带来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我们热爱梅,只因为它自信而不张扬,芳香而不霸道,即使零落,也“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寻“中国味”,那民族之味、文化之味、生命之味,是因为这“中国味”带给我们的,是失落之后重拾的自信,是博观之后学会的认同,更是感悟之后,体味到的使命和归属。
踏雪寻梅,终有所得。
运用点击:
文章文笔优美,感情充沛,又不失议论彩。考生运用灵动的语言,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国味”的崇敬与赞美,感情真挚而充沛;同时围绕着主题,以反问作引,用三句简约、精准的“我想,……”来展开论述,这三个分论点的内容总体上是递进的语意关系,层层深入地分析说理,有力地佐证与凸显中心论点。文章形散神不散,考生始终明确自己的写作任务,用诗意化的语言举例、分析,用理性的思维立意、布局。
思路图解:
开头(第1—2段):引论
寻“中国味”,是寻民族之味,为了到失落的文化自信。
寻“中国味”,是寻文化之味,所以要加强文化交流。
寻“中国味”,是寻生命之味,它能够带给我们使命感和归属感。
正文(第3—7段):本论
诗意开篇,形象手法,初步解释“中国味”的内涵。
结尾(第8—9段):结论
总结全文,全面揭示“中国味”的内涵。
【提升课堂】
散文中的议论
余光中说:“一位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兼有心肠和头脑,笔下才能兼容感性和知性,才能‘软硬兼施。”(《散文的知性和感性》)也就是说,散文需要有情感,也需要有理性。
感性和理性从来都是无法完全割裂的。人类对于理性和感性的调和美的追求,出于人的天性。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只有在语言中将自己那充满个性、自由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贯彻出来,将文字引至思想、心灵和梦想的身旁,精神的奇迹才会在语言中绽现。
透过散文中的议论,我们能够看见作者的灵魂。散文中的议论,是很重要的点睛之笔。那么,写作散文的时候,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到议论呢?换句话说,散文中的议论一般会承担哪些使命呢?
1.点题扣题
散文中的议论,常常是为了点题扣题,让文章自然圆融,浑然一体。譬如丰子恺的散文《渐》,开头就是用议论点题:“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又如林希的散文《泪的重量》的开头,也是用议论扣题:
“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那是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泪,是一种
比金属还要重的泪,也许人的泪中还含有虚伪,也许人的泪里还有个人恩怨,而动物的泪里却只有真诚,也只有动物的泪,才更是震撼人们灵魂的泪。”
又如下文:
红炉一点雪
李碧华
有个深蕴禅机的句子,彩鲜明,充满美感:红炉一点雪。雪花飘舞,有一片刚好在火红的炉子上。
在還没落下去之前,先把它“定格”。我们便发现它是“存在”的,虽然在瞬间,它立即融化,归于空寂无有。
人的生命,不论长短,都像是这片雪花。它自天上撒下来,历程千万里,可以称之为“长”;但飘落堆积姿态快速,不可能回头,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便已经面临消失,故而亦可以视为“短”——一两秒?百数十载?熊熊炉火,不由分说,便吞噬它了。
它存在过,却来不及留下任何痕迹。当片片雪花你挤我搡地争着投向艳,也不过是场无谓的追逐。美,这倒是真的。
红炉一点雪,虽是唯美,但把人生的意义缩小了很多倍。生命本就是个辉煌的过程,为何只把它屈就在一片雪花融化的温度里?
在巨大的、火红的炉子上空,我们还是看到了那一点雪。谁是主角谁是背景谁是刹那谁是永恒?也许正因为渺小而努力,我们才成了生命的主角;也许正因为即使只拥有刹那我们仍肯认真,我们才拥有了生命的永恒!
画线部分的议论就是不断地在扣题点题,使得对于“红炉一点雪”的哲理思考形成了文章的主旋律,一唱三叹,层层深入,触动人心。
2.引发思考
散文中的议论有时候是为了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呈现作者的思想流程。譬如下面的文章:
大学梦
一考生
大学梦,是莘莘学子寒窗十二载挑灯夜战的坚韧背影。
大学梦,是知识青年被手电筒照出的微寒光景。
大学梦,是爷爷掏出的发黄的高中课本,满载少年郎上进的愿望。
为了心中的目标,为了青春不败的承诺,我们披星戴月,只争朝夕,春江花朝与秋月,独守书斋未央夜;东篱把酒黄昏后,题典书山为我守候。我的大学梦,在不远处招手。
然而,现实却一次次震撼了我。
先是北大才子陆步轩在街头卖肉,后有留美博士在宝鸡山中养鸡。大学,进去了,出来了,为何是这样?我还有必要坚守那个梦吗?
再后来,听说北大厨师业余苦读英文,竟获托福高分,现被外企聘用。大学,没进去,未坚守,竟也能成才。
终于明白,大学是开端,不是结束;是再深造,不是断笔台;是终生学习,“终生不断奶”。这才是大学梦的真谛。
大学,不但要靠梦想才能进去,还需怀揣梦想,才能延续生命的辉煌。
我开始抱定钱钟书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宏愿在书海中泛舟,不再功利,不再心急。大学是梦,但更需信念的负重,我已准备好。
我开始崇拜黄霑先生伟大的人格,身为81岁高龄的词作家,黄先生不忘在等身荣誉后反省自己,毅然决定去大学深造,喜获文凭未几日,竟长辞于世。人虽去,精神永存。
我开始了解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我知道,生命是一次长跑,社会是一所学校。纵使一时进入不了心中的名校,仍可体验生存的大学。大学梦,永远允许我们追求。
我会一直记住黄宾虹先生的话:“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进入了大学,更应勤奋努力,现实永远是残酷的,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进入了大学,只是人生的再一次冲刺!
大学梦,我在接近。大学梦,我看得到。
大学梦,原来是如此需要我们把握住。
大学梦,原来应一直做下去,直到年老!
这是高考模拟考试的一篇考场作文。作者选取了丰富而新鲜的语料,不断变换角度,思辨类比,表现了真正的大学梦并不仅仅是在大学校园里才能实现。语言灵动潇洒,襟怀开阔旷达,积极上进,斗志昂扬,充满了阳光的气息和鲜明的时代感,思想有深度,内在的精神有强烈的震撼力,知识面广,文质兼美,气韵十足。画线部分的议论句呈现了作者的思想流程,也引起了读者步步深入的思考。
3.层次递转
散文的层次递转,往往意味着作者的思考向纵深发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个性到共性,由特殊到一般。这样的层次递转,往往要借助议论句来实现。譬如:
其实,真正沉睡着的魔鬼并不是地底深处的碳,而是人们心中那种“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思想,它比现代化更具杀伤力,却也更难解决。
当死神真的穿着黑衣、手持镰刀来将绿的生活从我们身边带走,它也只能草草地与这个世界挥手告别,而我们也将更加无可奈何。也许到那时,“天人合一”也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因此,朋友,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为了和谐的绿生活一起努力,让它不再离我们而去。
(江苏一考生《绿生活》)
文章从众所周知的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落幕入笔,以“也许绿的生活只能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之中”开篇,引人思考,直入主题。在文章主体部分,又用几组对比(绿草地上飘絮纷飞的蒲公英与灰的混凝土成为城市的地标、奶奶家后院的欢乐与霓虹给人的奢华等)揭示出作者对强势的工业文明将恬淡的农业文明驱逐的一种忧虑。引文中画线部分的议论与前文“我不禁惊慌,无情的现代化正在唤醒沉睡的碳魔,以摧毁让我们无比怀念与痛惜的绿生活”相呼应,呈现出作者思考层次的深入,作者从现象当中看到了本质,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和迫切的希望。
丰子恺散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