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教案
[教材分析]: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 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阳关三叠》是我国著名的古琴曲, 曲风文雅, 意境高远, 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有深刻的意义. 本课采用王震亚改编的合唱曲《阳关三叠》为教学内容, 着重让学生体会“三叠〞的含义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二、方法与过程
1、通过听赏,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背景, 了解“三叠〞的含义,
2、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 自己创设情景剧, 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三、知识与技能
1、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音乐情绪.
2、熟练掌握《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雪绒花教案[教学内容]:合唱曲《阳关三叠》
[教学重难点]:1、熟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2、感受歌曲的背景, 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堂 情景“回放〞, 引入新课
1、 课堂开始时, 展示一张图片, 提问学生:这张图片表达的是什么时代的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引导学生答复 学生答复〔古代人们离别时的场景〕.  通过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古人的离别场景, 为后面的学生表演作铺垫. 同时, 将本课的教学定位在中国古代与离别之情中.
2、 师:假设要你为这张图片配上一首古诗, 你将选择哪一首? 学生自行选择古诗.  此环节通过学生对音乐、诗、画的感受, 对古人的离别之情有所初步感受. 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师:我们常说古代诗与歌是不可分割的, 现在假设有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场景需要配乐, 而你是电影的音乐总监, 请你选择一首曲子为这样的场景及那首古诗配乐〔老师给两首曲子让学生选择〕.  学生选择音乐, 阐述选择的的理由. 
二、感受与体验 情感体验——学主题, 听曲、作画、人声模仿古琴
1、 教师配诗与音乐, 引出《阳关三叠》.  随古琴曲《阳关三叠》音乐朗诵王维的诗.  通过音乐感染学生, 通过配朗诵让直接体验诗中之情.
2、 介绍“阳关〞什么?, 提问“三叠〞又是什么呢?留下悬念.  聆听与思考 通过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3、 教师教唱《阳关三叠》主题旋律.  学生学唱主题旋律 引出疑问, 通过熟唱主题, 集中精神听赏, 使得该歌曲的旋律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 
4、 听赏合唱曲《阳关三叠》, 边听边思考, 共听到了几次相同的旋律?请用符号表示出来.  听赏, 集中注意力, 边听边画. 之后学生表述画的内容.  通过学生展示听到的内容, 教师总结, 解决疑问.
5、 师:同学们听到了几次相同旋律?现在明白什么是“三叠〞了吗? 学生思考并答复〔依依不舍, 无比眷恋, 难以掩喻的悲哀心情, 也说明了歌中两位友人的感情非常深厚〕.  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也总结出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6、 师:为什么古代的人在分别时要将一段旋律反复吟唱三次呢?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7、 为了深切地体会这种情感, 请大家欣赏古琴版本的《阳关三叠》, 引导学生跟随音乐, 模仿古琴的声音, 体会乐曲所描述的场景及其时代背景.  听赏, 跟随音乐模仿.  模仿古琴的声音, 使得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歌曲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更好地把握音乐情绪, 为后面的创编打下根底.
三、创造与活动 情境创编与体验
1、 通过我们的学唱以及模仿, 相信大家对于这首歌所反映的音乐内容及情绪有了一定的认识, 现在就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来创编这样一台音乐情景剧.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分小组讨论, 结合所学, 发挥想象, 自主创编情景剧.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学生思维, 丰富学生视野,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