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
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赏析】
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李白写这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以直接知道:李白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去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方向,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一二句写景叙事。在扬花落尽、子规悲啼的暮春时节,忽然听到好友远贬龙标的消息,这于作者无异晴天霹雳。在这时节,作者眼前飘舞的只是零落的扬花,耳边听到的只是子规的悲啼。“扬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五溪”,本已是极偏远的地区;而“龙标”,却还在更荒僻的远方……这种种的愁情离绪叠加在作者心头,更加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三四句借景抒情。“我”要将自己的这一片忧愁之心托寄给明月,让它陪伴着好友一直跟随到夜郎西。在这里,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
【主题】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写法】
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写景,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境,虽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
3.想象奇特,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这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考点】
一、复习要点
1、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写景和叙事相结合、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表现愁的诗句。
李白写的古诗二、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诗中与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相似,借月来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2.本诗中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3.本诗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贬迁的消息后伤感的诗句是:
                    
4.本诗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关怀惦念之情的诗句是:
                  
5.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贬谪之地偏远的诗句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友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
1.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2.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4.首句点出     ,第二句传达出         
5.请对 “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6.这首诗的作者是:         
                                                     
                                                     
7.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8.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9.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