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倡导幼儿游戏自主,但教师也需要在给与一定的指导,什么样的情况老师必须介入游戏活动中呢? 老师又是以什么样的角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呢?
案例一:
中班下学期开学初,我在区角里投放了很多的塑料杯,既可以作为教具使用,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区角里进行搭建活动。区角活动时间,馨馨把塑料杯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把它一个个摆在桌子上,然后就对着杯子开始发呆。过了一会,馨馨把杯子收起来,又一次重复前面的动作。
针对馨馨出现的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分析:
原因一:在幼儿的已有经验中,杯子就是放在桌子上的,可以用来喝水。
原因二:教师投放该材料的时候,用来当过教具,让幼儿进行点数。杯子就是一个个放在桌子上,幼儿对杯子的玩法除了数数,就不知道有其它的玩法。
于是,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
我:“馨馨,你把杯子放在桌上干嘛呢?”
馨馨:“玩”
我:“你是怎么玩的?”
馨馨不说话了
我:“你要不要去区角里面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杯子一起玩。”
于是馨馨马上跑到美工区去,看了半天,拿来了一盒水彩笔,跟我说:“我可以用水彩笔在杯子上画画。”
在中班上期的时候,我班的孩子曾在纸杯上进行过绘画活动,馨馨在美工区材料的时候,
自然而然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选择材料,但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幼儿也是经过思考的:美工区提供了油画棒、水彩笔,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油画棒无法在塑料上作画,所以选择了水彩笔。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的角是一个观察者,思考者。教师在面对幼儿的操作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是要仔细观察,“以静观动”,先了解幼儿的行为原因,只有通过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适当的提醒让幼儿转变思路,从而突破困难。
案例二:
大班上学期一次区角活动时间,甜品店开放了,孩子们乐忠于扮演老板、蛋糕师、服务员、顾客,这里一向是最受欢迎的区域。但是没过多久,甜品店没了声音,孩子不像往常一样忙碌,而是站在店里发呆。
我在旁边观察了一会,才发现了问题:因为第二天放大假,班里有不少孩子今天提前请假了,导致来甜品店当顾客的孩子减少,而且今天去其它区域玩的孩子多,来角区的孩子几乎没有。店里的孩子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不知道改怎么办,只有站在那无所事事。
于是,我走了过去,充当顾客的角,孩子们一看来客人了很热情地招呼我。
服务员1:“请问你要吃点什么?”
我问:“我想要一个甜甜圈,一杯西瓜汁?”
服务员1:“请等一下,马上就好。”
服务员2:“客人请坐这里,我给你捶捶背。”
或许是因为只有我一个顾客,孩子们都表现地非常的热情。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们遇到了没有顾客的困难,在以往的活动中这是不曾出现过的情况,所以她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转换角,从一个观察者变成一个参与者。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与角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在案例中,由于我参与到甜品店的活动里,有其它小朋友看到了,也来到这个区域进行活动,甜品店的顾客多了起来。
教师和幼儿都感觉玩得很快乐时,教师就隐退了。在一边静心观察,关键时刻再登场,当幼儿的游戏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向游戏的高级水平发展,在总结今天的活动时,我特意将今天甜品店没有顾客的事情说出来,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如果下次还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孩子们顿时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打电话叫人来”,有的说:“让老师都来当顾客”,有的说:“请别人来免费吃,然后他觉得很好吃,下次就会来了”,最后,老师总结说:我们可以出去宣传甜品店的美食招揽顾客。从那以后,甜品店再没有出现过没有顾客的现象了。
案例三: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在用大型雪花片进行组合搭建活动,雪花片是才添置的新玩具,孩子们都想玩,但由于规则,一次只能进入5个人,孩子们只能轮流来玩。孩子们玩的正高兴的时候,辰辰走了过来,看他们玩了一会,这时一个孩子要解便,把她的玩具放在了地上,辰辰走过去就想拿地上的玩具,另外的小朋友看到,大声说:“那是然然的玩具,你不准拿。”
辰辰立刻把玩具抱在怀里:“我就要拿,就要拿。”旁边的小朋友不干了,几个人围过来,伸手过来就要把玩具抢回来,辰辰一只手死紧的抱着,另一只手就要抓小朋友的脸。我立刻大
声阻止了几个人的争抢。
在幼儿园里,像这种类似的事情经常会发生,这也是老师最头痛的。让孩子玩吧,经常会争抢、吵闹、甚至打架。一不注意,孩子受了点伤,家长马上就觉得老师不负责任,甚至大吵大闹。不让孩子玩吧,孩子得不到发展,也不符合要求。
所以,老师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爱发生这种状况的小朋友,在活动中,一旦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教师要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但是这种情况也不宜多用,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老师不要过多使用这种方法。最好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才能让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到发展。
游戏活动中,孩子是主体,教师不要过多地介入孩子的世界。但教师不仅是观察者,更是一个引导者,为孩子在活动中引导方向,给幼儿真正的尊重和解放。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角教师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教师要受了点伤走进幼儿的心灵,才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想象和如何表达的,这个过程也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与提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