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李清照的《如梦令》,其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简单的心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如梦令李清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学问,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吟诵词,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欢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妙生活的喜爱。体会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体会李清照的词作特。
    四、教学方法
    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因此,教学本诗重在教会同学读,采纳反复诵读法,让同学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再用比较的方法,供应另外一首李清照的词作,了解词的特点,感悟的写作风格。 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同学加强诵读,适当加以指导,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大家还记得《夏日绝句》吗?(齐背)
    2、说说你了解的李清照的相关状况。
    3、 出示幻灯,简介李清照
    补充: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被称为“一代词宗”,词史地位好比诗中李白。我们今日要学的《如梦令》(板书齐读),就是她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写的。
    3、今日我们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
    4、同时呈现诗与词:轻轻地读,你发觉词与诗在表现形式上哪儿不一样?
    5、简介词的特点
    词起与唐,盛于宋。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每一句的字数、节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词牌来规定。这里的词牌就是(如梦令)。许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数数它有几行?
    (6)再数数每一行有几个字(老师手势引导,同学读一行报一行数字665646)?全部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
    引读,男生读《夏日绝句》;女生读《如梦令》,(节奏要特殊有变化:平长仄短)。
    二、 初读全词,理解诗意
    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自由读,指名读读,齐读
    3、默读思索,圈画出不懂的词语,想一想词的大意。
    同桌沟通
    4、 沟通词语的意思。
    常记:常常想起。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快要下山,时间不早了。
    沉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
    归路:回来的路。
    兴尽:兴致得到满意。
    5、 明确词语解释,先想一想这首词的也许意思,然后再自己说一说。 全词的大意:
    常常回忆起在溪边凉亭游玩饮宴的情景,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别不出来了。始终到兴致完了,天已经黑了,才掉转船头回去。结果却搞错了方向,船行到了藕花深处。
    奋力地划啊,奋力地划啊,把栖息在沙洲上的水鸟惊得全都飞起来了。
    6、朗读体会全词的意思。
    三、 美读全词,领悟意境
    1、请大家细细读几遍完成以下的问题。
如梦令赏析
    (1)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教学“藕”字)
    (2)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3)为什么会误入?
    (4)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2、其实整首诗就围围着两个字来写,哪两个字?(板书:沉醉)
    3、词人因何而醉?(板书:美酒)
    词中强调喝酒的地点是(溪亭),所以要读重音。
    词中强调喝酒的时间是(日暮),所以要读重音。
    词中强调喝酒后的状态是(沉醉),所以要读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