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二、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地抓好,争当优秀大学生,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注意操练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大学生还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
损人利己为耻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平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关心在学习上相对偏弱的同学。对于同学的一些错误言行要善意地加以提醒,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三、最后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观其言而察
其行。我们不能只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只有在实践的真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像近期我校举办的光盘行动,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而我们院团委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应继续坚持服务的理念,始终把我们是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和我们也是学生的观念随时谨记与心。这点在院团委组织并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文化活动中都得到了相应体现,特别是每学期的无偿献血活动,走访敬老院与志愿者活动,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了具体的引导作用。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必将一马当先!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
荣辱观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荣和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概念,自从人类社会以来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即光荣、荣誉,辱即耻辱,它们反映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
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自豪感或羞耻感、自卑感。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荣辱观。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
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我们党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3、宣传和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一步步走向现实,而且表明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探索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向。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上,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4、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