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义词在词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使人们能更好的把握客观事物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更加准确、鲜明遣词造句,对于阅读和语言运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总结反义词的发展历程,解释反义词定义及构成因素,反义词对应关系,类型,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反义词是表示相反、相对意义的一组词。并且反义词构成必须为同一范畴,矛盾对立的词。反义词研究发展历程份三个阶段,即萌芽期、发展时期、深入发展时期。根据反义词的关系不同,反义词可以分为两类: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反义词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反义词;分类;构成因素
1.1 萌芽期
甲骨文、先秦时期的《诗经》、《老子》等文献中可以看到反义词现象。如《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已经利用反义词的否定形式来训释词义。最早列出反义词的是《佩文韵府》。这段时间已经注意到了反义词现象,但限于训诂和修辞方面。然而古人们对反义词的了解及掌握只限于应用层面,并没有对其作出深入研究。汉语反义词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下半叶才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古的反义词是什么 1.2 发展时期
直到五十年代才逐渐对反义词有了一些研究。汉语反义词引起了语言学者们的注意,但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反义词概念的界定。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什么样的词可以称作反义词,反义词具有哪些特点,反义词在语用中又有何作用等,学者们主要围绕这些内容进行研究。这一时期对反义词词性是否相同的问题上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反义词研究摆脱了传统的训诂学的限制,有了理论探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反义词概念进行界定,有助于我们对反义词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也为日后的反义词研究奠定了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