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登岳阳楼
  年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体裁:七言律诗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
  登临登岳阳楼 杜甫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选自《陈与义集》。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二首。
  〔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徙倚〕徘徊。
  〔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8.(岳阳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于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译文】
  (其一)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其二)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
  ,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一路欣赏景,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其一:
  (一)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帘旌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惆怅。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
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
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苍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
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