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大农业区
一、东北农业区
范 围: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农业开发存在问题:耕地破坏严重;林草面积减少;湿地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产品不适应市场;黑土肥力降低;土地沙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农牧业区
范 围:内蒙、辽、晋、冀、陕、宁长城沿线及北京延庆县
农业生产特点:一年一熟、降水偏少、春旱严重,水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以牧为主,农牧交错的农业生产。
存在问题:地广人稀,偏远闭塞,经济不发达,土地沙漠化严重。
三、黄淮海农业区
范 围: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豫西北地以东(京、津、鲁、豫、苏、皖、冀、华北平原)
农业生产特点:一年可两熟,最适宜冬小麦生长;农业技术装备水平高;易旱作灌溉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率高;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花生种植总产高;暖温带水果产区:梨、苹果;林牧业薄弱;胶东半岛渔业生产。
存在问题:水资源不足,河流丰枯变率大,降水季变年变率大,易旱涝,盐碱土、风沙土、沙姜土面积大。
四、黄土高原农业区
范 围: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陕、晋、甘青海东部
农业生产特点:中国农业发源地,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生产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
存在问题:黄土覆盖高原丘陵,水资源短缺,干旱胁迫,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农
村经济贫穷,温饱尚未解决。
五、长江中下游农业区
范 围:淮河以南、福州——英德(广东省中北部)——梧州(广西东部)一线以北、西部以雪峰山(湖南中西部)为界,东抵海洋,长江横贯而过(鄂、皖、闽、苏、晋、浙)
农业生产特点:中国农业集约化程度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地区,稻麦一年两熟、越冬作物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农、林、牧、渔资源均丰富;集约化程度、土地利用率、机械化、生产力水平高;种植业以水稻为主,稻谷产量居各区首位;亚热带经济作物林果(茶、柑橘)的重要产区;畜牧业较发达;肉类水产居各区之首。
存在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不全面;农、林、牧、渔发展不全面。
六、西南农业区
范 围:西依青藏高原、东邻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川、黔、滇
农业生产特点:以种植业为主、生产力低下;烤烟为云贵重要财政来源;
存在问题:耕地少;除四川盆地外,贫困落后,生态环境恶化。
七、华南农业热作区
范 围:位于中国最南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南部
农业生产特点:亚热带和热带,水热条件局全国之首,一年三季;中国唯一热带作物种植区:橡胶、椰子、咖啡、胡椒、腰果等,经济价值高;耕地以水田为主,交通便利,外向型经济发达。
存在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八、甘新农业区
范 围: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银川平原和内蒙古西部
农业生产特点:以农为主,农、牧结合,以绿洲灌溉农业为主体,发展棉、瓜、果。
存在问题: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人口文化素质低、交通闭塞。
九、青藏农业区
范 围:青藏、西藏,甘、川、滇的部分
黄土高原的范围农业生产特点: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农、林为适应高寒低氧环境的作物。
存在问题:人口稀少,地势高亢、地处高寒,热量不足,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交通闭塞,农村经济落后。
十、海洋水产区
范 围:南至南沙、北至辽东湾,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太平洋西部武大海域
农业生产特点:以渔业为主
存在问题:沿海及近海水域资源利用过度、外海利用不足;渤海、黄海捕捞过度,资源破坏严重;南海深海水域属于尚未开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