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教案
    宁夏固原一中王连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
要求学生了解《中庸》的基本思想。
.引导学生探究《中庸》思想的现代意义.
过程与方法:
、默读与诵读相结合,细读与速读相结合。
、以教师的导读为抓手,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史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
、要求学生了解《中庸》的基本思想.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中庸》内容思想的简要介绍。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
”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庸精神实质:
旧说《中庸》一书是子思所作据考证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一词,今人普遍以为就是不偏激不过头不过激的意思,就是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凡事不表
明自己的态度做和事佬的意思个人以为这其实是是对中庸本身的一个错误理解,也是对中庸之道的歪曲和庸俗化
个人以为中庸"就是"符合规则坚守正道"的意思因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原文).
以打球为比喻打高尔夫球一杆入洞这是不偏之",高尔夫球洞很小,规则很严需要很高的技术修养才能入洞不能是我球打到那里画个圆圈能算数的这是不易之"。
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
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
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二、课文翻译和义理阐释
(一) 第一段讲解:
【原文】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 (第章) 
【注释】 
()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彩。()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中():符合。()节:节度法度. ()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 
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 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原文】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章) 
【注释】 
()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忌惮:顾忌和畏惧.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读解】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论语•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赋》)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二) 第二三四段讲解: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章) 
【注释】
与朱元思书教案 ①鲜:少,不多。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章) 
【注释】 
()道:即中庸之道。()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的人。知,同“智”,()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
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第五六七段讲解
【原文】(第五段)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