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要求 了解《诗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及相关常识; 了解《诗经》的大致内容、分类和主要思想; 细读《七月》,了解其内容与背景; 体会《七月》的内涵,感受其中蕴藏的乡土气息。 二、学习要点 细读《七月》,了解我国上古时期季节、物象、农事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先民创业的艰难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三、有关《诗经》 诗经的来源 1. 采诗说 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 “孟春之月,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班固《汉书·食货志》)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 2.献诗说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 (《国语·召公谏弭谤》) • • • 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 • 3.删诗说 “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东汉王充《论衡·正说》) 删诗说至今有人坚持,但多数学者认为此说不确,理由有四: (1)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鲁乐公演奏十五国风,名称顺序与今本是《诗经》相同,当时孔子仅8岁。 (2)《史记》说孔子删诗是在“自卫返鲁”之后,但《论语》中孔子不止一次提到“诗”、“诗三百”。 (3)春秋时期诸侯宴飨和出使,常赋诗言志,所赋之诗多为《诗经》。而赋诗言志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 (4)孔子曾骂过“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主张“放郑声”。但现本《诗经》郑卫民歌依然很多。 可见,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孔子对“诗”可能作过“正乐”的 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 • 陈振寰:关于《诗经》(节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辑选了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三百多篇。大约在春秋中期以后(公元前550年左右),跟我们现在所见《诗经》近似的本子就已经在社会上流行了,当时,人们只管它叫《诗》,也叫“诗三百”。孔子教书,《诗》是最重要的教材。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亲;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可见《诗》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到战国时期,《诗》成了儒家的经典,《庄子》已经有《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儒家“六经”的说法。(《天运》)《荀子·劝学》也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但当时还没有把“诗”跟“经”两个词直接地合在一起。《诗》被正式地尊为经书,是汉武帝时候的事。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经赞》),专门设立了博士官传授《诗》、《礼》等儒家经典。文景之世,有鲁申培、齐辕固、燕韩婴三家传今文(汉隶)《诗》学,影响很大。《汉书·艺文志》著录《诗》类著述,首列“《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从此“诗”跟“经”就紧紧地连在一起并印入了人们的脑海里。 跟三家时期同时,还有据说是秦汉之间的毛亨、毛苌传授的《毛诗》。《毛诗》是用战国篆文书写的,河间献王很推崇它,但终西汉之世,《毛诗》也没能立于学官。到了东汉,由于《毛诗》的讲解,诗义符合儒家学说,注释又接近《尔雅》,深受当时经学大师们的推重,郑重、贾逵、马融、郑玄等大师都提倡《毛诗》,尤其是郑玄《毛诗传笺》问世以后,《毛诗》渐成独霸的势头。魏晋以后鲁、齐、韩三家诗以次散佚,至今只有清人从古籍中辑录的佚文,使我们能了解三家的大略。虽然宋代以后,很多人在批评毛、郑说解的错误,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诗经》本子,都还是毛诗的传本;其中影响最大的、最为普及的是南宋朱熹在《毛传》、《郑笺》基础上间采三家诗说,并吸纳其他几家成果写成的《诗集传》。 现存本《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目无文的《笙诗》。其中《风》分15部分,分属于15个地区(有的是地区,如周南、召南;有的确是诸侯国,如郑、卫、齐、秦;有的是京畿地带,如王),通常称为“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小雅》、《大雅》两大部分,都是周京和京畿地区的歌诗,共105篇;其中《小雅》74篇(另有6篇笙诗,总目80),《大雅》31篇。《颂》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三部分,共40篇。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它的内容、思想、意象、语言、创作方法对后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在整个封建时代,作为六经之首,《诗经》对人们思想意识的深刻影响无处不在。两汉以降,直到清末,有谁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谁不知道“娶妻如何,匪媒不得”?有谁不知道“生男弄璋,生女弄瓦”、“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只是明显的几个例子,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再者,《诗经》所创造的典型意象,例如“杨柳依依”表惜别之情,“彼黍离离”寓亡国之痛,“松柏丸丸”像栋梁材质,“华如桃李”肖娇艳女子,后世诗文随处可见。古人总结《诗》有所谓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说的是诗的体制,后三者说的是艺术手法。《诗经》所用的艺术手法,当然不只是赋(直陈)、(比喻)、兴(关照)三者,但光这三者,已经影响了中国诗文创作两三千年。至于《诗》的语言,早已成为了汉民族语言宝库中最精华的部分,这只要举一些常用的成语就可以了: 痛心疾首、无声无臭、投桃报李、宜室宜家、高山仰止、小心翼翼……都是《诗》中成句。 四、有关《七月》 《七月》是《豳风》中的杰作。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是周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今陕西武功西南)迁居至此而开发的。《豳风》就是这一带地方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周是重视农业的民族,豳诗大多有务农的地方彩。《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这段话,有助于我们理解《七月》。但这首诗历来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体现了《豳诗》的特点,而在于它以连续性的画面,具体全面描绘了三千年前我国农奴的生活和劳动,真实反映了商周之际农业社会的方方面面。《七月》是一幅形象的历史图景,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五、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见PPT 2.课文分析 《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据此,本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皮锡瑞《经学通论》云:“此诗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实。”戴震《毛郑诗考证》亦指出:周时虽改为周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岁首),但民间农事仍沿用夏历。这些说法,都是我们理解此诗时序的重要依据。 首章以鸟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 诗的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调逐渐鲜明。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公子”,论者多谓豳公之子。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农奴,他的儿子们对农家美貌女子也享有与其“同归”的特权。这里似乎让我们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这又使我们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四、五两章虽从“衣之始”一条线发展而来,但亦有发展变化。“秀葽”、“鸣蜩”,带有起兴之意,下文重点写狩猎。他们打下的狐狸,要为公子裘;他们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这里再一次描写了当时的阶级关系。五章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咏物之作,如此细腻,令人惊叹。“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写农家打扫室内,准备过冬,在结构上“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条线而来,好像一组连续的电影镜头,表现了农家朴素而安详的生活:六、七月里他们“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七、八月里,他们打枣子,割葫芦。十月里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又得给老爷们营造公房,与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烂简陋适成鲜明对比。“筑场圃”、“纳禾稼”,写一年农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诗集传》引吕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 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诗人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村落宴饮称觞的盛况。一般论者以为农夫既这么辛苦,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到了年终,怎么有条件有资格“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实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农民年终时也相互邀饮,如宋代秦观《田居四首》所写:“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陆游《游山西村》诗也说:“莫笑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七月》所写上古社会的西周村落生活,农闲之时,举酒庆贺,也是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敷陈其事”、“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我们仔细吟诵其中任何一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3.课文难点讨论 请同学们联系诗歌内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依天时而作”的传统,组织讨论我国上古时期季节、物象、农事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先民创业的艰难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4.相关评论 王安石:“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虫鸟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养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时,其燕飨也节,此《七月》之义也。”但它究竟是脚踏实地的劳作和建设,此中有乐更有苦,有易更有难。 袁金铠:“无盗贼之扰,无官吏之搅,自食其力,熙熙嗥嗥,尊君亲上,一片承平,可称盛世。” 孙扩:“衣食为经,月令为纬,草木禽虫为,横来竖去,无不如意,固是叙述忧勤,然即事感物,兴趣更自有余。” 陈仅:“《七月》为诗,八十八句,一句一事,如化工之范物,如列星之丽天,读者但觉其醇古渊永,而不见繁重琐碎之迹。中间有诰诫,有问答,有民情,有闺思,波澜顿挫,如风行水面纯任自然。” 牛运震:“平平常常,痴痴钝钝,自然充悦和厚,典则古雅”,“又一诗中而藏无数小诗,一派古风,满篇春气”。 贺贻孙:“于不相涉处映带生情。” 吴棠:“归公子而心悲,女子之爱其亲也;养老人于眉寿,男子之爱其亲也。” 5.课文翻译 七月 七月里大火星儿向西流, 九月里妇女把衣授。 十一月北风哗哗响, 十二月寒气冷飕飕。 与朱元思书教案粗布衣裳都没有, 残冬腊月怎能熬到头? 正月里修好锄和耙, 二月里举足到田头。 老婆孩子莫忘记, 晌午送饭村南头。 监工的田官乐悠悠。 七月里大火星儿向西流, 九月里妇女把衣授。 三春太阳暖洋洋, 黄莺儿欢唱在枝头。 姑娘们手挽深竹篮, 沿着小路向前走, 采下了片片桑叶嫩又柔。 春天太阳升起慢悠悠, 采蒿人多似水流。 姑娘不禁暗悲愁, 怕公子把人抢了走。 七月里大火星儿向西流, 八月里芦花满汀洲。 三月里桑树要整枝, 拿起刀锯和斧头。 除掉高枝与长条, 轻采柔桑片片收。 七月里伯劳成对鸣, 八月里纺纱织布不停手。 染成黑染成黄, 我染的大红颜最艳秀, 为那公子制衣缝又绣。 四月里草药远志穗儿抽, 五月里知了声声叫不休。 八月里家家户户庆丰收, 十月里纷纷黄叶坠枝头。 十一月里獾, 猎得狐狸取下皮, 为那公子做轻裘。 十二月农闲人欢聚, 继续练武耍戈矛。 留下小猪自家吃, 大猪公家去享受。 五月里蚱蜢齐鸣两腿抖, 六月里蝈蝈双翅颤悠悠。 七月里蟋蟀鸣郊野, 八月里它在檐下唱不休。 九月里它怕冷躲门后, 十月里它藏到床下不再走。 家家清除垃圾熏老鼠, 堵起北窗塞紧门缝防风透。 干完关照妻和子: 不久新年逢岁首。 进入屋里歇个够。 六月里野李葡萄尝尝鲜, 七月里烹煮葵菜烧大豆。 八月里齐把枣子打, 十月里又将稻谷收。 新米新谷酿春酒, 好给老爷去做寿。 七月里好瓜吃在口, 八月里葫芦摘在手, 九月里苎麻种子留。 多采苦菜多砍柴, 养活自己忙不够。 九月里筑好打谷场, 十月里喜把庄稼收。 小米高粱和谷子, 粟麻小麦加大豆。 唉呀我们种田人, 庄稼活儿没尽头, 又为公家宫室修。 白天野外割茅草, 夜里搓绳忙不休。 急忙上房盖屋顶, 春要播种到田畴。 腊月里凿冰咚咚响, 正月里藏进冰窖冷飕飕。 二月里取出冰块行祭礼, 韭菜羔羊供案头。 九月霜降天气爽, 十月里清扫场地把谷收。 满斟美酒敬客人, 宰杀羔羊争献酬。 登上公堂同聚会, 牛角杯儿举过头。 高声齐祝万年寿! 六、练习 1.选择题 (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 A )。 A.305篇 B.300篇 C.350篇 D.298篇 (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3)《七月》反映的是( C )的历史。 A.夏民族 B.商民族 C.周民族 D.原始社会 (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是( D )。 A.公鸡 B.蝉 C.蝗虫 D.纺织娘 (5)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 A )。 A.内容 B.地区 C.音乐 D.作者 2.填空题 (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 春秋 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 风 、 雅 、颂。 (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 大雅 和 小雅 。 (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 《七月》 。 (5)《七月》全诗以 时间 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3.翻译题 请翻译《七月》的第一章节。 (答案见译文) 4.简答题 (1)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答:①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 共有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 ③ 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 (2)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答: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 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清代姚际恒认为“子”为女公子,害怕自己作为陪嫁品。 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在没有充足理由否定时仍可采用。 七、研习与思考 1. 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曾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见《吕氏春秋》和《礼记》,是战国时期一部行政历法)。妇子入室,茅、绹、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汉书》中始设《五行志》,叙述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及其对人类历史和政治生活的影响)。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织、狩猎、藏冰、祭、献、执功,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实为)天下之至文也。”试结合《七月》将周代农民一年的劳动生活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的概括。 答:正月:于耜、纳于凌阴 二月:举趾农作、其蚤,献羔祭韭、播百谷 三月:女子求柔桑、采蘩;条桑,伐远扬 四月:无 五月:无 六月:食郁及薁 七月:亨葵及菽、食瓜 八月:(采)萑苇、载绩、其获、剥枣、断壶 九月:授衣、叔苴、采荼薪樗、筑场圃 十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获稻、为春酒、纳禾稼、农夫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乘屋、涤场。飨酒、杀羔羊,跻彼公堂 十一月:于貉,取狐狸为裘 十二月:其同,载缵武功、凿冰 (注:均用夏历标示。) 2. 你觉得《七月》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 答:(1)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2)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喜悦); (3)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忧虑); (4)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满足)。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南宋马和之《豳风七月》 马和之,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高宗绍兴(1131—1162)中登第,官至工部侍郎,有说其为画院待诏,周密曾谓“御前画院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善画山水、界画、佛像,尤擅人物,仿“吴装”创用柳叶描(一作马蝗描),笔法飘逸,着轻淡,出入古法,脱去习俗,自成一家。当时有“小吴生”之称。高宗、孝宗(1127-1189)两朝,深重其画,尝书《毛诗》三百篇命和之每篇画一图,汇成巨帙,明时杭人有存其散佚者。所作笔墨沉稳,结构严谨,构思、意境、造型别开生面。黄公望赞其作品:“笔法清润,景致幽深,较之平时画卷,更出一头地矣。”吴镇谓其画:“清俊可爱,不谓南渡中有此人物,吾侪当为之北面矣。”传世作品有《后赤壁赋图》卷、《鹿鸣之什图》卷、《节南山之什图》卷、《豳风图》卷,现均藏故宫博物院;《唐风图》卷、《鲁颂三篇图》卷、《周颂清庙之什图》卷、《月秋声图》页均藏辽宁省博物馆。 2.清·吴求《豳风图·八月剥枣》 吴求,初名俅,字彦侣,清代安徽休宁人。能诗。人物学仇英,思致高异,并堪垂久。 九、延伸阅读 1.孙作云:《读七月》选段 《七月》这首诗,是研究西周社会性质、研究上古史的很重要的一篇史料。假若对于《七月》篇能阐述得当,则可以为西周社会研究奠立一块基石。可是大家对于它的解释出入很大: 相信西周是封建社会的人,利用它做材料,说西周是封建社会,说这里的农夫是农奴;相信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人,也利用它做材料,说西周是奴隶制社会,这里的农夫是农业奴隶;又同为西周封建社会论者,但把这首诗的时代提得特别早,说这首诗是西周初年人追述周先公时农事,那时候“周社会正经历着奴隶制阶段”;因此,说这首诗的农夫是农业奴隶。又同为西周奴隶制社会论者,但说西周是古代东方奴隶制社会,农业生产者主要的是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因此,说这首诗的农夫是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 2.余冠英:《诗经选》简介 此书合余氏《诗经选》和《诗经选译》二书而成,共选诗106篇,其中《国风》78篇,《小雅》23篇,《大雅》3篇,《周颂》2篇,篇幅适中。每篇前有题解,说明篇章大旨,注释以字词训释为主,必要时串讲,简略得当,每篇后皆附有语译,便于初学。 3.朱自清:《诗言志辨》提要 我们的文学批评似乎始于论诗,其次论“辞”,是在春秋及战国时代。论诗是论外交“赋诗”,“赋诗”是歌唱入乐的诗。论“辞”是论外交辞命或行政和法令。两者的作用都在政教。从论“辞”到论“文”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这里姑且不谈;只谈诗论。“诗言志”是开山的纲领,接着是汉代提出的“诗教”。汉代将“六艺”的教化相提并论,称为“六学”;而流行最广的是“诗教”。这时候早已不歌唱诗,只诵读诗。“诗教”是就读诗而论,作用显然也在政教。这时候“诗言志”、“诗教”两个纲领都在告诉人如何理解诗,如何受用诗。但诗是不容易理解的。孟子说过论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确也说过知人论世。毛公释“兴诗”,似乎根据前者,后来称为“比兴”;郑玄作《诗谱》,论“正变”,显然根据后者。这些是方法论,是那两个纲领的细目,归结自然都在政教。 这四条诗论,四个批评的意念,二千年来都曾经过多多少少的演变。现代有人用“言志”和“载道”标明中国文学的主流,说这两个主流的起伏造成了中国文学史。“言志”的本主原跟“载道”差不多,两者并不冲突;现时却变得和“载道”对立起来。“诗教”原是“温柔敦厚”宋人又以“无邪”为“诗教”;这却不相反而相成。“比兴”的解释向来纷无定论;可以注意的是这个意念渐渐由方法而变成了纲领。“正变”原只论“风雅正变”,后来却与“文变”说联合起来,论到诗文体的正变;这其实是我们固有的“文学史”的意念。 |
发布评论